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即使没有华为回归,高高在上的高通也不再高枕无忧

不要看国产手机厂商之间常常是剑拔弩张,但每年都有这么一天他们会为同一件事情庆祝,那就是高通骁龙峰会召开,全新一代骁龙 8 系处理器正式发布。

没错,能够让安卓手机厂商们心平气和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也就只有高通了。毕竟每年高通 8 系旗舰处理器的表现好坏,前期供货多少,往往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安卓手机厂商旗舰手机的销量表现,高通对于整个安卓手机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那么高通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到手机芯片行业霸主的呢?近期业绩下滑、裁员不断的高通又在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创始人目光如炬,高通靠 CDMA 发家致富

1985 年的夏天,高通正式在艾文 · 雅各布博士的领导下成立。由于创始人艾文 · 雅各布博士此前创办了专注于通信设备的 LinkaBit 公司,因此高通也将业务中心放在通信技术市场。而高通 "Qualcomm" 的名称其实也是从 "Quality Communications"(高质量通信)而来。

在成立初期,高通先是专注于卫星系统移动通信解决方案,不过很快对通信市场拥有灵敏嗅觉的艾文 · 雅各布博士,将目光放在了 CDMA 技术上。CDMA 技术的发明最早还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 CDMA 主要是服务于军方,防止敌方进行通信干扰。

CDMA 有很多优点,比如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保密性好,多址方式灵活,通信质量高。艾文 · 雅各布博士认为 CDMA 如果转为民用会有十分广阔的商业前景。就这样,高通开始将宝压在了 CDMA 技术上,利用其他项目赚取到的利润去投入开发 CDMA。

不过好景不长,1988 年以 TDMA 技术为基础的 GSM 在欧洲率先占领了市场。此时摆在高通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及时止损放弃 CDMA,二是加快步伐在 GSM 未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前尽快实现商用。

没错,高通选择了后者。1989 年,高通与旧金山太平洋电话公司达成了演示 CDMA 技术的协议,并且演示获得成功,这不仅给高通带来了价格丰厚的合约,也给了高通在 CDMA 上更多的信心。

此后高通不断在各种场合下积极宣传推广 CDMA 协议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在 1993 年艾文 · 雅各布博士还曾来到中国做 CDMA 相关演讲。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 年 7 月,CDMA 成为全球标准之一。

很快,1995 年 11 月,全球首个 CDMA 系统在中国香港进行了商业部署,次年美国与韩国也进行了 CDMA 部署。不过当时的 GSM 依然十分强势,因此也没有太多的运营商去冒险生产 CDMA 设备。于是高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生产 CDMA 手机和相关芯片与系统设备供应给运营商,把风险独自揽下。

在当时也有很多新兴电信运营商希望借助新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而 CDMA 则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选择。于是 CDMA 应用市场发展逐渐壮大,CDMA 性能优势逐渐得到业界广泛认可,通信市场的重心逐渐向 CDMA 转移,高通多年来在 CDMA 技术上的投入终于得到了回报。

高通几乎手握 CDMA 全部的专利与标准,而电信设备制造商想要生产 CDMA 相关的设备,必须获得高通授权,就这样高通依靠 CDMA 技术快速壮大。1999 年,高通股价从最低不到 7 美元飙升至 176 美元,这也足以看到高通是如何在快速 " 膨胀 "。

高通也并没有被巨大的成功冲昏头脑,此时高通决定将手机业务出售给京瓷,将系统设备业务卖给爱立信,这不仅让制造商客户们更加放心,而且高通自己也更能专注于知识产权授权和芯片设计业务。当然,这也为以后高通的业务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1 年,高通与中国联通进行合作,正式将 CDMA 引入了中国,次年中国联通在北京举办了 CDMA 网络开通试运营仪式,并定下了一年之内让 CDMA 用户达到 700 万的目标。那时候的高通可能也没想到,正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猛烈发展,助力其成为全球手机芯片行业的霸主。

借着智能手机东风,成为手机芯片行业霸主

彼时的高通除了 CDMA 相关业务收入客观,在芯片设计业务上也在厚积薄发。2000 年,高通推出了全球首款整合了 GPS 的 CDMA 芯片,2005 年则推出了自主设计和研发的 CPU 架构 "Scorpion",基于 ARMv7-A 指令集,能够实现每核最高 1.7 GHz 的处理速度。

时间来到 2007 年,这一年苹果公司发布了划时代的产品 iPhone,而高通也发布了骁龙 S1 处理器。有意思的是,首款搭载 Android 系统的 HTC Dream 也是配备了骁龙 S1 处理器,随着安卓系统对塞班等半智能系统的降维打击,高通也在手机行业实现了对英伟达、德州仪器的超越,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高通在基带专利方面带来的巨大优势。

