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比亚迪夺冠,特斯拉赚钱

撰文/韩玲

编辑/冒诗阳

7月3日,比亚迪、特斯拉同日发布半年业绩,比亚迪比特斯拉多卖了近8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上一次夺冠,还是在四年前。

虽然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本次特斯拉销量表现不佳与上海工厂停产有关,但从领先的幅度来看,今年比亚迪极有可能夺得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然而,拿了冠军的比亚迪,赚钱能力相比特斯拉却差了不少。依靠中低端车型走量的比亚迪,其营收表现远不及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5.6%,特斯拉则达到32.9%,从单车毛利来看,比亚迪只有特斯拉的一半。

如今,“复活腾势”,推出硬派越野车,比亚迪准备全力向上突围,冲刺高端市场,以此来提升产品溢价空间。只不过现在的高端新能源车市场早已经今非昔比,比亚迪想突围成功,难度显而易见。除了品牌建设以外,比亚迪还面临智能化的短板。

比亚迪拿了销冠不赚钱?

数据显示,今年6月比亚迪销量为13.4万辆,1-6月累计销量超过64万辆,同比增长314.9%。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销量,2021年比亚迪累计销量为60万辆左右。

而今年1-6月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56.4万,落后于比亚迪近8万辆。此外,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为25.4万辆,环比下降18%,低于一季度的31万辆。

“特斯拉上海工厂停产对它交付表现影响挺大的。”易车分析师周丽君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认为这次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不及预期,主要是受到工厂停工影响。不过,周丽君解释,比亚迪和特斯拉的用户差异度较大,二者的车型价格覆盖区间重合度并不高,特斯拉受影响而腾出的市场份额,很难被比亚迪取代。

据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季度产能估算,在停产的20多天中,特斯拉相当于少生产了4万辆。但即便特斯拉未受到上海工厂停工影响,比亚迪拿下全球销冠的可能性依然非常大。

不过,拿了销冠的比亚迪,却不如特斯拉会赚钱。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营收187.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5.35亿元),利润33.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1.97亿元),比亚迪营收668.25亿元,利润8.08亿元。而在汽车业务毛利率上,比亚迪为15.6%,特斯拉则达到32.9%,比亚迪只有特斯拉的一半。

事实上,比亚迪的这一毛利率不仅远不及特斯拉,新造车里,蔚来和理想的汽车毛利率均在20%左右。

现今比亚迪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超过特斯拉,但在资本市场,二者的表现相差较大,截至7月5日收盘,特斯拉市值为7244亿美元,比亚迪市值回落到万亿元之下。

但其实,比亚迪在单车毛利上,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2017年之前,比亚迪一直牢牢占据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冠军,但2018年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在2020年国产化后,其销量表现开始超过比亚迪。

财报数据显示,从2020年开始,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就已经从25.2%下滑至2021年的17.39%,今年第一季度,汽车毛利率还在进一步下降。当时比亚迪解释称,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但同样是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蔚小理和特斯拉的毛利率却有所提升。

在比亚迪毛利率下滑的这段时间,刚好是它销量高歌猛进的时期。2020年比亚迪销量43万辆,收入1565.98亿元,净利润为42.34亿元;2021年比亚迪销量近乎翻倍,达到了72万辆,营收为2161.42亿元,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下降28.08%。

反观特斯拉,2020年全球销量近50万辆,营收315.36亿美元,净利润7.21亿美元;2021年销量94万辆,营业总收入达到538.23亿美元,净利润55.19亿美元,同比增长665%。

比亚迪的毛利短板何来?

“特斯拉的客户属于高端用户群体,比亚迪则是中端偏上,利润空间确实不如特斯拉高。”中国汽车市场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在他看来,目前比亚迪是在用量换市场,先打开市场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通过提高产销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营收的高速增长,这也是早期特斯拉的做法。

特斯拉旗下车型较为单一,早年主力车型是Model S、Model X,后来加入价格较低的Model 3,销量逐年上升,车辆平均售价开始下降。2021年94万的销量中,绝大部分是价格较低的Model 3和Model Y,均价已降至30万元附近。

而比亚迪新能源产品丰富,旗下王朝和海洋系列车型超过十几款,但比亚迪的平均单车售价却只有特斯拉的一半,仅为15万元左右。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的规模经济效益足以证明,销量大幅提升后,平均单车售价、毛利率和净利润会随之增加。

“比亚迪的优势在于很早就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彼时当其他车企的续航里程还在120-150KM的时候,比亚迪已经达到了300KM。”颜景辉认为,在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比其他车企,比亚迪旗下车型价格体系偏高。

