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万历皇帝定陵的发掘

明朝第13位皇帝是神宗朱翊钧,和其他封建帝王一样,明神宗早早就耗费大量民脂民膏修建豪华陵寝,以备百年之后享用。明神宗的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 年)开始修建,万历十八年(1590年)竣工,费时6年完成,花去白银800万两,相当于明朝全国两年的赋税收入。定陵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宝城、明 楼、棱恩殿、棱恩门等建筑金碧辉煌,奢侈至极。

万历皇帝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历史学家吴晗、邓拓等人联合上书政务院要求挖掘明十三陵,当时首选的陵墓的永乐皇帝的长陵。在寻找长陵墓道的过程中, 郭沫若等人发现万历皇帝的定陵存在坍塌现象。专家决定先发掘定陵积累经验,然后再去发掘长陵。于是定陵的发掘工作就此展开。

1956年5月17日,发掘工作正式展开,考古队员王启发第一个挖出了定陵的第一铁土。随后,王启发等人和60多个雇来的村民一起努力,挖出了一道长20 米,深3.5米的土沟,用于摸清地下的情况。10多天后,王启发等人挖到地下4.2米深处时,发现了墓道的砖墙,定陵的墓道被找到,发掘工作进入实质性阶 段。

发掘现场

1959年9月30日,定陵墓道和墓室基本上被清理干净,专家准备开始打开万历皇帝和皇后的棺材。为了慎重起见,郭沫若等专家亲自到现场指挥开棺。当天下 午,定陵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找到王启发,告诉了他一件事情:“开棺成功了,复制的棺材已经做好,原来的棺材就没有用了。你带几个人去地宫,把那些棺木都抬出来处理了。”

王启发接到任务,立刻带着几个职工进入地宫把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木棺抬了出来。王启发等将棺材抬出来后,问主任这些棺木放去哪里合适。主任告诉他:“仓 库没有地方,你多找点人把这些封建遗物都丢出去。”王启发听后,当即反对这样做,这是万历帝后的棺木,属于重要文物,就这样丢出去了是不合适的。最后,主 任坚决要求将棺木扔掉,王启发不敢再多说,只得服从命令。

郭沫若主持发掘

那天下午四点钟,王启发找了10多个人将三口大棺材拆成板,然后一块块扔到山沟里去。万历帝后的棺材就这样被扔出去了,悲剧也从此开始出现了。

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椁被扔掉后,当天下午就被当地的村民一抢而光。当地有一对年迈的老夫妇,得到儿子搬回家的楠木棺板后,高兴得合不拢嘴,特 地找人来打造棺材,以备后事。但巧合离奇的事情发生了,第一具棺材打好后,老伴就蹬腿归天。第二具棺材打好后,老头子也一命呜呼,前后相距不到半个月。这 是一个惊人的巧合,村民们一时间传言四起,都认为是万历帝后的棺木导致了老夫妇的死亡。

明神宗的棺椁

再说裕陵村的村民吕某抢到了几块大棺板,他将这些棺板用马车拉回家中,找人做了两个躺柜,这两个躺柜做好后光灿灿地摆在堂屋里。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吕某和 老婆带着满身泥水收工回家,却始终没有发现4个孩子不见了踪影。起初吕友强夫妻以为孩子出去玩了,没有在意,但找遍了家里的房间和村子也没有发现孩子的踪 影,此时夫妻二人才慌了神。

最后,夫妻二人在堂屋中的一个躺柜边上蓦然发现了4双小鞋,这4双小鞋正是孩子们平时穿的。夫妻二人心头向被刀割了一般,一股不祥之感涌上心头,当夫妻二 人打开躺柜时,发现4个孩子在躺柜中相互挤压着,早已经气绝身亡。孩子们的指甲根部渗出了血渍,壁柜布满了抓过的痕迹。吕家及时把情况上报,经过县里的医 生检查后认定,孩子们是出于贪玩,看到棺材上的花纹才冒险进入柜子的。由于柜子空间狭小,因此孩子们最终缺氧窒息而死。

