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陈华|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个人简介】

陈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长白山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袁武艺术馆馆长,吉林市文联副主席,吉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吉林市画院院长,吉林市美术馆馆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骋教授,北华大学美术学院特骋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品鉴赏】

冬捕系列之一  320x800cm

苍茫浑朴,墨心独蕴

——评陈华冬捕系列写意人物作品

张海楠

纵观陈华先生的写意人物画创作历程,从《塞外春晓》到《关东春潮》,在探索生长于北方沃土的农民形象展开的创作中,不乏别出心裁之作,精品琳琅;然而就《冬捕》系列创作而言,其创作风格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如果说早期以刻画关东地区各色形象为题的写意人物画创作是基于传统人物创作模式,在画面中着眼于大型器械与人的互动,那么冬捕系列作品就是融贯与吸收后的,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进行的大胆创新。近十年的磨砺下的硕果,单就其作品呈现而言,或是艺术家心境愈发开阔,笔者认为其中奥妙更胜一筹。

冬捕系列之二  200x600cm

冬捕系列写意作品中,对于内容进行了刻意的省略。但就形象塑造而言,除却作为主体的冬捕人物之外,便是捕鱼所需的工具。在人物的塑造方面,有别于传统写意人物画中的独立静态形象,在《冬捕》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单人形象又或是群像,都是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塑造的,劳作的动感油然而生。就人物与工具之间而言,捕鱼用的网紧绷着,捕鱼者拉扯着,好似能望见水下的网承载着丰收;开凿冰眼的锤子落在凿子上,而凿子扎在冰面上,隐隐之中开凿者所用的气力大到可以被直观的看见。人与人之间互动则更多体现在群像作品中:捕鱼者们凑在一起,或是共同执网,或是互相协助,辛劳与淳朴同时呈现在互动之中,并非是传统群像画面中的独立个体,而是有真切肢体接触的,和谐一体的画面构成。

冬捕系列之三  300x600cm

在早年的人物画创作中,陈华多以低饱和高对比度塑造单一色调下的和谐画面。如《烽火少年》中,统一了各种用色的丰润质感后,画面以低饱和绿色作为主色调,在大量运用色彩的同时通过人物留白构成对比,颜色素雅又不失亮点。

在冬捕系列的绘画创作中,更加强调了视觉冲击浓厚的色调对比,但又有别于前文所提及的这一类润泽且大面积设色的风格,而是继续进行带有实验意味的设色尝试,削弱颜色在画面中整体占比的同时,形成了特殊的作品呈现效果。面对该主题的作品呈现,陈华大面积集中运用黑白灰三色,并以此作为该系列作品的色彩基调。这种极度朴素的画面色调,佐以干笔渴墨,在极具动感张力的画面中,同所表现的艰苦捕鱼的劳动形象极为契合,自有“饱经风霜”的质感蕴于其中不必言说;更能使观者感受冬捕环境之恶劣。与之匹配的,是对画面不同位置质感的特殊处理。以人物衣着为例:大量灰色的运用,使得衣服以色块的方式呈现;与此同时,浓墨勾勒褶皱有效打破了不规则色块铺陈带来的僵硬,并赋予其动感与生机;期间穿插的皴擦或是刻意留白,兼顾了衣着的厚重与朴素,更是满足寒冬环境下,对大雪披身质感的特殊要求。

冬捕系列人物之四  200x300cm

而在这种大面积的单一设色中,作为亮点而呈现的,是对冬捕人面部特殊设色。整体由黑白灰构成的画面中,伴随着对于人物面部的细节性刻画,与有且仅有人物面部以彩色的方式出现,在明暗交替之间带来了生机,无疑成为了画面的焦点。在写实与写意间徘徊,赋予画中人神韵。

与此同时,陈华笔下的《冬捕》系列中的人物,或群像或单人,都未经矫揉美化。风雪或是辛劳,在冬捕人的外套上、脸上留下斑驳痕迹,再经由陈华先生的艺术加工,由此成就了有深刻艺术家烙印的现实风格的写意人物创作。这种偏向真实的人物形象,在单一的颜色赋予的艺术感与非真实感中,自带有真假不易辩驳的张力。

