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莫言为什么只有一部作品改编成影视剧?

随着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近期的主流话题,由获奖带来的蝴蝶效应正在逐一发生。其著作将会在国内外出现井喷式增长外,他的作品的影视改编权,以及他个人形象的广告价值都会成为各方追逐的焦点。

1.影视公司圈内多数人对莫言作品并不感冒 随着莫言著作逐渐被更多影视制作者的关注。如果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没有丢失原著的精髓,能够形象展现出书中刻画的人物、事件,借助莫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类影视作品将得到可观的票房成绩。但影视公司圈里大多数人对莫言作品并不感冒,没有人接。在《幸福时光》之后莫言作品被影视公司过问的极少,一方面因为他的作品大多写的是农村题材,并且局限于发生在山东高密的那些事。另外,他的小说不太商业化,故事性不强,情节也缺乏紧凑感,改编起来不容易。这也是莫言的作品从未被改编成电视剧的一个原因。

而且在此前的一次书展上,莫言吆喝过影视改编的事。他说他的小说《檀香刑》和《生死疲劳》都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但好像没有导演发现这些小说里隐藏的巨大戏剧性,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找上门来。他表示虽然自己对编剧工作并不自信,但如果哪天能把上述作品搬上银幕,他愿意担任编剧。不过在与几个影视公司谈过改编事宜后,具体的签约和拍摄计划就没了下文。

2.莫言影视版权仅是余华的十分之一

据了解,时下国内作家中,余华作品的影视版权高达2000万,而莫言作品的影视版权则是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甚至有说法“公司靠谱,团队靠谱,给钱就卖”。究其原因,有分析称,莫言的小说中充满暴力和性的元素,比如说,他的改编成电影的几部小说,无一例外都具有“野合”的元素。其中《檀香刑》的暴力让莫言获得了“嗜血王”的称号,《生死疲劳》中的主线则是“轮回转世”。在目前的审查制度下,这些内容改编搬上银幕会受到影响。

此外,在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莫言的小说被评价为“杂糅幻想与现实,历史与社会视角,莫言创造的世界之复杂性令人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同时他又在中国古老文学与口头传统中找到新的出发点”。而众所周知的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至今没有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文字上的“魔幻现实”便是大屏幕上的“现实魔化”,绝非易事。

搜索建议:
热议

 山东女子到江苏参加婚礼,随礼60...

家有喜事精神爽!前几日,家住山东的陈大嫂接到大哥的电话,原来是大哥的儿子要结婚了,电话里大哥再三叮嘱陈大嫂一定要来,陈大嫂也是连连答应。挂了电话之后,陈大嫂心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