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从零开始学伤寒(十七)

言行如一,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这是源寶每天原创更文第一年第284篇。

1、 章某,得春温病,医生没辩证正确,以为伤寒,用发表(发汗)剂,喝了一副后退了点烧,第二副药就没管用了,又再次发烧起来,大渴,想喝凉水,并且很疯狂的样子,这就非常符合《伤寒论》第6条“發熱而渴,若發汗已,身灼熱者”。换个医生看看吧,以为火证,用了苦寒药,结果不但没退热,病人直接神智昏迷了。此时的病人,脉弦滑有力,舌苔黄燥无津。(《时病论》) 2、 李某某,女,12岁,正月得春温,也是先服用解表发汗药,结果出现了大热,大渴,大汗症候。脉浮大,中空(芤脉,重按无力),身上没汗,舌上没苔,鲜红,多芒刺,心烦,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找了个好医生吃了30多副药治好了之后,一抹头发就掉一大把,皮肤屑末纷纷掉落,好像蜕了一层皮,然后手脚上的指甲也脱落后重新生长的。医生说:“温病误表,真杀人不用刀也”(《伤寒名案选新注》) 3、 现在的医生啊,真是一言难尽。有名的医生,往往瞻前顾后不敢用药,时间长了,不好治了,却对病人说另请高明吧。结果另请的医生不明前因,看到便秘就用泻药,没考虑到病人精气已经衰微,结果病人死了,怪谁?当然是后面这位医生了。(这事儿挺有意思,很像现在医院里不收或者治坏治不了的病人,让他们回家该吃啥吃啥的,结果病人去找中医,中医接手了之后,治好了,或许人家感恩戴德,治不好,那就对不起了,可能赔钱不说,或许还要身陷囹圄。)这时候,前面那医生就散布言论:谁谁的病,就是谁谁没治好,人才死了的。(这口吻,太熟悉了,也是现在西医惯用打压中医的伎俩。)这人的医术还可能提高吗? 有个富豪病了,温热病,好多天不大便,找了个名医,名医每天换一次方,不外乎增液汤加减。这样治了三十多天,病人睡不着觉了,白天烦躁得很,想一死了之,名医无可奈何用了下策,采用物理疗法,不知用什么直接从病人大肠中抠粪,想把病人的燥屎掏出来,这名医真是厉害,不知道人的肠子不是鸡肠子,直来直去,在里面弯弯道多着呢,病人始终没自己拉下屎来。到了第四十天,病人死了。 听说病人临死前,名医对病人说,你去找曹颖甫,他大概能救活你。 这是给我挖坑让我往里跳啊!幸亏我的好朋友小裴来跟我讲病人失水过多已经不可救了,你可别去,去了也白搭。过了两天,病人死了。 唉,医者仁心,虽然没去治,但心里总是挂挂,如果当时我去了用猪胆汁灌进病人大肠中,是否能让他拉下屎来呢?这事儿已经不可证了。唉……(《经方实验录》) 第三则不是风温,前两则也不是纯粹的风温。 只是说,汗法虽然列中医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首,但也不能随便用,就好比现在常用的小儿退烧药“布洛芬悬浊液”,大人以前常用的阿司匹林,等,这些药能让人发汗,暂时性退烧,但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不但如此,还让身体内的正常津液严重亏损,如果经常性服用,势必会造成以后的难治之证。 温病最大的特点不就是缺津液嘛。 当然,津液不是单纯的水,要说喝水能补津液,这也太小看人体的复杂性了,不信可以回想一下,口渴的时候是否喝了水马上止渴?肯定需要一段时间之后,口渴感才会消失,却又怎么知道,你喝进去的水,在体内已经转了好多圈了,脏腑不停高速运转,才把你小小的口渴问题解决掉。

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治病要防患于未然,先不要缺了水,先留后着,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谈其他。 END

搜索建议:从零开始学伤寒  从零开始学伤寒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