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清初剃发遭反对可以理解,为何民国剪辨子也遭百姓反对?

清末民初的剪辫子,确实不算那么一蹴而就溥仪退位后,国内开始自发剪辫子,不过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跟着云集,人数比例不算太多,后来导致孙先生直接下了剪辫令。但就算如此,有的乡下偏远地方几年过去,还有一半人留着大辫,一些地方剪辫子还发生过流血事件

比如我们熟悉的梅兰芳,他当初的大辫子一直到剪辫令后三个月才减掉,他的几个常随,还是梅兰芳半夜趁人家睡觉偷偷剪的……

至于什么原因不愿意“剪发易俗”,其实也简单

当年清兵入关下了剃发令,强制移风易俗,但是此令过后,估计杀的人太多吧,清政府自己对此也是忌讳莫深,从来不许记载,也特意销毁容易联想的书籍等

据说,连明史以及清实录里面,连个“千钧一发”,都找不到

清朝历史两百余年,经过两百余年的记忆消除,普通百姓认为大辫子,其实是汉家人的固有习俗,所以剪辫令时加以对抗,维护自身传统。不仅汉家百姓这么想,就算满人百姓也有这么想的——辫子是汉家传统,早期还是王朝时,就有维护皇权的满人百姓割掉辫子,以示对革命者的不爽

割掉辫子,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是满人,不要你们的辫子了!

不过当年事太大,又岂能是区区两百余年就能清除的了的

把道理讲清楚,剪辫子进度固然不算太快,但很扎实,没几年,男人剪辫子已经是共识,再有辫子的,那叫小芳。另外说一下,皇宫里头最先剪辫子的,叫溥仪,他也没跟别人商量,自个儿就剪了

搜索建议:
热文

 我的童年小溪六年级作文

我的童年小溪六年级作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