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广州市首届“我身边的大树”青少年作文大赛佳作展示(十六)

大自然的守护

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 三 年级  郑加亿

(指导教师:叶姣)

我,见过争奇斗艳的花朵,见过高耸入云的楼宇,见过清澈无比的溪流,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天然的绿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这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为了寻找我身边的大树、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华南植物园。

刚一进入正门,便被正前方那仿若飘浮半空的南洋楹所吸引,它伸展的树冠好像一柄巨伞,遮蔽万里晴空,更是把盈盈的绿意铺满大地;它远远地矗立着,似一位品德高尚的老者,质朴而谦和,向每一位远来的游子耐心地讲述着“羊城”的文化底蕴。

深入园区,道路两旁整齐的排列着一株株菜王椰子树,它们挺拔笔直的身躯,透露出坚毅与伟岸,如迎宾的仪仗队,庄严肃穆;它们高耸入云的枝叶,在蔚蓝的天空中散开,仿佛绽放的礼花,璀璨夺目。阳光透过枝叶的间隙,在这宁静、祥和的小路上,投射出一片片斑驳的树影,好像一幅出自神来之笔的剪纸画。我抱着一棵高大的椰子树,沿着它修长的身躯,抬头望向碧空如洗的蓝天,空气中枝叶散发的清新,夹杂着晨露残留的湿润,扑面而来。一瞬间,我仿佛成了它们的一份子,天与地融、人与树融,我感受着大自然的拥抱,吞吐着大自然的气息,享受着大自然的沐浴,这浸润心灵的平静让人浑然忘我。这便是大自然的魅力,是这孕育着无数参天古树的自然园林,为人们在浮华、喧嚣的城市中守护着一份恬静与安宁。

走进园林深处,在一处略显空旷的草坪正中央,一株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合抱之木映入眼帘。这是一棵古老沧桑的细叶榕,高大粗壮、盘根错节、蔚为奇观。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向四周、向地底深处顽强地生长着;它的枝叶向周围无限的伸展,似要触摸万物;枝叶下挂着一颗颗微红色的果实,三三两两,却数不胜数。抬眼望去,这棵大榕树似这一方天地的灵魂,历经百年风霜,依旧屹立如初;如一块瑰宝,守护着一方故土、一段历史、一缕乡愁;亦如一位师长,桃李满天下,守护万千学子。这棵细叶榕,正是我所寻找的身边的大树,也是我心中的大树,屹立百年,只为守护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是百年历史的见证者,是人与自然的守护者,守护着一座城与一方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在园林中心处,有一株由柬埔寨亲王手植的无忧树,茂密繁盛、欣欣向荣,象征着中柬两国人民的友谊,守护着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一棵榕树的絮语

广州市星执学校五年级  袁立行

(指导教师:王倩)

我是一棵榕树,一棵生在广州,长在广州的普通的榕树。

那年,冯家喜得贵子——冯解放,冯家爷爷在门前种下了我。我的家是个好地方,篱笆围成的院子干净整洁,院子前面是条清澈的小河。

风温柔地抚摸我就像冯家媳妇温柔地抚摸着小解放,他长,我也长。

冯家媳妇的乳汁是甜的吧?看,小解放吸得多带劲,笑得多甜!我的根在肥沃的土里尽情地舒展,尽情地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真甜!解放长,我也长!

天空真蓝,阳光暖暖地照着,打个盹,伸个懒腰,我就长高了一截。我长大了,伸展的身姿给院子里一片巨大的阴凉。解放也长大了,象棵白杨,高高的,透着年轻的气息,解放娶回个漂亮媳妇,不久冯家又喜得贵子——冯金财。

年轻的解放忙起来了,全家都忙起来了,沸腾起来了。冯家的房子长高了,比我还高,不远的山边他们还竖起了一个烟囱,比房子高很多,那家伙可真是个大烟鬼,一天到晚吐着黑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院长满杂草,到处灰蒙蒙,油腻腻的。院子前的河水变成了深绿,风吹过来,一股刺鼻的味道让我直摇头,难受得掉下一地的黄叶。小金财也不到院子里玩了,整天呆在房子里,门窗关得严严的,院子里寂寥无声,只有我的黄叶落地时才惊醒打盹的我。