明神宗的龙袍

关于盗墓历来有很多传说,最离奇的就是报应说,从伍子胥的无辜枉死,项羽的自刎乌江,到曹操之死,仿佛都或多或少受到盗墓的诅咒。

民间对盗墓的情绪更为复杂,有对地宫宝藏的垂涎三尺,也有惧怕冤鬼缠身和地宫的机关不敢轻举妄动。据说定陵被“考古”后,工作人员把楠木棺材抬出来,当柴 火一样劈了扔掉,扔到山下的楠木被当地百姓捡回家做了橱子,但这些捡到木头的百姓全部都离奇死掉。这让人不得不对盗墓的报应说心有余悸。

如果捡到木头的百姓真的死了,只能说明木头里有什么不良物质能够导致人体生病的,百姓无辜,要死也应该是打着考古旗号的负责人——郭沫若。十三陵只开了定陵,而发起者就是郭沫若,因为他很好奇皇帝是什么形象?

一项考古计划揭开了十三陵所有的秘密,计划的提出者就是吴晗和郭沫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挖掘皇陵的考古计划,也是因为这份计划,无辜的万历皇帝和两位最贵的皇后,被从地宫里挖了出来,险些抛尸荒野。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个皇帝万历帝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

万历皇帝在史书上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夹杂在太后和张居正的威力之下,朝政很难自己做主,然而他在位期间,却是明朝最为富有的时期,明朝资本主义刚刚萌芽,明朝的国力一时无二。

他在位期间有两大战争,一个是平缅战争,一个是“河洮之变”,把越南蛮子和鞑靼打的晕头转向,有大臣说,安南是不征之国,朱元璋说的。万历皇帝说,“朱元 璋是朱元璋,再说缅甸不是安南。”可见万历皇帝并非历史所说的,是没什么做为的皇帝。这样的一个皇帝,竟然因为当事人想看看定陵怎么回事,还被挖出来,实 在令人惋惜。

1620年,万历和自己的一位皇后先后病死并同时入葬定陵,另一位早年病死的皇后也被迁来合葬。他最爱的女人郑贵妃,在宫廷斗争中被当做靶子,一直斗了10年,在祸国殃民的骂名中很不甘心的死去,死后也没能被葬入定陵,他们仇恨她,不让她跟万历皇帝合葬。

定陵出土的文物达3000多件,金银珠宝无数,珍贵字画无数,精美衣服无数,这些东西,让人想起万历皇帝漫长而短暂的一生。

随葬品里金光闪闪的皇冠,铠甲、腰刀和弓箭。棺椁里的金冠有150根细如发丝的金线,这说明当时明朝的工艺已经精巧到出神入化的地步。4顶龙凤冠由3500颗珍珠镶嵌而成,间或有黄金、翡翠和宝石,宝石足足有195块。

定陵出土最多的是丝织品,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缂丝工艺制造而成的衮服,即使最熟练的工匠,织完这件衣服也需要10多年的时间,而皇后穿的袍衫,则用4种昂 贵的织线11种织法织成,出土时色彩依然艳丽明亮,令人称奇。遗憾的是,这种鲜艳明亮的感觉仅仅持续了20分钟。

据说当时定陵被打开时,金碧辉煌的宝物像传说里的那样,简直要刺瞎人们的眼睛,到处都是璀璨的色泽,在阳光下发出千百年来生命最后的叹息。20分钟后,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宝物归于沉寂,而那些珍贵的画作则沦为泥土。

掘墓的人缺少缺少专业知识,导致这些宝物在接触空气后没有得到保护,结果全部被氧化,十分可惜。

十三陵的打开也颇费一番周折,挖掘第一条深沟没多久,就发现一块嵌入墙壁的石条,石条上显露出“隧道门”,十几天后,考古人员在探沟的两侧发现两道砖墙之间形成的隧道,于是就挖开了第二条深沟,因为他们认为这条隧道比较有可能通往地宫。

