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明知广场会议是美国人摆的鸿门宴,为何日本却没有反抗?

很多人都认为“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出现失去的10年和20年,但后来两国签署的《日美经济构造性协议》对日本影响更大。

在日美经贸博弈和谈判的10多年里,日本的确很被动,美国里根及后续政府的确很强硬。日本办法不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日本对美国市场具有依赖性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全球主要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从1978年的约100美元,飙升至1985年的515亿美元,占美国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因此,日本对美国市场具有很大依赖性。同时,里根政府采取了极为强硬的贸易措施,现实国会在1984年通过《贸易与关税法》301条款的适用范围,随后对日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从单一产品上升至多个行业、全面领域。针对日本的钢铁、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卫星、木材产品等多个行业发起了301调查及加征惩罚性关税。从根本上说,美日贸易地位是不对等的,决定了最终的结果。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具有贸易脆弱性的背景。

日本具有货币国际化的考虑,起初采取了暧昧态度日本与多国签署《广场协议》有被动压力,也有主动动力,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日元国际化。但仅仅在4个月后,日本意识到日元大幅升值的风险,正在严重影响日本出口及经济稳定,此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日元升值的措施。但在美国的打压下,日元早已得了“汇率预期升值综合症”。同时,美国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市场,日本为寻求货币国际化也不置可否。在“日元升值预期综合症”和金融市场开放双重因素作用下,巨额热钱推高日本资产价格,股市投机狂热,日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背离。过早的放开汇率,错误时间的错误决定,也导致了日本后来的被动。

日本真正的风险是在《广场协议》之后美国早已抓住日本对美国经济依存、政治“寄生”、军事依赖的软肋,逼迫日本不断让步。导致日本出现失去的10年或20年的不是广场协议,而是此后1989年的《美日构造性协议》。美国督促日本进行全面的经济结构性调整,要求日本以市场化原则行事,以保持美国的经济竞争优势。美国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将日本牢牢按在千年老二的位置。日本在亦步亦趋中,不断地按照美国的意愿改造自己。

搜索建议:
热议

 如何评价张子枫的长相?

最近在追综艺《向往的生活》,邻家小妹妹张子枫瘦身后也太有少女感了吧,弯弯的睫毛、可爱的笑眼,特别干净纯粹,真的甜到人心坎里去,有一种吾家小女初长成的感觉。一看到...(展开)

热议

 微信删了好友能偷偷加回来吗

来源:济南时报昨天,微信向苹果手机用户推送了iOS8.0.26正式版,主要新增了两项新功能。第一个是消息通知横幅功能。当用户浏览其他内容(如公众号文章、微信视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