无聊地站在院子里,看着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河水,看着豆芽菜样的金财长大,我心里充满了惶惑,熬得满头的叶子黄不黄,绿不绿的。

长大的金财也娶回个漂亮媳妇,不久,冯家又喜得贵子——冯青山。青山出生了,山边的烟囱好久都没有吐黑烟了。

冯家人又开始收拾院子了,小院开始明亮了起来,红的,绿的,新鲜漂亮。高的木棉红红火火,矮的木绣球满树的大花球格外惹眼,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漂亮。

院子里开始有蝴蝶、蜻蜓、蚂蚱了,蝴蝶有白的,黄的,红的,翩翩飞舞。蜻蜓是红的,优雅地飞着,一个急刹车,稳稳地停在了小青山的鼻尖,小青山晃晃头,倏地,他长高了一截!

院外的河水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象碧玉,温润的,清澈的,透明的。微风吹过,河水就盈盈的笑,小鱼、小虾快活地跃出水面,泛出一点点的银光。

青山能走路了,咿咿呀呀,歪歪斜斜,朝我走来,我笑着,用胡子扶住他,满树的绿叶随他咿咿呀呀。

青山能跑了!他可真是个调皮的小家伙,抓蝴蝶,逮蚂蚱,一天到晚在我身边转个不停,一不小心把风筝挂在我头上,三下两下就串到我身上,不过取风筝可不易,我拼命的摇头晃脑地帮他,好不容易取了下来,他一头汗,我也一头汗!

我喜欢青山,喜欢这沁人心脾、甜丝丝的空气,这就是我的家,我喜欢!

树,真好

广州市番禺区广铁一中天成中学初一   张瑾瑜

(指导教师:黄秋煌)

车在开,轮胎慢慢地碾过沥青公路。坐在后座的我乱七八糟地想象,想象自己是《千与千寻》里面即将搬家的小千寻。这是六岁的我,搬家到小学附近。离开了熟悉的地方,离开了很多好朋友。我像孤单的小船飘啊飘啊飘到这个新地方,要在哪里靠岸呢。

新家是一排一排的不高的楼房,正对我家楼下,是十几棵树,都是一样的树。爸爸查了资料,说这是锦叶榄仁树。我喜欢这些树,打第一眼看到我就喜欢。这正是春天,一个羞涩的春天,锦叶榄仁在我眼里像随手泼洒的浅绿色颜料,液柱一样的生长,掺着幼嫩的鹅黄。它们大概很珍惜自己的树冠吧,长得比其他树都高。踮脚,再踮脚,把你全身的骨骼都向上扯开吧,碰得到锦叶榄仁的树冠吗?碰不到。锦叶榄仁有错综的根系,依恋地吸吮着大地的养料。那些树根翻涌着,仿佛凝固的浪。我想象自己是个踏浪者,踩着锦叶榄仁毫无逻辑的根系奔跑,仿佛脚底是冰凉的海浪。六岁的我,喜欢在树底下玩游戏。在下雨的午后把蜗 牛一只只从树上摘下,放在一小节树根上。这时我又可以想象那些树根是一个繁忙的港口,我想象那些不情不愿的蜗牛是要乘船的人,活在十九世纪的英国,那个地方阴雨绵绵,雾气氤氲,它们穿着浆洗过的白衬衫走在街上,街边有小小的咖啡店,店里的女主人笑得很甜。以锦叶榄仁为一个圆心画上一个圆,那里是我的小小世界,我在这里转一个圈,愉快地倒在地上,耳朵贴上疙疙瘩瘩的枝节,好像听到了无数低语。那时的我好孤独啊,成群的锦叶榄仁成了我的私人财产。我感觉自己无比富有,树枝上的鸟雀,树干上的蜗牛,林地间的昆虫,都成了我身边忠实的大臣,当我在这片树林巡视,好像拥有了整个世界。