一个多月过去了,第二条深沟的挖掘徒劳无功。这时他们又想起第一条深沟,发现怎么也找不到了,痕迹竟然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进入9月,考古出现了新的转机,一个民工意外的发现一块小石碑,刻有“金刚墙”,根据石碑提示的地宫位置,他们又挖了第三道深沟。

到第二年5月,考古队穿透厚厚的图层,找到刻有“金刚墙”的土墙,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这应该就是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他们打开地宫的大门,可怜的万历皇帝终于无可避免的遭到命运残酷的对待。

巨大石条砌成的石头宫殿,一条纵深的轴线将大殿劈成三部分,分别是前殿、中殿和后殿,穿过前殿已经腐烂的地砖垫板,进入中殿,摆放在中殿内的座椅全部用白玉雕刻而成,有龙的图案,非常漂亮。一口盛满黄蜡的大缸,就是民间传说中的万年灯。

地宫仿造紫禁城的东西六宫,有两个配殿,是留给妃子陪葬的墓室,但空荡荡的棺床显示,并没有妃子被安葬在这里。这,就是万历皇帝为他此生最爱的妃子郑贵妃 准备的地方,没想到,他唯一的心愿都没有实现,到底是跟他最爱的女人,被残忍的分在两个地方。生无法相依,死亦无法相随。

隐藏在地宫最深处的后殿,对应于紫禁城中的皇宫,十分尊贵无比的,万历皇帝和他并不爱的两位皇后合葬在这里。地宫内发现的文献记载,也印证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万历皇帝就是在这里走完他并不自由的一生。

打开棺木后,发现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打开棺材后,他们上门覆盖的锦被立即腐朽,见光后,万历的尸体全部腐烂,变成一副骨架。

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帝棺椁。

定陵的面世,让很多珍贵的宝物化为乌有,所以有人提议打开唐陵、清陵,就没有通过,也就是说明地里他们不大张旗鼓的挖掘陵墓了。其实定陵是朱棣下令选址的,是个风水宝地,也就是龙穴。朱棣葬在长陵。

定陵三百年后遭掘,还有一说,就是风水不好。当时建陵的时候,钦天监选了几处地方,朱翊钧觉得不好,不满意,后来他借秋祭为名,定下了定陵的地址。开挖地 宫的时候发生了不祥的事情,规定要放置棺椁的地方,没有土,只有一块大石头。宝床下无土,这是风水上的大忌。风水师和推荐陵墓地址的大臣都吓了个半死,生 怕被皇帝咔嚓了。其他大臣也纷纷建议,要不换个地址吧!可偏偏万历皇帝性子奇怪,说别吵了,就那吧,我就看着那里好。其实朱翊钧偷偷去看了其他地方,始终 没找到满意的,当时他心里也忐忑,也没底,不过实在没有看好的,于是只得维持原状。

史载,万历二十三年,定陵已建成五年了,当年开国功臣、风水大师刘伯温的十一世孙刘世廷,仍上疏奏称,“大峪山寿宫龙穴非真”。万历皇帝置之不理。

果然,其后明朝灾难连连,先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再是满人夺了江山,三百年后,定陵被挖开。在某场敏感的运动中,朱翊钧和皇后的尸骨被拖出来,曝尸荒野。

定陵博物馆一经开放,游客蜂拥而至。遗憾的是,在这深达27米的地宫深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洞穴。不少游客都失望地问道:“皇帝皇后的原棺椁哪 里去了?打开地宫的时候不是还在吗?”棺椁确实消失了。颇具戏剧性的是,它的消失和定陵博物馆的成立,竟是在同一天进行的。想想其中的曲折,令人深为痛 惜!

