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植物界全系列】菊科—舌状花亚科(三):山柳菊

菊科—舌状花亚科(三):山柳菊

 

17.厚喙菊属

厚喙菊属(学名:Dubyae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直立、稍分枝草本植物。该属共有厚喙菊(Dubyaea hispida)等约15种,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和尼泊尔、锡金、印度北部、不丹。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一年生草本,茎通常有伞房花序状分枝或不分枝而成葶状或葶状草本,有叶或几无茎叶,基生叶与下部茎叶常大头羽状分裂。头状花序下垂、下倾或直立,同型,舌状,通常含多数舌状小花,大,很少小或较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花序梗不等长或在等长的花序梗上排成紧密的伞房花序,或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总苞钟状或圆柱状;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或全部总苞片近等长,全部总苞片干后黑色或黑绿色,通常外面沿中脉被黑色的多细胞长节毛或糙硬毛,但中内层外面的毛稀疏或几无毛。舌状小花多数或少数,紫红色或蓝色,舌片顶端截形,5齿裂,花柱分枝细,略扁,顶端尖,花药基部箭头状。瘦果棒状、纺锤状或椭圆状等,稍压扁,淡黄色或褐色,有6-17条不等粗的纵肋,顶端截形,无喙。冠毛黄色或棕褐色,2层,锯齿状,易断折。

(2)厚喙菊

厚喙菊(学名:Dubyaeahispida)是菊科厚喙菊属的植物。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丽江、贡山、德钦)、西藏(林芝、错那、察隅、墨脱)、四川西南部(木里、盐源)。生于高山林缘、林下、草甸或灌丛中,海拔3200-4200米。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北部及缅甸北部有分布。

厚喙菊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微酸、微碱性土壤都能生长。小菊的耐寒力比大菊强,花经几次严霜而不凋谢。温度在10℃以上隐芽可以萌发, 20至25℃的温度最适宜生长。耐干旱,伯积水,喜疏松肥沃含腐植质多的沙质土壤、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

短日照植物,在春夏长日照的季节里,只能进行营养生长。立秋以后,随着天气的转凉,日照时间的缩短,才能开始花芽分化,孕育花蕾,冒霜开出艳丽的花朵。

18.花佩菊属

花佩菊属(学名:Faberi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植物。该属共有5种,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葶状草本。叶大头羽状分裂或不裂,质地厚。头状花序稍大,同型,舌状,含多数舌状小花。总苞钟状,压扁后成楔形;总苞片3-5层,自外层向中层渐长,覆瓦状排裂,内层最长,或外层及最外层最短,最内层最长,呈或不呈覆瓦状排列。花托平或稍突起,无托毛。全部小花紫红或淡蓝色,两性,舌片顶端截形,5齿裂或中裂片舌状顶端3齿裂,两侧各有1个全裂达基部的线形侧裂片;花药基部附属物尖耳状或箭头形,花柱分枝细长,有乳突或小刺毛。瘦果长椭圆形,扁压,每面有7-10条纵肋或脉纹,有小刺毛,顶端截形,无喙。冠毛褐色或淡黄白色,或红色,1-3层,等长,糙毛状。

(2)花佩菊

花佩菊(学名:Faberiasinensis)为菊科花佩菊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600米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岩下潮湿处。分布于四川(峨眉山、屏山、灌县)、云南(昭通、宾川大坪子)。

全草入药,具生精作用。

19.异喙菊属

异喙菊属(学名:Heteraciaszovitsii Fisch. et C. A. Mey.)是菊科的有一个植物属,分布于西亚及俄罗斯(欧洲部分)、高加索及中亚地区。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叶无柄,基部箭头状抱茎。头状花序含多数舌状小花,单生或腋生,小,钟状,果期半球形。总苞片2层,两型,外层小,少数,2-5枚,内层披针形,草质,彼此连合。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黄色,两性,结实。花柱分枝线形;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头形。瘦果2型,外层瘦果不脱落,顶端渐尖成短喙,喙顶无冠毛或有退化的冠毛,内层瘦果脱落,顶端有长喙,喙顶有毛状冠毛,冠毛白色,锯齿状,有时仅有短喙但无冠毛。