然而,这一价格策略随后发生改变。

之后几年,比亚迪陆续推出了十几款车型,价格区间进一步下探,主要集中在8万-25万元。正是得益于性价比高,比亚迪在中低端市场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事实上,比亚迪今年能够一举超越特斯拉,离不开此前在中低端市场打下的基础,并且今年比亚迪还在加快推进该战略。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频繁推出新车,甚至两个月内推出了五款新车型,包括新款汉家族、腾势D9、海豹、2022款唐EV、唐DM-p,基本保持着半个月一款新车上市的节奏。而根据比亚迪的规划,今年内还将有数款新车上市。

“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只有在快的过程中才能超车。”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此前的股东大会上谈到,他表示,电动化的进程在加速,这个时候是看谁的资源多、供应链更完善、推出的产品优势更大,谁就能赢得更大的市场。

速度的比拼在今年比亚迪身上尤为明显。6月底,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仪式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该工厂一期项目规划年产能15万辆,生产车型为秦PLUSDM-i和驱逐舰05,此外相关配套的车辆核心零部件,如发动机、电机也均在合肥基地生产。截至目前,包括在建工厂,比亚迪在全国拥有9个生产基地,建成后年产能约为300万辆。

比亚迪冲击高端,面临智能化短板

2022年特斯拉的交付目标将突破140万辆,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了年度目标的40.28%。下半年,特斯拉累计新车交付量需达到83.6万辆,即月均交付量超13.93万辆,才能够完成目标。

按1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比亚迪还需要在下半年完成86万辆,月均交付量近14万辆。从近期比亚迪的销量数据和新品推出速度,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极有可能超越特斯拉,成为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冠。

虽然拿了销冠,但比亚迪正亟待高端化。今年5月,比亚迪从戴姆勒手中拿回了腾势的股权,至此腾势将完全回归比亚迪。这意味着,比亚迪将以腾势为起点,重新拾起过去没有做成功的高端品牌。

“腾势将会坚定不移地走豪华车路线,坚持‘只提供新能源豪华汽车’的战略定位。”王传福表示,比亚迪的业务板块中,腾势将向下承接兼容王朝系列、海洋系列,向上衔接尚未发布的高端品牌。除了腾势,明年比亚迪还将推出硬派越野车,价格区间预计将在80万-150万元。

然而, 向高端市场冲击的比亚迪,面临智能化的短板。

软件层面,从2018年开始,比亚迪推出自己的车机系统DiLink,但从这套基于安卓的系统,从2018年到2021年,仅更新了从1.0到4.0的4个版本,在部分车主看来,比亚迪的车机系统从UI界面、语音交互、应用生态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无论是体验还是更新速度,都远不如新造车。相比之下,新造车OTA的频率可以达到一年数次。

硬件层面,比亚迪最新的DiLink 4.0平台采用了高通骁龙SM6350芯片,相比之下,蔚来、理想的中高端产品主流座舱芯片基本采用的是高通骁龙SA8155P芯片。根据高通芯片系列命名的方式,比亚迪的6系列属于中端处理器,8系列属于旗舰处理器。

在业内人士看来,OTA频率显示出比亚迪的软件开发、迭代能力,仍然落后于主打中高端的蔚来、理想等。而在中高端市场中,智能化却是产品的必修课。

此前,比亚迪产品覆盖的都是中低端用户市场,其中王朝系列是销量担当,主力车型包括秦PLUS、中大型轿车汉、中型SUV唐、宋PLUS等,价格区间在10万-30万元。而在30万元以上价位的高端市场,比亚迪的主力车型较少,市场份额占比不高。

为在中高端市场站稳,比亚迪不得不解决智能化的短板,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财报显示,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到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研发人员4.04万人,同比增加31.52%。而在2019和2020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56.3亿元和85.5亿元。不仅如此,比亚迪也积极布局自动驾驶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领域,与地平线、百度和Momenta等企业展开合作。

但即便如此,迟到的比亚迪想打入高端市场并不容易。当前,高端新能源品牌已经涌入传统豪华车企、合资车企、新造车以及自主一线品牌,同行都对该领域虎视眈眈。蔚小理已陆续发布新车,持续加码高端市场。理想前不久刚发布了L9,称其为“500万内最好的SUV”,随后何小鹏在微博预热旗下的高端车型G9,戏称自己是“50万元内最好的SUV”。

现在比亚迪已经在上半场的电动化领先了竞争对手,下半场的智能化竞争能否突围而出,对比亚迪高端化战略至关重要。

搜索建议:比亚迪夺冠,特斯拉赚钱  
热传

 当代娱乐圈“四大美女”都有谁?

提到当代娱乐圈的女神,一定要说说香港娱乐圈的那几位,真的是惊艳了一个时代。李嘉欣至今我依旧认为,李嘉欣是目前为止五官最立体最漂亮的一位女神。当年她一出道就拿到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