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进医保,会引发锦欣生殖们的“牌照争夺战”吗?

作为低频高价的奢侈消费,辅助生殖因其高昂的周期费用成为毛利率赶超“金眼银牙”的行业。当前辅助生殖在我国的渗透率较低,此番纳入医保,以价换量下也将带动不少此前因价格而却步的消费者。一边是规模千亿的蓝海市场,另一边却是早已触达上限的牌照数量……方兴未艾的辅助生殖行业里,一场“牌照争夺战”或将打响。

8月17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旨在推动三孩政策深入实施,并表示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辅助生殖板块纷纷大涨,其中汉商集团高开涨停,达嘉维康、共同药业、太安堂、贝瑞基因均大幅冲高。

近年来,受生活压力及饮食作息等因素影响,我国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18%左右,而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市场规模也有望加速提升。

据相关机构测算,在医保政策调整+覆盖率提升的助力下,到2030年左右,我国的市场空间将扩大到1069-2057亿元左右,有3-5倍的增长空间。

而纵观辅助生殖全产业链,作为技术壁垒最高的的生殖机构,生殖牌照的稀缺性,也使大部分持牌机构成为资本追逐的核心标的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辅助生殖牌照早已触达卫健委规定的上限。而近几年间,多家上市公司入局的方法无一例外,均是通过收购持牌机构,来试图在千亿蓝海中分一杯羹。

随着辅助生殖被纳入医保,有关牌照的“争夺战”或将之多不少……

得“牌照”者得天下

8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受此利好影响,辅助生殖概念股两日大涨。

自三胎政策放开以来,辅助生殖就成为一条热门的赛道。

相关数据数据显示 ,中国辅助生殖服务行业的平均毛利率约为70%,接近甚至赶超医美、口腔等医疗服务的分支行业。

从产业链来看,辅助生殖上游涉及检验试剂、器械、药物等领域,主要是为辅助生殖治疗提供各类术前检测试剂、胚胎培育所需的各类医药,以及医疗器械等;下游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线上与线下的医疗服务机构。

而产业链中最受市场关注的便是下游面向消费者的医疗服务机构。

据了解,一家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想要正常营业,必须拿到入场券——辅助生殖医疗执照(即“辅助生殖牌照”)。 因“入场券”的审批难度较大,技术壁垒较高,相关牌照也成为了稀缺性资源。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截至2021年6月,我国获得国家批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实施机构达到539家。 2015 年,卫计委曾提出“每300 万人口设置一个机构”原则,按14 亿人口计算,我国总人口/辅助生殖机构总数已经达到310,全国来看辅助生殖牌照数量基本达到上限。

2020年起,国内市场便开始上演“抢牌大战”,年内多家公司纷纷开始行动,布局并抢占市场份额。

当年年初,北京美中宜和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收购北京宝岛妇产医院后合并运营;6月,麦迪科技宣布收购北京国卫生殖健康专科医院有限公司不低于20%的股权。

同年7月,锦欣生殖宣布以3.2亿元收购武汉黄浦中西医结合妇产医院75%的股权;此后,汉商集团斥资7130万元收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31%的出资份额。

而在公司上市一年后,锦欣生殖又开始频频对民营辅助生殖机构发起收购。

2022年2月,锦欣生殖以17.27亿元收购深圳福田物业,作为深圳中山医院新大楼,扩大其产能。

去年10月,公司公告,出资30亿全资收购锦欣妇儿集团,该院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单体妇儿医疗机构,业务从辅助生殖向妇产、月子中心延伸。

而上述两家医院,锦欣生殖此前就已入股,并享有约20%的利润。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收益约18.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9%;实现纯利约为3.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8%。

如今随着辅助生殖被纳入医保,资本对于持牌机构的追逐或将更为狂热。

今年8月,字节跳动曾豪掷百亿资金将上文提及的北京美中宜和收入囊中,后者的主营业务除了妇产相关外,正是辅助生殖。

资本围绕辅助生殖展开的竞争并不局限在持牌机构,也在上游药物。

上游辅生药物竞争激烈

而在辅助生殖产业链中,除了技术壁垒最高的下游机构,市场关注的便是价值分配最高的上游,其中包括备孕药物、检测试剂、器械协助等,而毛利最高的便是辅生药物领域。

据了解,辅助生殖类药物治疗与生殖周期中的激素调节相对应,主要分为 四个阶段,依次为降调节、促排卵、诱发排卵及黄体支持,其中促排卵药物占比最高。

当前,国内已上市的辅助生殖药物包括西曲瑞克、重组促卵泡素、重组绒促性素、黄体酮凝胶等。而目前国内市场默克、默沙东等外企优势明显,但随着国产替代的趋势,国产辅助生殖类药物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据悉,目前国内布局辅生药物的代表企业主要有丽珠集团、仙琚制药、长春高新、瀚宇药业等。