几年之后,吕某夫妻二人又生了4个孩子,3个女孩,一个男孩。令人不解的是,吕某唯一的儿子高中毕业后不久,在一个静谧的夜里,趴在躺柜上死去。当时县里 也来人进行了检查,经过医生的现场检测,发现吕家烧火做饭用的地坑有大量煤气渗出,由于天冷吕某的儿子没有开窗通风,所以这才导致了煤气中毒。

进入六十年代后,当年负责丢掉棺材的王启发也历尽了各种风波,身心俱疲。围绕万历帝后棺木出现的种种怪事,究竟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他心中非常疑惑。但无论如何,万历帝后的棺木毕竟是珍贵文物,必须尽量找回。

农村的柜子

1970年代,王启发重新回到当年丢棺木的村子,想要找回这些棺板。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围绕万历帝后棺木的神秘传说也传了20年。经过20年时 光,万历帝后的棺板已经所剩无几,一些被人挖出烧掉,一些则被人盗走,下落不明,吕家的柜子在接连发生意外后也被抬出去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最后,王启发在村中找到了几块不成样子的棺板,他将这些棺板用帆布袋子裹住,秘密运回走了。这几块棺板最后下落何处?没有人知道。有人传言王启发将这些棺 板存在了博物馆的地下室里,他用帆布袋将这些棺板裹住,上面用青铜器压住,没有人知道究竟放在了哪个角落。也有人说王启发将这些棺板拉去烧了,烧棺板的地 点就在裕陵村外的一个洼地里。

定陵宝物

没有人说得清楚,这些棺板最终去了哪里。从此,围绕万历帝后棺板的神秘传闻渐渐消失,再也没有人去提及这段往事。

在1955年,北京副市长吴晗建议打开一座明朝的陵墓来研究一下,吴晗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搞一些历史资料,他一开始选定了朱棣的墓,但是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朱棣的墓很不好下手,找不到开墓的线索,于是大家就讨论挖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的墓,眼看朱高炽的陵墓就要为新中国献礼了,但是最后发现朱高 炽的陵墓太简陋了,因为他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死了,陵墓也修的很不成样子,大家觉得挖了也没有什么价值。于是就决定挖一个在位时间长的,结果就选中了万 历皇帝的定陵。

定陵入口

万历做了48年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他的墓修的时间也最长,而且万历是出了名的守财奴,他的定陵的好东西应该很多。结果一动工就旗开得胜,大家挖 到一个石碑,上面写着"隧道门”,这分明是仙人指路,于是大家就干劲十足,可是接下来数个月都没有进展,因为地方实在太大了,花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墓门。后 来大家在挖掘中又挖到了一个小石碑,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个石碑经分析认为是工匠留下来了,因为工匠修好墓的时 候皇帝还未驾崩,只能把墓门封起来,以后为了寻找墓室方便就留下了这个指示牌。这块小石碑后来被考古队称做“打开定陵地下玄宫的钥匙”,至今还安静地躺在 定陵博物馆展室的玻璃柜中。

接下来就很明确了,就照着这个挖,挖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有一天打雷,把墓门前的石兽打了下来,按照民间的说法这是上天责怪这个怪兽没有尽到 守门的责任。又比如有一个帮工的妇女突然发疯口里喊着“大家不能再挖掘下去了”,有人甚至认为这个妖狐来这里搞乱,但是大家本着科学的态度继续挖掘,最后 就把万历皇帝的地下皇宫给挖了出来,当然这里面好东西非常多,但是由于当时技术落后,所以一打开墓门受氧等条件的影响损坏的文物比较多,当然也有一些东西 保留了下来。后来由于当时历史原因当时的人就把万历皇帝的尸体一把火给烧没了。

最后的最后说一些非常诡异的事情,当时万历皇帝的棺木被弄出来以后丢掉了,当时挖墓的大家应该知道不是专业的考古专家,而是“业余的人”在指挥,就用水泥 做了假棺木,然后把这个真的棺木扔了,当时有三副棺材被扔掉了,后来又觉得非常的心痛,马上去找,结果没有找到。