冬捕系列人物之五  200x300cm

冬捕作品设色的别出心裁,并非一日之功。这种独特的色彩处理方式,在陈华早年的人物画作品中已有所体现。以其描绘农民的《北方春天印象》为例,此时画面中已是在运用黑白灰大面积色块以及对面部的写实化颜色处理。时至今日,在当下的冬捕作品处理中,这种处理更加纯熟。大面积饱和度较低的灰面稳重却并不抢眼,黑白对比强烈却又相对统一,少量色彩的应用浓烈却也降低了饱和,避免了同面部着重的刻画形成冲突,色调和谐却又不失视觉亮点。这种对于颜色方面的独到之处,使得画中世界圆融自成一体,更强调了画中艰苦而肃穆的氛围;而这种带有强烈风格的呈现与现实世界中平和安逸的气氛,又或是丰富的色彩泾渭分明,由此带来强烈的对比感,从本质上将画作从现实世界剥离,构建了独特的非现实画中世界。

冬捕系列人物之六  200x300cm

在近现代画家笔下,人物绘画的创作在逐渐进行蜕变。伴随文化环境不断变革的干预,人物画也在逐渐适应现代化的表述方式,并代替艺术家的语言完成不同语境下个性化的抒发。无论是在设色,绘画手法又或是创作选材上也都有了一定的变革。但无可避免的是,在大规模的创作变革之中,类似的艺术倾向导致了绘画创作风格的同质化问题。针对画面构造,特别是面对人物群像的创作,背景总是必不可少的。画家们总是力图为创作构建环境背景,用以丰富画面的同时提供信息补充,进而满足观众对于创作的解读。尽管该情况在写意人物画领域并不多见,但确有同质化与模式化写意画情况出现。诸如此类的绘画创作模式中规中矩,或依然饱有传统写意人物遗风,并由此遗失了艺术适应社会的机会;或是从构图到选材同质化严重,长年绘画创作并无突破,亦无半点巧思。然而对于陈华的写意创作来说,冬捕系列无疑是同其早期作品大相径庭,也是真正能够感受到其间思维变革的作品。他并未循规蹈矩沿用传统,亦未固步自封,而是取之于生活,以家乡所特有的劳动民俗作为切入点,既将绘画扎根于劳动生活,又通过加工使其以艺术作品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冬捕系列人物之七  200x300cm

而就画面构成而言,冬捕系列作品的选题与陈华别出心裁的设计高度契合,在摆脱现有人物画创作领域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多样化解读。单就传统的写意画创作而言,其环境塑造作为人物的补充出现,二者间带有明显的绑定性质,紧紧关联,导致对于作品的解读只能围绕有且仅有的单一化语境,而这也必然会成为拓宽思考面的桎梏。有别于主体与背景过于紧密的补充性关联,冬捕系列绘画创作选材的特殊性,在陈华先生的独特塑造之下,为打破常规提供了契机。画面中由大面积留白构成的背景,与着墨浓郁的人物主体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因其多元化的解读模式,在画纸上形成了二元空间。冬捕活动的独特时段正是在冬天,东北极寒气候下的银装素裹,水天一色,湖面与天空在风雪中不易分辨,变成了苍茫一片,本就带有不易分辨的特点;与此同时,完全素白的背景亦可以作为无意义存在,在该语境下仅仅是一张已完成的创作画纸留白。而作为萨满文化的非物质遗迹,冬捕作为中国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祭祀性活动之一,其纯白背景更满足了对于神秘色彩活动的塑造。由此,在对此不同定义中,可以说背景被剥离了同画中人物的紧密关联,而是不仅仅作为主体的陪衬,更营造了应有的环境氛围。画面中主体意义绝对化也使得各种理解方式分立于不同层面,为画面背后世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冬捕系列人物之八  200x300cm

这正是《冬捕》系列作品的高明之处。借画作之手写具象世界,以小见大可窥生之可贵。或许正是如此,陈华以一己之力对家乡风土广而宣传,潜移默化中心系故土,真情挥洒笔墨耕耘铺就了张张画卷,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感染观众,墨中着彩,熠熠生辉。(作者简介:张海楠(2002- ),女,汉族,吉林市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艺术史论。)

冬捕人物头像写生  60x80cm

冬捕人物头像写生  60x80cm

冬捕人物头像写生  60x80cm

冬捕人物头像写生  60x80cm

冬捕人物头像写生  60x80cm

搜索建议:
热评

 平安保险靠谱吗?

一点不靠谱,我给家人买了七八年平安意外险,今年又在青岛买了个365阖家欢房屋装修和室内财产损失附加意外医疗,结果这么多年第一次出险,平安理赔这块了解都没有了解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