而高通骁龙系列在中国市场第一次被更多消费者所熟知,不得不提到一个手机厂商,那就是小米。当年小米 1 横空出世,最大的爆点就是搭载了骁龙 S3 系列 MSM8260 双核 1.5GHz 处理器,而定价则只要 1999 元,高通骁龙的名字也被更多科技发烧友所知晓。

2012 年,高通推出了骁龙 S4 系列处理器,这也是首批采用 28nm,Krait 架构的双核处理器,搭载了 Adreno 225 GPU,并且集成了几乎支持所有通信制式的基带。也正是在这一年,英伟达和德州仪器基本退出了手机芯片市场,高通在手机芯片行业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2013 年开始,高通骁龙芯片采用了骁龙 + 数字的全新命名方式,推出了骁龙 200、400、600、800 系列芯片来覆盖不同需求场景。

2014 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百花齐放,得益于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厂商对持续用户灌输 " 性价比 " 理念,孜孜不倦科普手机硬件配置的好坏,高通也从中受益,被更多普通消费者所熟知。

也正是这一年,高通推出了其首款支持 64 位的骁龙 810 处理器,却因巨大的发热问题被冠以 " 火龙 " 的称号。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高通在安卓手机行业的地位与影响力,其后每一年的高通 800 系列处理器,依然是安卓手机争相宣传的卖点,而高通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从骁龙 835 到骁龙 870,每一款处理器都有口皆碑。

不过在华为被限制的这几年,高通却有些 " 得意忘形 ",从骁龙 888 到第一代骁龙 8,发热问题又让手机厂商和消费者头疼起来。

高通的中年危机

再成功的企业也会面临挑战,何况还是在科技行业。高通虽然凭借 CMDA 快速发家致富,借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在手机芯片行业获得了首屈一指的地位,但如今随着大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崛起、垄断等问题,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智能手机市场萎缩,蛋糕越来越小

首先就是大环境的变化。根据 IDC 的报道,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同比下降 4.7%,创下十年来新低。智能手机市场不景气,高通能够销售的芯片就会变少,收取的专利授权费也会变少,这直接影响了高通的营收。

高通最新一个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为 84.5 亿美元,净利润为 17 亿美元,分别下降了 22.7% 和 53.5%。

手机行业不景气,那高通自然也会寻找新的增长点。除了智能手机,高通目前更为积极布局的两个方向是智能汽车与 PC。

在高通财报中,汽车芯片是为数不多的同比增长业务,但是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增长速度还跟不上手机行业的萎缩,况且在智能汽车业务领域,高通无法凭借强大的专利优势,以固定的汽车售价百分比去收取专利授权费用,因此可瓜分的蛋糕也并不足够大。

而在 PC 领域,其实高通骁龙芯片从几年前就开始入局,以低功耗、基带等优势主打长续航、时刻连接等特性,但一直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此前联想也曾推出过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的 PC,但似乎也只是为了能够在自家手机上首发骁龙 8 系处理器而已。

当然,在 PC 领域高通倒也是一直在努力,去年骁龙峰会高通宣布了 Oryon CPU,就在前不久高通也正式公布了基于 Oryon CPU 的骁龙 X 系列芯片,专为笔记本电脑而打造。在 2023 骁龙峰会上,高通必定会带来更多详细信息的介绍,但是能否有更多 PC 厂商响应呢?还是得打一个问号。

对手很多,个个还都不好惹

除了大环境,联发科、华为、苹果等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给高通施加压力。先来说说联发科,作为高通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虽然目前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联发科无法与高通匹敌,但是耐不住联发科手机芯片的总体出货量更多。在最近六个季度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份额统计中,高通与联发科虽然市场份额接近,但联发科始终保持了对高通的领先。

此外高通近两年在旗舰 8 系处理器上出现了发热等被消费者所诟病的问题,联发科主打高端的天玑系列趁势而入,凭借价格优势目前已经成为众多主打性能的中端手机新选择。更有甚者,比如 vivo 在最近几代 X 系列旗舰手机中同时推出骁龙与天玑版,也算是给到联发科天玑系列处理器较大的支持。

如果说应对联发科,高通只要愿意多让出些利润即可,那么面对华为和苹果,可真就有点束手无策了。

在过去几年,由于华为没有自己的海思芯片可用,所以华为向高通采购了不少芯片,而随着华为 Mate 60 系列的发布,华为又开始用上自家芯片。

郭明錤表示华为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向高通采用了 2300 万 -2500 万、4000 万 -4200 万颗手机芯片。预计从 2024 年开始,华为新机型将全面采用自己设计的新麒麟处理器,这意味着高通将失去华为这一大客户,而且由于华为手机市占率的提升,高通其他客户的出货量会减少,进而影响到自己手机芯片的出货量。

除了华为,苹果也是让高通比较头疼的存在。苹果与高通前几年因为专利问题打官司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凭借强大的专利壁垒,高通虽然赢得了官司,并且与苹果达成协议继续为其供应基带芯片,但是苹果也加大了力度投入去研发自己的 5G 调制解调器。

