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关于员工福利,你有哪些实话想说?

关于员工福利,我们在以太资本A+社群询问了群内的各位创业者, 请他们来分享他们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以下为讨论内容整理:

思路1:给员工更多的自由空间

@涵虚

管饭、免费健身、往返班车这些对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能有点吸引力,但对经验比较丰富的公司中高层都是小儿科,不过后来他们也会发现,这些福利都是要用加班换的。

举个例子,某公司的中层大多都是外资银行背景,70-75年的居多,开场办公。有个内部孵化的团队,pm&rd一到6点就订餐,集体加班,本来是好事儿吧,然后就被投诉了,理由是集体加班,人员成本不可控,老板管理能力差。

创业公司最智慧且宝贵福利肯定是自由安排的时间。自我实现是个一直存在的隐性福利,虽然钱重要,但是荣誉感和成就感更容易让员工愉快且忠诚。

@撒加

每小时集中安排十分钟工间休息最重要。

再一个,加班给钱,这是福利也是劳动法。

所谓“996”(朝9点晚9点一周6天班)都是在高薪之外加班,其实是不合法的;更何况如果为了所谓的福利而用加班来换取,也没什么意思;只不过因为薪水原因,许多人不愿被替换,哪怕不干活耗时间,也忍下来了。

@霸波儿奔

对于员工年龄跨度比较大的公司来说,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制定不同的福利政策。

比如,年轻的销售指向的员工可以少给甚至不给底薪,但是要根据业务表现在佣金提成方面加码,甚至给一些额外的红利,增强工作积极性;对于中后台或年纪稍大的员工,可以给一两个SKU管理,有点类似“自我实现”,掌握单品的生杀大权。

@摩卡小樱

对于全公司来说我有两项福利政策——

第一个,一个月准许一天无理由请假,不扣工资。

把“请假”作为福利主要考虑到成家立业的员工,谁家能没有点什么事呢?孩子老人看病,私事什么的。有时候你可能就是累了,周五请假呆三天,甚至回个家,回来血槽就满了。或者是设置一个“在家办公假期” ,一个月里有三天,你在家把活做完就行。平时有事要调休,但是工作又需要按时完成,如果普通调休,还要做事心里不开心。如果改个名字“工作假”,在家里不来把活完成就行。

第二个,不要求加班。

还有“不加班”,虽然是个隐性福利,而且我们公司HR还总会提到这一点,“北京现在不加班的公司不多哦”这种。但我认为对于家里有孩子,下班之后想要做饭看孩子写作业的员工来说,把这个定为福利就很重要了。

思路2:帮员工解决生存问题

@刘邦

讲员工福利我是认真的,我先说说什么不该搞。

一说到员工福利,很多人都说要有狼人杀、健身房、零食、打“农药”开黑、不打卡;还有,创业公司工资低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因为有限的经费要拿来生存和发展,如果福利变成了工资的增加,我觉得就违背了创业公司的真实状态,大家都在背水一战,就都别想着回头啃啃鸡大腿了,而且人家肯加入就说明也早已做好准备,那些不肯加入的给多少工资也不会来,既然工资已成定局,何必在工资上着手?

所以我们会发现,虽然这些无可厚非,但是站的角度不对,这是典型的员工心态。

那么到底什么才“该搞”呢?

无论有什么福利,有一点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就是一定要站在创业经营的角度去思考,要既能更好地促进创业发展,又能对团队成员产生帮助,然后让团队成员更加凝聚,最终导致公司发展的更好,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闭环,如果只满足其中一点或者几点那都是不行的。

简单来说,一切所谓增加的福利,都是为了公司活着而且是活得更好,不能满足了团队其他人的私欲而误了创业公司本身。

所以创业福利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填补以及完善这种时时存在与整个团队中的不安全感。

最直接的是切入员工的生存问题——吃穿住行。

吃创业团队艰苦奋斗,作为公司,要包揽下整个团队的伙食问题,这是最真真切切的福利,吃都吃不饱吃不好,怎么安下心来做事情呢,所以,第一项福利,要包吃。

穿大家本身已经加入创业团队,天天起早贪黑,就这么几个兄弟姐妹在眼前,穿着其实已经不是太重要,但有时候也要出去跑,穿也有些存在的价值,穿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团队无法保证你的时装打扮,所以发的工资要好好利用由他们自己解决平时的时装问题,可是,团队能提供什么穿着呢?创业工装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出去可以宣传公司的形象和项目,一方面也能减少团队成员买衣服的成本压力。所以第二项福利,公司要提供好看不low的工装,降低团队穿衣打扮的成本压力。

住住宿一向是成本很高的,大家舍弃一切跟你创业,不包个住宿不像话吧?第三项福利,包住。

行平时出去浪,公司不管,但创业公司总是出去做业务,行的费用一点一滴积累下来,也是很大的开销,行的费用,公司要包,第四项福利,包出行。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绝对必要的四项基础福利。