(2)异喙菊

异喙菊(学名:Heteraciaszovitsii)是菊科异喙菊属的植物。生长于荒漠或半荒漠。分布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沙湾、奎屯、玛纳斯)。俄罗斯(欧洲部分)、高加索、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西亚及伊朗也有分布。

20.河西菊属

河西菊属(学名:Hexinia H. L.Yang)是菊科下一个属,单种属,分布甘肃与新疆。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自基部起多级二叉状分枝,成球丛状。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少数,线形,顶端钝,基部无柄,半抱茎;茎中部与上部茎叶或有时基生叶退化成小三角形鳞片状。头状花序极多数,同型,舌状,有4-7枚舌状小花。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3层,外层短,内层长,不呈覆瓦状排列或不呈明显的覆瓦状排列。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两性,黄色,舌状,顶端截形,5齿裂;花柱分枝细,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头形。瘦果圆柱状,向基部稍收窄,向顶端增粗,顶端圆形,无喙,有15条等粗的细纵肋。冠毛5-10层,白色,等长,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

(2)河西菊

河西菊(学名:Hexiniapolydichotoma)为菊科河西菊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沙地、沙地边缘、沙丘间低地、戈壁冲沟及沙地田边,海拔-42-1800米。分布甘肃(兰州、安西、酒泉、金塔)、新疆(若羌、乌恰、叶城、于田、疏附、阿克苏、吐鲁番、轮台、托克逊、尉犁)。

河西菊是一种旱生盐生植物,开黄色小花,叶退化,因枝条形态酷似鹿角,又名鹿角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干旱区城市绿化上乘的地被植物和盆景植物。又因其耐干旱、耐盐碱,而广泛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地区,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在沙漠边缘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21.山柳菊属

山柳菊属(学名:Hieracium)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1000种(包括无融合生殖的小种则有5000种),大部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南美。我国已知有9种,主要分布新疆。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单生或少数茎簇生,分枝或不分枝。叶不分裂,边缘有各式锯齿或全缘,有柄或无柄。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少数或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伞房花序或假伞形花序,有时单生茎端。总苞钟状或圆柱状。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花托平,蜂窝状,有窝孔,孔缘有明显的小齿或无小齿,或边缘缘毛状。舌状小花多数,黄色,极少淡红色或淡白色,花柱分枝细,圆柱形,花药基部箭头形,舌片顶端截形,5齿裂。瘦果圆柱形或椭圆形,有8-14条椭圆状高起的等粗的纵肋,顶端截形,无喙,近顶端亦无收缢。冠毛1-2层,污黄白色、污白色、淡黄色、白色、褐色,易折断。

(2)山柳菊

山柳菊(学名:Hieraciumumbellatum)为菊科山柳菊属的植物。生于山麓、原野、沟边有积水或潮湿的地方。生于山坡林缘、林下或草丛中、松林代木迹地及河滩沙地。

①分布范围

世界:广布日本、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欧洲。模式标本采自瑞典。

中国:分布于北京(百花山)、黑龙江(虎林)、辽宁(抚松)、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河北(围场、琢鹿)、山西(娄烦、五台山)、陕西(太白山、山阳、阳县、汉中)、甘肃(康县)、新疆(阿勒泰、富蕴、特克斯)、山东(牟平)、江西(修水)、河南(卢氏)、湖北(利川、建始、兴山)、湖南(安江、新宁、武岗、黔阳)、四川(城口、巫溪)、贵州(遵义)、云南(丽江、德钦)、西藏(波密、林芝)。

②主要价值

饲用价值:全草饲用或染制羊毛与丝绸。

药用价值:根及全草(山柳菊):苦,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用于痈肿疮疖,小便淋痛,腹痛积块,痢疾。