对高通来说,有关苹果的好消息是最近他们与苹果达成了新协议,将在 2024、2025、2026 年为苹果提供骁龙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

坏消息是苹果自研 5G 芯片预计将会在 2025 年就会正式用到 iPhone 上,换一句话说就是留给高通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苹果自研 5G 顺利,2025 年高通又要逐渐失去苹果这一大客户,而且专利费收的也不会那么轻松了,势必也会对其营收造成一定影响。

当然,除了华为和苹果,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其实也一直没有放弃自家的 Exynos 系列处理器。虽然 Exynos 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不如骁龙,但搭载 Exynos 的三星 Galaxy S 系列旗舰手机依然每年会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上市。

除了这些竞争对手,安卓手机厂商们对高通也越来越有 " 二心 "。为了冲击高端,展现更多差异化的竞争力,小米、OPPO、vivo、荣耀在最近两年都开始推进自研芯片。

比如小米的澎湃 C1、P1、G1 等芯片,虽然只是在影像、充电、电池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但别忘了当初小米可是推出过澎湃 S1,那也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手机 SoC。或许哪一天小米澎湃又要卷土重来了呢?

为了加强自身的影像表现,这两年 vivo 连续推出自研芯片 V1、V1+、V2,此外还有 OPPO 推出马里亚纳 X 自研芯片(负责马里亚纳 X 芯片的哲库已经解散),荣耀在 Magic 5 系列用上自研射频通信芯片。

虽然这些只针对部分场景下的自研芯片并不会像华为海思一样触及高通最核心的利益,但毫无疑问安卓头部的几家手机厂商对自己在用、竞争对手也在用的高通芯片越来越 " 不满 ",想要自己再去锦上添花,毕竟这样才能够像华为一样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 高通税 " 与反垄断

除此之外," 高通税 " 也是众多手机厂商与高通相处不够愉快,甚至很无奈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高通在手机行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通过销售芯片获得芯片的收益;二是向手机厂商们收取专利授权费,而且无论你是否使用高通的芯片,高通都要收取这笔专利费。

当然,使用到高通专利给高通交专利费也无可厚非,但高通要的这笔专利费并不是固定的数额,而是按照手机定价的百分比去收费,也就是手机定价越高收费越高。

这就引起了很多手机厂商的不满,如果是按照手机定价的百分比来缴纳费用,那也就意味着手机上软硬件配置带来的每一份溢价,高通都要收取一部分费用。

要知道智能手机行业的利润分配并不均衡,根据 Counterpoint 的数据,最近 5 个季度以来,苹果拿走了智能手机市场 85% 的利润,三星拿走了 12%,而小米、OPPO、vivo 这些手机厂商净利润一共也就 3% 左右。

高通税的存在无疑让本来内卷就十分严重挣不到太多钱的安卓手机厂商们更有一种雪上加霜的感觉,只不过如今没有厂商敢做当初的魅族了。

高通在 2G 时代崛起,在 3G、4G 时代凭借几乎垄断性的专利和技术优势跻身为通信市场的金字塔顶端。在行业中绝对强势的地位,也让高通在这些年的发展中遭遇过不少的反垄断诉讼。

早在 2005 年,博通便曾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诉讼,最后高通赔付了 8.91 亿美元;2010 年,韩国政府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最后处以 2.36 亿美元罚款。

2015 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对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60.88 亿元的决定。随后,欧盟也对高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并且处罚了 12.29 亿美元……

当然,反垄断虽然只是高通发展历程中的小插曲,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通在行业里确实有时候会 " 横行霸道 "。

写在最后

2023 高通骁龙峰会即将举办,不出意外这一次高通还是会按照以往的节奏,推出针对智能手机、PC、AR/VR、TWS 等行业的旗舰芯片,而很快小米、vivo、OPPO 等手机厂商也会争先恐后宣布将推出搭载第三代骁龙 8 处理器的手机,安卓手机行业又迎来一片 " 热闹 " 的场景。

但喧嚣热闹之后呢?智能手机市场依然处于低迷状态,但华为强势回归势信心满满要拿回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联发科天玑处理器越战越勇,苹果自研 5G 芯片也在推进之中;智能汽车业务增长很快但市场不够大,而 AR/VR 行业则更是需要时间发育……

不可否认如今的高通依然在智能手机芯片行业有着较强的统治力与号召力,但业绩的下滑、不断裁员以及诸多外部因素的变化,似乎都在释放出高通不好的信号。高通依然高高在上,但未来的路不会那么好走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通  高通词条  华为  华为词条  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词条  高高在上  高高在上词条  回归  回归词条  
热评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分为这么几个步骤,第一定责,第二定残,第三定损,第四起诉。一、定责在市区道路上,车速都不快,一般机动车之间的事故都只牵扯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差不...(展开)

热评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6号教室的奇迹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