聚热点 juredian

最新重磅会议,释放重要信号:稳楼市要“放大招”了?

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如期召开,进一步增强了一系列防止经济衰退措施。

主要包括企业和个人减负、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基建快速开工、实行“一城一策”信贷政策四个方面。

其中:

与地产直接相关的是“允许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与地产间接相关的包括房企事业性收费(包括保证金、配套费等)可缓缴一个季度,核准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引导贷款利率下行降低贷款成本。

对楼市而言,相比523国常会,824国常会至少释放出2个信号:

第一、加大力度推进实际贷款利率下降,降低贷款成本,拉动投资与消费。

年初既定的全年GDP实现5.5%增速目标,上半年只有2.5%,比预期下滑超过50%,这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利的信号。

主要原因就在于疫情反复无常,加上国际形势严峻,企业在投资方面显得蹑手蹑脚、畏畏缩缩,个人也不敢大胆消费。

但是我国疫情相对其他国家而言,防控得很有成效,大部分行业影响都相对较小,俄乌战事虽然持续了大半年,紧接着叙利亚也燃起战火,并没有蔓延至我国,我国不能隔岸观火的同时,也不能放弃经济发展。

所以说,投资还得继续,消费还得跟上,才能保证国内经济实现长期内循环。

总之一句话, 可以适当休整,但不能完全躺平等天上掉馅饼。

第二、只要在不突破发生金融风险底线,地方可以充分利用政策(主要是信贷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与一般“因城施策”相比, 允许“一城一策”的信贷政策展现出地方楼市调控有了更多下行空间,比如首付比例、房贷利率、贷款额度等,地方城市都有了更多定策权, 分别来看:

首付比例方面 ,目前仍有较多城市首付比例调整比较保守,例如成都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比例从30%下调至20%,但是成都主城区商贷首付比例只下调至25%,本次国常会之后,意味着类似于成都这样的城市商贷首付比例还有5%的下调空间,此外类似于武汉、天津这样的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仍不低于30%,按照一套房200万计算,10%的下调(相差20万元)可以让不少人跨越买房门槛。

房贷利率方面 ,一般情况下,基准利率全国统一,但是房贷利率最终定价受上浮基数影响,具体上浮多少由银行自主决定,通常会根据房地产市场行情决定,需求旺盛房贷利率往往较高,需求萎靡时往往较低,在全国楼市不景气大环境下,未来地方zf在房贷利率方面有了更多话语权。

贷款额度方面 ,上半年,不少城市上调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实实在在为购房者减轻了一波购房成本压力,然而对于房价较高的城市而言还远远不够,比如宁波,新房单价约2万元/平方米,购买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总房款需要260万元,假设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20%,首付需要52万元,贷款208万元,单位职工买房10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额度完全不够用,商贷至少多出41.5%的利息,计算方式:(4.6%-3.25%)÷3.25%=41.5%,而通过“一城一策”信贷政策调整后,有望再次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在楼事君看来,这或许才是稳楼市最后的底牌,本次亮相出来意义非凡, 意味着稳楼市要开始“放大招”了。

之所以将信贷政策放权给地方,主要原因还是楼市越来越像脱缰的野马,不愿意负重前行,而是选择轻装往下狂奔,房地产作为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又不能继续沿用往年(2008年和2014年)那般货币放水性政策拯救,只能压实地方责任,通过地方更有力的信贷政策稳住楼市。

为何楼市非稳不可?

先来看看2022年以来楼市的“表现”。

1、看看房价

从2001年-2021年历年房价走势来看,只有2008年出现过房价下跌情形,比2007年房价下跌63元/㎡,跌幅为1.7%,尽管2014年楼市再动荡,也保持了1.4%的涨幅,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之后,即便是全年GDP增速只有2.23%,房价也保持着上涨趋势,2022年1月份-7月份,全国房价跌至9691元/㎡,跌幅达到4.4%,房价如此跌幅,可谓是1998年房改年以来第一次,与此同时,从1月初到7月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指数显示,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下跌城市数量分别达到48个、60个,远超过房价上涨城市数量,这也是近22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形。

2、看看房地产开发投资

从1月份开始,每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从年初的0.7%的增速下滑至7月份的-6.4%,连续4个月出现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并且负增长还在继续探底,若按照这个趋势任由其发展下去,不排除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负增长达到-10%,截止到2020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仅41.76平方米,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居住面积水平,如果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何谈将64.72%的城镇化率提升至70%-80%呢?更不可能实现现阶段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站在国家角度来看,不能让房企轻而易举的就躺平。

3、看看土地市场

据财政部发布的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3622亿元,同比下降31.4%,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的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情况显示,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8071.9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跌60.82%,此外,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7月中国房地产市场月报》数据显示,1月-7月全国300城成交楼面均价仅为2240元/㎡,同比下跌24.71%,平均溢价率仅3.91%,地价下调,被拍走的地仍然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出让收入,占部分地方zf性基金收入的90%以上,土地出让收入降低,地方预算支出将大打折扣,包括职工工资、年终奖以及其他公共预算支出等。

由此可见,房价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躺平,影响最大的还是依赖土地出让的地方收入,基于这一点,势必会出台更有力的楼市调控政策防止楼市躺平。

财政收入的降低,一连串“问题”开始出现

8月5日,贵州省榕江县将殡仪馆20年特许经营权进行拍卖,以1.268亿的价格拍卖给榕江县荣升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看似左手倒右手没损失,实际上,从榕江县财政收入与支出来看,截止到6月份,财政收入仅1.6亿元,而财政支出高达12.3亿元,短期不卖点资产,难关还真不容易度过。

8月12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公交公司因发不起司机公司宣布停运,因公交公司长期入不敷出,导致收入来源大部分依靠补贴维持公司运转,而补贴下发一旦延期,就会出现员工工资不能如期发放,至于补贴从哪里来,公交运输补贴在地方zf公共预算之内,总而言之,这部分补贴有土地收入的功劳。

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7月19日四川阆中市发布的《公办学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食材统一配送服务30年特许经营权拍卖公告》显示,拟将与出让这些单位30年食材配送权,拍卖低价1.8亿元,此外,成都和上海先后宣布,分别从8月13日、10月1日起常规核酸检查将不再免费,种种迹象均表明,楼市不稳,土地收入的降低将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水平的降低,甚至不排除部分公共服务开始商业化。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土地出让大幅下滑是未来迟早都将面临的问题,长痛不如短痛,补齐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短板,还是越早越好, 中国早已不是20年前甚至10年前的中国,人们已不再局限于对房子盲目追求,更多的还是幸福指数和安全感,正如中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下一个百年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建设现代化强国已经不能再主要依靠房地产了。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