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获致成就:享受修炼「专心、专注、专业」的过程

作者:李庆芳,实践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近期,个人因为烦心而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境中,反思为何会如此?思索成就的背后是专业、专业的背后是专心、专心的背后是情绪、情绪的背后是静心与正向解读。于是重新理解专心、专注与专业的修炼过程。文章由实践大学资设系杨镕瑄整理、中文系陈诗晴校稿。 最近因为琐事一堆而心烦,感到生活节奏的「凌乱」。经过一些的反思后发现,心乱则行事的步调也乱;导致生活状态的不顺遂、生产效率也不高,研究的创意也就无法浮现了。于是,我开始重新思索近期接触的一个主题:「人生的四个门:前门是正向思维、后门是贵人相助、左门是专业领域、右门是情绪平稳」。经过这些思绪于脑中的碰撞,于是灵感启发我:「获致成就得经历三个修炼:专心、专注、专业」的课业,同时也对生活、研究的态度有所启发。

简单来说,这三个修炼的逻辑如下:情绪能平静才能够「专心」,专心后才有办法「专注」,持续专注某一个领域深耕才能形成「专业」。于是,今天我想分享个人关于「专心、专注、专业」的解读,是如何影响生活与工作的态度。

第一是「炼专心」:静心、一次一事、单纯行动 什么是「专心」?我认为专心就是所谓的「觉知」;简单来说就是关于「静心、一次只做一件事、单纯地行动」,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生活的修练。我认为要做到专心,其实可以从下列三个方式来达成。第一是「静心,让情绪平稳」:首先你可以透过深呼吸、静坐、冥想的实做,或者你向来有着正向的智商与正向解读,你可以透过认定「失败是一种机会与学习」。当你运用这些方法让自己的情绪沉淀下来,才能专心处理人生的课题。有一句话曾说「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因此,专心就比喻这就好像一桶混浊的水,透过你的静心方式,先让自己沉静下来,混浊的水才能清澈。 其次,专心是设法「一次只做一件事」,我的建议是在做事之前「先列一张清单」,然后透过「时间的切割」让自己采取行动。例如:所谓的番茄工作术,就是制「订每25分钟只专心做一件事」,于是在这25分钟中,您可以关掉网路、关掉手机,集中火力完成这一件事。这样下来,你就可以提升自己专心的功力。 最后,采取「单纯地行动」 :专心可以透过行动产生专心。人无法专心处理事务的原因之一是过多的担心,而产生了心烦,心乱则无法做事。因此,你只要学会单纯的行动、或者与人互动,借助当下的小行动与简单互动,就能够把自己的心专注在该做的小事情上。

专心的修炼就是所谓的「练觉知」、「提升敏锐度」。生活上则可以从五感去提升,仔细感受食物的味道、聆听自然的声音、看花朵、闻花香、感受电风扇的微风,这些都是提升专注力的方法。

第二是「练专注」:拉回到当下且持续完成一件小事 专心比较是让心情平稳,专心后接下来是「专注」,简单来讲,专注就是专心并持续在某一个领域上耕耘。最近,我阅读过一本书,书中谈及「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微妙关系;其中,「意识」与「潜意识」的比例大概1比100万,也就是说,人的意念急速且不断地产生、跳跃;因此,这就是导致我们无法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原因。 例如,在生活上,譬如我们收一下e-mail,e-mail常常夹带一些广告或者一些连结、事件;于是,我们整个人的工作步调就被e-mail影响,或被阅读这些电子邮件所牵引,而无法快速完成手边的事物。另外,在研究(工作)上也是一样;我们常常无法专注在某一个研究主题上,而不断更换研究主题。因此,研究者常常对许多研究主题都有兴趣、也都努力做了一半,但做后又被意念而转移至其他的研究焦点,所以在研究领域上常是「半调子」的状况。 最后,因为人都想走捷径,所以我们在过程中就不断尝试新事物。不管是生活上或是研究主题上,就会不断地跳跃、无法专注在一个领域上且持续地做。我们常常找最快的方式,导致东做一块、西做一块,于是,许多人就无法专注在某个领域上持续注入能量,也就导致无法在该领域中开花结果。

「练专注」有点是意念会不断地转移,而练习将「注意力」又拉回到当下,且在一个领域中持续努力、累积实力。我常常一日坐很久却做不出什么结果,深究其原因,就是意念不断被转移;因此,练专注是一种「转移、拉回」、「再转移、再拉回」的修炼。

第三是「练专业」:持续、领域、独特 我认为专业涉及三个关键字:持续、领域、独特,第一个关键字是「持续」;第二个是在某一个小「领域」;第三是「仅有、唯一的独特(oneandonly)」。简单来说,就是持续的做一件事,在某个小领域持续的做一件事,然后做到让自己仅有、唯一独特,这就是所谓的「专业」。例如,过去我看过一本书说明:「什么叫做专业、如何形成专业,书中指出至少要经过一万小时、持续做一件小事的历程;那么,你在这个「领域」上才具有所谓的「专业」,你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最近在生活上,我有个机会到恒春小镇街上吃「绿豆撰」,也到潮州「心之和」这家店吃起司蛋糕,两家店的生意都相当很不错。或许,也是因为假期的关系,但我观察其成功的秘诀是:他们在「凉品」与「起司蛋糕」这个领域做到「专业」罢了!我再仔细推敲这些专业发现,你只要用心、努力持续做,其实做并不难达到。换言之,你只要专注在某一个领域上,持续投入心思、时间、能量,那你一定可以在这个领域上发亮;不管是餐饮、研究、建筑、或科技,一定可以在某个领域上可以形成专业。 此外我也发现,包括我及许多的研究同好,常常想做那个、也想做这个,于是无法在某一个「特定的研究议题」上持续的专研。因此,尽管长期的投入,却因为跳跃、无法聚焦,也就无法形成所谓的学术识别。我想,这是很多人,包括学者所面临的问题。 「练专业」就是「持续」专注于某个「领域」开功夫下功夫,并做到「仅有、唯一的独特(one andonly)」。有专业就不必采用红海策略地与人竞争,而能在某个领域独占;换言之,专业是一种「独有、独特、独占」的策略。

我的反思:享受修炼「专心、专注、专业」过程的快乐 透过专心、专注、专业,这三专的思索与反思,让我更重新理解人生中「正向、贵人、专业、情绪这四个门之间也是环环相扣的。例如,我们如果抱持着正向的态度,正向解读所遇到的困难,都是一种学习与机会,那么你的情绪自然是比较平稳、平静,也就比较能够「专心」。其次,你能够练到专心的方法,你再透过适当的引导、并拉回到「专注」状态,且持续在某个领域上投入时间、能量的话,自然而然就可形成「专业」。当你在这个小领域做到唯一、仅有的独特性,我想练专心、专注、专业也是一种人生的课业。 反思至此,也让我重新思考什么叫做「成就」。简单来讲,我的解读是你如果能够练会「专心、专注、专业」,自然可以在某个领域开花结果。但是,「成就后」的快乐其实是短暂的,更重要的是能带着「享受」的心态去经历修炼专心、专注、专业的过程。

【40】150730_人生四个门

搜索建议:
热闻

 不懂复盘,再努力都是低水平重复

导语:复盘能带来复利,不复盘只有随机。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年中复盘要做些什么呢?2022年过去了一半,很多人都开始做年中复盘。为什么要复盘?因为复盘能让我们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