时间很快就到了夏天,我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放学后的我们牵着手来到锦叶榄仁树下,夏天好热好热,手里的冰棍吃完之后,小小的木棒可以拼出一个x字。这里成了我们共同的小小世界。我们把书包扔在地上,躺在满满当当的焦虑和试卷之上。锦叶榄仁是浓绿色,树叶像针织毛毯一样细密地编起来,绿色好像要滴到泥地上。我们在树下坐着,聊天,我笑她的耳尖使她像北欧树林里穿白裙子的精灵,和鹿生活在一起。她用中性笔在锦叶榄仁的树干上刻上喜欢的人的名字缩写、我们不喜欢的考试等,反正我们在这里,在锦叶榄仁之间,我们可以躲在这里一整个下午,背着全世界出逃。我们都喜欢想象,我们想象这片小小树林是地中海中央的小岛,我们在这里建起白色的小洋楼,把秘密都扔在楼顶上。锦叶榄仁是我们共同的朋友,我们绕着它转圈,一个又一个,转得眼前的世界统统模糊掉,转得时间变成笼统的色块然后砸在地上,又被零星的落叶埋葬。小小的树林变成装满秘密的手提箱,我们躺在手提箱的内衬里,躺在满堆的幻想之间,消磨无数时光。

锦叶榄仁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天上的月亮越来越圆,是中秋节呀。我们在锦叶榄仁的间隙支起野餐用的小桌子,朋友家里鲜红色的手推车像一节不知开往哪里的火车。我妈做了戚风蛋糕,在蛋液里加上了一两滴柠檬汁,香味很像秋天。大家都认识了锦叶榄仁,抚摩过它粗粝的树皮,捡起地上仍然零星的叶子,对着月亮,月亮好像透过叶脉泼进眼睛里,流动的光。锦叶榄仁像散漫的艺术家,我还是在想象,想象它穿上白裙子,裙摆上有星星点点的颜料,那不勒斯黄和藏蓝色,还有祖母绿和卡其色,柔软而粗粝的颜色,就像锦叶榄仁本身。一杯杯热茶投在桌子上的影子非常好看,大人们聊起了天,小一点的孩子们在树木间穿梭嬉戏,我突然想捡一片平整的树叶,写下一封给锦叶榄仁的信,认认真真地、一笔一划地写下“谢谢你”。

又到了乍暖还寒的时候了,锦叶榄仁落叶了,树叶摞在林地上,干燥而干爽,踩起来像一车苏打饼干咔嚓咔嚓碎掉。我的妹妹好兴奋,满堆的落叶像橙黄色的积雪。她急于还原落叶飞雪的美好,扬起纷纷扬扬的落叶洒向空中,叶子落在我们的发间,落在衣褶里面。

絮絮叨叨地讲完了我和锦叶榄仁的故事,只不过它还在顺着时间缓慢地延伸,像没写完的一本书,关于我和锦叶榄仁,关于我和自然,我和树,这本书写得好慢好慢,但是还在继续写,即使一个字要琢磨上无数光阴。

我身边的大树

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高二 董艺沅

(指导教师:吴伟瑶)

抬手,细碎的阳光从指尖的缝隙中泻入我微微颤动着的瞳仁。温和的阳光拂面,抬头看到嫩绿的叶片,呈卵状小心翼翼地排列开,像是在呼应大地的慰抚,不必多说,从那被指缝切割成零散碎片的视野中,我已知:春来了。

自幼在广州长大,早已洞察了广州四季变化的微妙之处,仅凭天气冷热论断春夏秋冬是无法甄别出季节转换的。众所周知,广州这个生态绿城最不缺的就是树,街道上,社区中,乃至学校内都种植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树——将流动的红色血脉凝固成坚韧花骨朵儿的“英雄花”木棉、可爱小巧却又不失大气的红花白花羊蹄甲、宽容慈祥凝望历史长河无声叹息的老榕树……这些种种,无一不是一个小小的典型风景邮戳,烙印在每一个广州人心中。这些树所展现的,是岭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那股滋长于广州城中暗暗涌动的生机。虽说如此,但埋藏在我心底深处的那股滚烫而隐蔽的热爱却遥指向小叶榄仁。