22.小苦荬属

小苦荬属(学名:Ixeridium (A.Gray) Tzvel.)是菊科下的一个植物属,约20-25种,分布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中国有13种。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时有长根状茎。茎直立,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或有时自基部分枝。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基生叶花期生存,极少枯萎脱落。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同型,舌状。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4层,外层及最外层短,内层长。舌状小花(5) 7-27枚,黄色,极少白色或紫红色。花柱分枝细,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头形。瘦果压扁或几压扁,褐色,少黑色,有8-10条高起的钝肋,上部通常有上指的小硬毛,顶端急尖成细丝状的喙。冠毛白色或褐色,不等长,糙毛状。

(2)小苦荬

小苦荬(学名:Ixeridiumdentatum (Thunb.) Tzvel.)是菊科小苦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江苏(宜兴)、浙江(杭州、遂昌、昌化)、福建(永泰、南靖、顺昌、福州)、安徽(休宁、渔亭)、江西(寻乌)、湖北(具体地点不详)、广东(饶平);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80-1050米的山坡、山坡林下、潮湿处或田边。

小苦荬具有清凉解毒,消痈散结。治毒蛇咬伤,肺痈,疖肿,跌打损伤之功效。

23.苦荬菜属

苦荬菜属(学名:Ixeris),是菊科下一个只生长于亚洲的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自东亚及东南亚。该属共有50种,当中有20种分布于中国大陆。

属名Ixeridium源于希腊语ixos(有粘性的)和seris(菊苣)的合成词,指本属植物含粘性乳汁。

基于近年利用分子生物学作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影响了各属所包含的物种。下列物种部分在其他分类已划归其他同族的属,例如:Agoseris、、小苦荬属(Ixeridium)、莴苣属、假还阳参属(Crepidiastrum)、Paraprenanthes、 Sonchella或黄鹌菜属(Youngia)等。

(1)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基生叶花期生存。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含多数舌状小花(10-26枚),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花期圆柱状或钟状,果期有时卵球形;总苞片2-3层,外层最短,内层最长。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黄色,舌片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细,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头形。瘦果压扁,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无毛,有10条尖翅肋,顶端渐尖成细喙,喙长或短,细丝状,异色。冠毛白色,2层,纤细,不等长,微粗糙,宿存或脱落。

(2)苦荬菜

苦荬菜(学名:Ixerispolycephala Cass.)是菊科,苦荬菜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300-2200米的山坡林缘、灌丛、草地、田野路旁。苦荚菜喜温暖湿润气候,既耐寒又抗热。耐热性强,在夏季35-40℃的高温条件下,只要保持水肥供应,生长仍十分旺盛,产量极高。耐寒性较强,成株可抵抗-7-5℃的冬季低温。苦荬菜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对水分要求较多,但不耐积水。耐轻度盐碱,在pH值小于8.0的碱性土壤上生长良好。苦莫菜耐荫,可在果林行间种植。

分布于中国陕西(华阴、眉县、城固、勉县)、江苏、浙江(遂昌、丽水、昌化)、福建(永安)、安徽(各地)、台湾(台东、台北)、江西(南昌)、湖南、广东(连平)、广西(百色)、贵州(江口、望谟)、四川(南川)、云南(昆明、大理、丽江)。中南半岛、尼泊尔、印度、锡金、克什米尔地区、孟加拉、日本均有分布。

药用: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去腐化脓、止血生肌功效;可治疗疮、无名肿毒、子宫出血等症。

饲用:苦荬菜嫩茎叶可做鸡鸭饲料;全株可为猪饲料。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搜索建议:
热评

 iPhone 14体验测评:升级...

iPhone 14,一款发布之后几乎每天都能够上热搜的手机。不过从目前大家的讨论内容来看,更多人还是觉得iPhone 14升级的地方太少,如今距离iPhone ...(展开)

热评

 交通事故处理完后用不用备案

看具体情况定。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报警,双方协商解决的,那就不需要备案。否则,是要备案的。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展开)

热评

 出尘离染,清洁无暇,100幅名家...

00幅名家画荷精品“出尘离染,清洁无暇”,中国人喜欢荷花,似乎达到了情有独钟的地步。自古至今,画荷名家佳作可谓层出不穷。清代石涛的《墨荷图》,朱耷的《荷石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