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渔二代”开启营销新模式:线上预售,只为客户一口“鲜”!

广东广州番禺莲花山渔港地处珠江出海口,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有两个标准渔业码头,背靠莲花山旅游区,东望海鸥岛,莲花山港周边的珠江河网纵横交错,由水陆可达珠三角河网的任一港口,经虎门口可直达伶仃洋及外海。

番禺莲花山渔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周边有超1000条渔船,

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在近海渔业资源日趋衰退的现实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传统渔业谋转型,

部分“渔二代”开始进入电商领域,

在传承中求新求变求发展。

“渔二代”跑运输船

“接驳”渔获

陈志强(左)正在帮客人搬海鲜上车

53岁的渔民陈志强

是番禺区石楼镇群星村人,

15岁开始跟着父亲出海捕鱼,

是个典型的“渔二代”。

8月30日下午3点半,碧空澄澈,海风轻拂下的莲花山渔船码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刚刚出海返港的陈志强,正在给客人开单,妻子则与几位帮手在船上帮买家装袋。几位家人负责过称、收钱,还有几位年轻人负责在出口位检查货单是否一致,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过称

一个小小的浮台与一艘运输船

构成一个热闹的海鲜小集市。

黄眉头、马鲛、金古、鱿鱼、

䲞鱼、黄虾、蟹等30多种海鲜,

近2吨的鱼获,

整整齐齐地堆放在运输船上,

让市民任意挑选。

市民在挑选刚到港的海鲜

以前陈志强有一条小渔船,

以捕鱼为生,2005年开始,

他开始跑运输船,

当起“海鲜搬运工”一直到现在。

“跑运输船和出海捕鱼相差也不大,一样是在海上跑,都要人做,我们的运输船其实就是起到‘接驳’的作用,从渔船上收鱼回来,卖给顾客,赚点差价,也赚不了什么大钱,就希望帮大家吃上平价鱼、放心鱼。”陈志强表示。

“如果市道好,鱼获出货快,回港2天左右就再出海,如果行情不太好,就要待上几天才能再出海收鱼”,陈志强说。

因为运输成本和人工费用等原因,在海上捕鱼的渔民不可能每天回港,特别是在现在油价贵的情况下,就更要留多几天才能回港。陈志强以自己的运输船为例,他说现在加满一箱柴油要1万多元,从莲花山渔港出发,只够来回珠海桂山岛(船程约6至7个小时)3次多一点。

线上售鱼

船一回港熟客就赶来买

一个小小的浮台与一艘运输船构成一个热闹的海鲜小集市

“渔船捕捞后,会先按种类、大小进行分拣,我们就会按市价跟捕鱼者收购,如果市道好的,价钱会贵一些,如果市道不好的,价钱就会差一点,没有固定的价格。我们做运输的,无非就是赚个差价。为了确保新鲜,我们基本上是即日来回的,早上出海收鱼,下午我们就可以回港销售。”陈志强说。

陈志强说,自己就是一名“海鲜搬运工”,解决了捕鱼者的难题,也为好“鲜”的食客提供了门路,同时也为自己生计谋到了出路。

说起微信卖鱼,

陈志强颇感自豪地向娓娓道来。

“我也是近两年才通过微信发朋友圈卖的,以前我是卖鱼肥的,交到顺德那边的鱼塘,用来喂鱼。当时每天要处理几十吨的鱼肥,每次上下货差不多都要十个人才能忙得过来,少一个都做不来。要是没这个量呢,又维持不了,人手多,开支自然就大。年轻时,自己还能顶一下,但随着年龄日渐增大,身体开始慢慢吃不消,于是就想转变一下。”

陈志强微信卖海鲜已有两年多时间,很多熟客只有看到他发朋友圈就会在指定时间来到码头。“现在我都是以发微信朋友圈为主,很多朋友还建议我成立一个卖鱼群,但我自己又不想搞得太复杂,所以每次都是发朋友圈,预告一下当天有什么鱼,何时靠岸等信息,如果大家看到了,有时间又有购买需要的街坊,就会自己过来码头找我。”陈志强表示。