作为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80%的利润来自旗下生产生长激素的子公司金赛,而金赛在辅助生殖药物也有所布局。

据悉, 2015年金赛药业的重组促卵泡素获批上市,成为我国首个国产重组型促卵泡素产品,打破了默克和欧加农对国内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市场的垄断,填补了此前国产品牌的市场空白。

目前,金赛获批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FSH适应症是不排卵,后期开始辅助生殖适应症研究,目前已经到III期临床。

此外,我国促排卵药物代表企业默克雪兰诺,公司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产品使用了基因重组技术、主攻高端市场,终端价格在260元-300元/75IU,并以55%市场份额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此外行业龙头丽珠集团旗下尿促卵泡素主攻中端市场、价格仅为140元/75IU,2016年市占率就已达到20%左右,公司主营促性激素药物、抗微生物药物、中药制剂的研产销。

仙琚制药主营皮质激素、妇科与计生用药、麻醉与肌松用药的研产销,同时公司也是国内第一家同时生产黄体酮胶囊、黄体酮注射液的企业,两种产品合计市占率为45%左右、位列行业第一,爱生药业的黄体酮产品也能获得近30%市占率、位列第二。

上游领域除了辅助生殖药物,器械包括培养液、解冻液、取卵针、导精管,目前主要被外企垄断,国内布局较少;而检测类的试剂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市占率在70%左右,厂商包括亚辉龙、安图生物、利德曼、贝瑞基因等。

市场蛋糕有多大?

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孕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俗称“试管婴儿”)等。

根据卫健委的数据,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为7%-10%,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高育龄妇女中,不孕率从2010年的15%上升至2020年的18%左右。这也意味着我国不孕不育者约有5000万人。根据沙利文的数据,到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的人群占比将达到18%。

同期内数据,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由140亿元增长为252亿元,市场渗透率达到7.0%,而相较于较美国同期的30.2%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而在我国市场渗透率底与价格高昂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需多个周期才能受孕成功,而这种情况下,价格就会几何倍数提升。

而如今辅助生殖进医保,以价换量下必然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渗透率。

据Frost&Sullivan测算,中国的辅助生殖服务市场由2014年的140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2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8%,预计将于2023年增长至496亿元。

而在医保政策调整叠加覆盖率提升的助力下,到2030年左右,我国的市场空间将扩大到1069-2057亿元左右,有3-5倍的增长空间。

在偌大的市场需求下,国内资本市场也纷纷开始布局。早在2019年,我国中国辅助生殖行业融资金额就达到50.44亿元。

2021年,辅助生殖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25起,融资金额为39.35亿元,融资金额较2020年增长27.72%;2022年,截至7月15日,辅助生殖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7起,融资金额为34.01亿元。

除当前已上市的相关企业外,近年来多家辅助生殖相关公司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拥有新一代辅助生殖技术的创新公司女娲生命。

据悉,继 2021 年完成天使轮、天使轮 + 融资后,不久前在今年4 月成功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科金控股、浙粤投资、国聚创投、泽润资本、磊梅瑞斯等共同完成。

据悉,女娲生命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胚胎精准筛查、全面优选,在胚胎植入前甲基化筛查的过程中,能够将首次单胚胎移植活产率由 30% 提升至 75%,同时通过已积累数千个胚胎的百万个特定关键区域甲基化信息,实现了对全基因组表观遗传疾病尤其是对印记基因疾病的筛查,并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来精准预测胚胎发育潜能,做到了优中选优。

随着三胎和医保政策的展开,产业链相关布局企业也将迎来也将新的成长契机。

搜索建议:
热议

 闫妮和张建亚离婚原因是什么?

婚姻是生活跟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缘来惜缘缘去随缘,娱乐圈有很多离婚的人,能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公众人物,我觉得闫妮对这件事处理的很低调,很值得某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