“小叶榄仁”这一树名,可能并不像那些根深蒂固植入我们脑海中的“典型树”那么耳熟能详。它的花语是“静静的美”,就像我当初惊喜地寻觅到它那时所见到的那般,静静地站着,温温和和的,像是一名历经波澜却又处事不惊的温柔女子。初见它时,我可能也不过七八岁,在小学的校园内,两排整整齐齐的小叶榄仁一字排开,站在树下的我尚小,对于“美”的概念尚不那么明晰,可当我仰头看见小叶榄仁的一刹,心中涌起了无限的雀跃和澎湃,它将温柔及平和的气息一点一点席卷我,看到眼前之景就像是突然之间,一双无形的手将小小的我,带着躁动生机的我,轻轻地裹在一张绵柔的毯子里。我虽尚小,但却知眼前所见之景就是我所能定义的美的物象所在。自那以后我便常常邂逅它,从小学跃入初中,再从初中跨入高中,在每一个全新的阶段我都能在校园中亲密地邂逅它。看到它时,它所袭来的那份宽慰是无法言说的。它不仅是我甄别季节的重要感受器,更是帮助我调节心情的重要“晴雨表”。春来时,万物复苏,小叶榄仁也会聆听着大地的呼吸,感受鲜活的脉搏而在这个温和的季节里悄悄冒芽,嫩绿的卵状叶片一点点渲染了整齐排列开的无序枝干。此时我总不禁感慨,“满园春色关不住,榄仁枝枝报春来。”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看到小叶榄仁传来春的讯息,沉浸在盎然春色中的我也会默默着手筹划一年的新规划,制定新的目标,准备投身于充实的新一年中。盛夏时节,流溢成溏心蛋的太阳,像是个大蒸笼笼罩着大地,热乎乎的气息缓慢地涌动着,可小叶榄仁却毫不畏惧,似是十分享受这无尽夏日,在阳光下自信舒展着自己的枝干,小小的叶片也闪烁着自信平和的柔光。看到此景,我常常会趴在窗台上微微笑着,看着它自信绽光芒,却又无比谦卑、从容不惊的模样,心中便像是注入了一剂镇定剂,慢慢平复着在燥热的夏日里同样躁动的心。金秋将到,小叶榄仁仍静静地站着,不过恬静的秋色更给它渲染上了几分沉稳的气质,叶片上那些暗沉的黄像是自然馈予它的一身黄袍,无声地赞叹着这位沉稳在岁月中的无冕之王。秋天自然会带来一些莫名的愁绪和伤感,可当我看到小叶榄仁携着一身暗黄的衣裳仍在那儿默默地站着时,就会觉得,世事也不过如此,离愁别绪的存在自有它的意义,告别过去是为了一个新的开始。冬的脚步已渐渐踏入广州的领土,小叶榄仁的叶片已纷纷掉落至无,可它尊容不改,仍如过去那般默默地站着,静静蓄力以待新的春季再现生机。此时,是时候该告别了,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新的爱与希望。

小叶榄仁是我眼前万千风景中绝美的一帧,它像是大自然派来的使者,调和着我们之间的无形纽带。它有着广州“包容、谦卑”的一面,也有着大自然盎然、坚毅的一面。它并非是一种冰冷冷的事物,在浅褐色树皮包裹之下藏着的,可能是一份炙热温暖的柔情,是广州这座城市中一个独特的文化标记。它无言,却诉说着一份份温情,在人与自然间,在城市与自然间,在文化与自然间。它是其中的一道桥梁,让新鲜潮湿的讯息呼啸而来,让万物蒸腾,让志存高远的人们在风鹏正举之处栖息,让城市的心跳震耳欲聋。它啊,是树,是自然,是盛放着的四季。相信浸润在小叶榄仁中手捧赤诚的人并不止我一个,它隐秘地抚慰着每一个在漫漫长夜难明的灵魂,这是树的情怀,更是我滋润在这片安宁空气中感受到的情怀。

搜索建议:
热传

 置顶聊天是什么意思

来源:澎湃新闻微信新版本有了最新变化。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微信新版本中推出群聊消息置顶的新功能,引发网友热议,登上热搜。具体而言,iOS用户将微信升级到8....(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