以船为家以海为伴

纯朴互助安全第一

渔港随处可见的安全宣传标语

很多渔民都会在船头放一扎花束

或一盘绿色植物,

听渔民说,

一方面有祈求风调雨顺的意思,

另一方面也出于对“家”的一种装扮,

让渔船看上去生机勃勃。

船头上的红花

“渔船就是我们的全部,既是陪伴自己乘风破浪的好战友,也是自己赖以生存的谋生工具”,陈志强无限感慨地说道,“我在船上的日子比在家的时间都要长,这艘船对于我们来说无比重要。每一艘船到了不得不‘退休’的年纪要处理时,心情都无比复杂,有一种跟亲人告别的心痛。”

天生乐观,简单随和,不强求,随遇而安,这是渔民特有的品质。陈志强说,大风大雨、甜酸苦辣都走过来,还强求什么呢?渔民看得开,他们不会强求也不会攀比,生活全靠自己双手去打拼,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已足够满足了。

海边的渔民

“面对茫茫大海,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渔民之间骨子里都有一种互相帮忙的基因,在海上每当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如机器故障、需要拖船等,只要收到消息都会义不容辞伸出援手。也正如我的兄弟朋友,只要知道我靠岸,都会二话不说前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地完成每一次回港销售工作,我自己也被兄弟们的这份情所深深打动,也真心地感谢他们每次不计报酬的帮忙。”陈志强说。

除了互助,安全也是渔民出海的第一要事。陈志强记得,以前父亲出海总会打开着收音机,24小时收听着海面的天气风浪消息,只要听到有台风或风浪预警消息,就会马上回港,“出海安全第一”也是陈志强从小到大听父亲说得最多的话语。

“现在的预警手段已非常先进了,管理部门也是十分重视渔民的海上安全,只要有险情出现,我们也会第一时间收到信息,果断回港,绝不会冒险作业。”陈志强表示。

寄望乘借渔港经济区

建设东风破浪向前

莲花山渔港航拍

陈志强所在的群星村是莲花山渔港四条纯渔村最大的一条村,面积虽然只有0.2平方公里,但常住户籍人口近4000人,在鼎盛时期,村里有渔船近200艘,但随着渔船老化报废,现在册的只剩下102艘。

而船主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莲花山市场做些小生意。现在陈志强的运输船思变求新,以微信卖海鲜的方式为自己的运输船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好出路。

渔村航拍

最近,

关于建设广东省渔港经济区先行先试区的消息,

又让这个老渔港焕发生机。

渔港新貌

为系统提升广东渔港建设和管理水平,近日,《广东省渔港建设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以广东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正式印发。广州番禺被定为广东省渔港经济区先行先试区。

《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1-2030年)》将围绕智慧渔港、平安渔港、绿色渔港、人文渔港、产业渔港“五大渔港”建设目标,规划期内,将逐步形成“一港引领、两翼提升、三核推动、四区发展、五镇协同”的总体布局,打造海陆岛统筹、港产城融合、渔工贸游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推动形成集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等为特色的新型渔港经济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今日渔村新貌

“对我们渔民来说,这个利好消息当然是非常欢迎,希望莲花山港会越来越好。”陈志强表示。他希望政府多从渔民角度做规划,如打造专业的海鲜交易市场、完善避风设施等。

“希望市民群众以后每想到吃海鲜,都能第一时间想到莲花山渔港,这样也能带旺莲花山的经济,一举几得!如果以后莲花山渔港有了一个好前景和未来规划,相信会吸引年轻一代加入,现代渔业也是需要年轻人才的,希望能多招揽人才参与渔港建设,将莲花山渔港做大做强。”

“希望将来渔港经济区的建设能够促进我们四条渔村的水产品加工、贸易、饮食、运输、养殖等产业发展,为渔民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群星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声明

来源: 番禺融媒。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郑燕云( 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

热点回顾

一起为“大国渔业”加油!

点亮“ 在看 ” ↓ ↓ ↓

搜索建议:
热议

 苏格兰折耳猫性格有哪些特点?

苏格兰折耳猫被人类视为猫咪中的精灵族。它们最有特色的就是耳朵整齐的扣在头上。苏格兰折耳猫感情丰富,性格温柔,个性贪玩又有爱心。 苏格兰折耳猫的性格最大特定就是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