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明明怕冷却上火了?是上热下寒,一个引火汤,引火下行,调和阴阳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最近气温骤降,很多人的手脚啊立马凉起来了,抱着热水壶一天不松手,可是平时呢,竟然还 爱上火,咽喉干痒疼痛,身上又冷又热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啊, 手脚发凉,说明身体肯定有虚,这种人爱上火啊,大多也是虚火。 这虚火是从哪儿来的呢?我总结啊,像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喜欢吃辛辣刺激的,晚上还睡得晚,这些不良习惯啊都会消耗我们的阴津。我们知道,阴阳就像天平的两端,如果阴津不足了,天平倾斜,阳气上越就变成了让人生病的虚火。

这种 阴不涵阳,阴虚火旺 的情况,说起来难,其实也简单,如果说我们不从灭火入手,要是能把这些火往下引,温暖身体,变废为宝,岂不是很巧妙?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个方子啊,是清代名医陈世铎的 引火汤, 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引火汤只有简单五味药,下面我们看这五味药,是怎样拧成一股绳,滋阴潜阳的。

熟地、麦冬、五味子补充阴津,针对的是阴虚这个病因。 其中熟地入肝肾经,善于滋补肝血和肾精。麦冬补肺胃之津,五味子不仅补肺肾之津,还益气宁心。这三味药,把大量流失的阴津给补上,阴津充足了,对阳气的吸引力就大了,能把上越的阳气给拉回来。

然后是 巴戟天,它药性平和,温补肾阳而不耗伤阴津, 我们的肾温暖了,才有力量把往上走的火给拉回来,引火归元。同时,中医在补阴的时候,总是习惯加点的补阳药,意思就是阳中求阴,少量的补阳药可以提高补阴的效率。

最后是 茯苓,茯苓是个利水药,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 它在这里一方面可以把虚热从小便引出,一方面化湿和胃,防止前边的补药滋腻生湿,伤害脾胃。

这个引火汤啊,最适合阴虚火旺,肝肾不足,上热下寒的人群,你学到了吗?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如果你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拿不准的,可以给我评论或留言,辨证一下,喜欢的话请长按点赞三秒,关注转发收藏一下, 我是中医李小娟。

搜索建议:
热议

 3-0!女排全员怒吼庆祝,日本捂...

今天女排横扫日本,虽然说第一局和第三局打得有些焦灼,不过我们在关键分的把握上确实要比日本出色。而且我们拦网、进攻和防守都展现无懈可击,当然这其中存在了一些瑕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