中国历史上称帝的人数不少于500人。他们死后,留下了许多规模庞大的皇帝陵墓。可以想象,这些皇帝陵墓里充满了各种价值连城的宝物,让盗墓贼垂涎三尺。而皇帝陵墓里丰富的文物,也让文物研究者很感兴趣。然而,皇帝陵墓宝物虽多,却不能乱挖。

在1956年,中国曾经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了一座皇帝陵墓——明十三陵中的定陵。

定陵,就是明神宗的陵墓。而明神宗,就是我们熟知的万历皇帝。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在其《万历十五年》中开头这样说:“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

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开始建造时,万历皇帝才22岁。经过6年的时间,建造工程完工时,万历皇帝也不过28岁。

建造定陵花了多少钱呢?800万两白银。这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

万历皇帝身体很好。定陵完工后,他还足足活了30年,直到1620年才去世。这就是说,这座耗费了全国两年赋税总收入的陵墓,闲置了30年之久。

1956年这次发掘,历时一年,最终成功打开地宫,发现了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共计3000多件,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其中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全用极细的金丝,采用多种工艺编织而成,且堆垒出二龙戏珠图案,孔眼匀称,外表不露任何接头痕迹,尤其是龙的造型生动有力,气势雄浑……”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将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楠木棺椁扔到山沟里。这些楠木棺椁虽然表面已经剥蚀,但整体却保存完好。当地农民发现后,一抢而光。

一对年迈夫妇打算将这楠木棺椁改造成两具棺材,以备后事。可是,第一具棺材制成后,老太太无疾而终;第二具棺材做好后,老头子也一命呜呼。

更诡异的事情还在后面。裕陵村的一位农民,将捡到的珍贵楠木棺椁改成两个躺柜,放在家里。过了一阵日子,这位农民和老婆收工回家时,发现4个孩子不见了。他们到处寻找,最后,在躺柜里发现4个相互挤压着的孩子,早已气绝身亡。

孩子们的手指根部渗出了血渍,柜壁布满了抓过的痕迹。可以想象,孩子们在死亡之际,经过了多么大的痛苦。

当地公安经过调查,发现躺柜的柜盖和柜壁之间有一个铁挂钩。当孩子们钻进躺柜里后,盖子自动落下,铁挂钩将躺柜锁得严严实实的。这样,不管里面怎么叫喊挣扎,都无法逃脱,只能等死。

后来,这对农民夫妻又生了3女1男4个孩子。可是,当他唯一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因为燃煤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死于躺柜之上。

那这些棺材到哪里去了呢?其实是被农民捡到了,农民同志还是比较识货的,知道这是上等的金丝楠木,不仅非常的耐腐,而且散发着一种清香,十分的珍贵,因为树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几乎在深山老林里面才会有上一两棵,可以说是一寸一金。

但这个金丝楠棺木是不是真的能用呢,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个邪门的棺材是不能用的,但是有人就非常的胆大,一对夫妻捡了几块请人做成了两个棺材,第一口做 成了之后老太太死了,第二口做成了之后老爷子也死了。更邪门的是有一个人捡的多就把木材做成了躺柜,大家可能知道躺柜是放东西用的,可是没有想到家里的四 个小孩子有一天跑到这个躺柜里,四个人挤在里面爬不出来,结果闷死在里面,躺柜里布满了手抓的痕迹。但是离奇的事情并没有终止,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儿子, 但到孩子快要成年时又离奇死亡,据说是一氧化碳中毒,而死时正好就趴在了躺柜上面。

万历皇帝宝座

关于万历皇帝墓的一些诡异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些历史问题在这里就不能多说了,大家可以在网上去搜一下,可以说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1958年定陵挖掘纪录片《地下宫殿》

中央新影 1958年定陵挖掘纪录片《地下宫殿》

搜索建议:万历皇帝定陵的发掘  
热评

 买奔驰不如买国产电车

以前买奔驰是荣耀,现在买奔驰换来的是“群嘲”?昨日,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一位车主之前看完特斯拉之后,最终提了一辆奔驰的EQC电动车,结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