@苏舜钦

员工食堂比较重要,这个从生活上能给员工减少压力和麻烦。每天不知道拿多少时间选外卖,然后外卖还贵。所以,新创企业给员工搞定基本午饭晚饭,幸福度会增加很多。

还可以尝试推一个“合租”礼包,如果能帮助有意愿的员工促成同事合租,不仅节省员工成本,对关系建立也有帮助,一起吃住成为战友。

@梅长苏

初创公司和成熟公司相比,优势就在于“希望与温暖”。

有人提到食堂,但我觉得正餐+零食这种配置,成本对创业公司来说略微有点高,容易造成财务负担。我认识一个同行,为了解决员工午餐同时降低成本,三家公司在同一个地方办公,请了一个阿姨,帮忙搞卫生,做饭,分摊费用,不过也只能解决掉午饭问题。

不过,早餐、下午茶这种轻食供应就好很多,工作饱和的话下午和晚上加班都会饿,所以这样做成本小,效力大。

@南帝一阳指

最实在的投入是生活方面的投入。

比如,我们总工程师的福利是房租全报销,因为他家不在天津,你让人家拖家带口过来,所以房租就包了,汉沽他们一家房租2000,住的比较好。

在这里多说一点,很多创业公司会采用弹性工作时间,还把它写进招聘须知和公司章程里面作为一项福利,但是我觉得这是要针对特殊工种的。不过公司是不患寡患不均,如果程序员弹性工作了,其他人必须按时打卡,容易引发不平衡心理。

思路3:给员工更多人性关怀

@阳明子

创业公司普遍的情况是员工工时长、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对公司的忠诚度正在不断降低。所以,适当给员工多一些空间放松心态,尽量为他们减少压力,提高对公司的价值认同,可以有效确保人员的稳定性。

比如生日礼物,电游团建,主要思路是为个人贴身定制,走生活照顾和人性关怀的路线。

总之,创业不要绑架人生,该用钱解决的让市场满足他,给员工选择自由。重点还是要让团队有归宿感,愿意为公司卖命。对公司使命没有认同感缺乏归宿感的人,你永远无法满足他的欲望,外面永远有高薪诱惑着他们。

@哥斯拉

我们公司的福利就是太晚了,我送员工回家……

慈不掌兵,义不行贾。工作上是上下级,该给的薪水要给;生活上可以是朋友,但不能成为保姆,吃喝拉撒都要我管的,那是厂工。

再说一点,其实我觉得老板是需要加班的。我们小姑娘,周末稿子没写出来,在我办公室大哭一场,出了办公室,继续写,写不完,晚上睡办公室。谁不愿意留下来?工作哪儿不苦?也不能为了加班而加班,员工做完工作应该下班,心不在工作上,耗在公司里,电脑前,没意义。

总之,一个创业公司,全队正能量,整个气氛有积极,才是有希望的。

@X教授

常规的是“工资+绩效+期权”(当然,期权稍微复杂一点)

比较特别的是会给程序猿“机械键盘”,让码代码充满快感~

还有,如果有条件,给所有人提供专业的座椅,每天坐这么长时间,真的很累呀(但是太贵了,所以得有钱才能实现)

@风清扬

互联网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员工素质和年龄构成不同,关键还是看实际能解决的员工关怀。

不鼓励加班,但是确保工作业绩完成考核。

单身的结婚,老板包红包;要找另一半的,老板提供“约会请假+送公司自己生产高档女装”

(老板做到这份上,我已经尽力了)

如果加班就调休补,要不然给钱。

思路4:福利年轻化

@达摩老祖

电影票

@小悟空

Mini健身房

@老子

定期狼人杀、农药开黑

最后放一个小小扎心的——

@葫芦娃

创业本身其实是一件充满危机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翘翘了,大家都白干,都得一夜回到解放前然后卷铺盖重新流浪,这样的话不必多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是创业初期的样子,既然他肯加入就说明知道要面临一个什么状况,再不济,他进来,发现一群人窝在一个住宅里,乱七八糟跟传销窝点似的,他如果还加入,那么他也一定懂得短期内的未来是如何的充满不确定性。

所以这个话题对很多初创企业是有问题的,因为初创企业几乎没有考虑福利体系建设的,哪有那个心思啊,都是拿了融资,业务起来后稍微能喘口气才搞福利建设,前期都是女人当男人,男人当牲口使。

最后,我觉得初创企业员工福利有吃不完的零食就很不错了,其他的,唉,能活下来就牛逼了。

(开始就拿几千万投资的除外,我说的都是拿自己钱创业的)

*内容来源:以太资本A+社群

搜索建议:
热闻

 阿里旺旺是什么?

阿里旺旺 是将原先的淘宝旺旺与阿里巴巴贸易通整合在一起的新品牌。是淘宝网和阿里巴巴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网上商务沟通软件。它能帮您轻松找客户,发布、管理商业信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