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傅青主 陈士铎 沈绍功 妇科炎症

傅青主治妇科:妇科炎症经久不愈,很可能是脾虚!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大医家,留下了不少好书,其书中记载的不少方非常平和,但是疗效却非比寻常。在平常临床实践中,使用其方屡获佳效,万分惊喜。傅青主又以善于治疗妇科病而闻名,现将自己的一些见闻和心得分享给读者及同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知道,妇人私处分泌少量白色液体不仅有利于滋润阴道,也可以帮助清除自外而入的细菌。但是有些人不仅分泌液体,还大量地分泌液体,流出体外形成带状物,中医把这种疾病叫作带下。现在很多女性都有带下的问题。(本文来源:庆余阁)

为什么叫作带下?

带脉属于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是专门维系腰腹部不会下垂的力量,如果出现了腰腹部下垂,阴部有白色液体流出,一般中医认为是带下病。

为什么中医那么重视带下病?

带下病自古就有,早在先秦时代,著名的扁鹊就擅治妇科。《史记》记载,邯郸重妇人,则扁鹊为带下医。这里的“带下医”指妇科医生,带下病作为妇科病的别名,可见古人对带下病是多么重视。

这也说明带下病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故病带着,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对于妇女来说,不论是否结婚,有没有生孩子,多会得带下病。带下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性生活质量。

带下病形成的原因

带下病在中医看来主要病因是脾气虚,湿气重,所以傅青主说:“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白带,“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有白带,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瘙痒,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许多妇人疾病其实都是由白带引起的。

现代人认为白带是因为阴道炎引起的,但是中医不是这样认识的,中医认为白带是湿盛而火衰,造成了湿土不能上升,“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所以白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脾气虚、湿气重。

如何防治?

傅青主为白带立了一个方,自古以来颇为流行,很多现代中医多以此方治疗带下,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傅青主言:“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疏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10味

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 、 白芍(五钱,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 、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无半夏)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本方体现了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其中白术、人参、苍术、陈皮甘草都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类似于四君子汤;而山药、车前子入肾经;黑荆芥、柴胡、白芍都可以疏肝解郁,柔肝活血。整个方“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本方对于大多数白带患者有非常好的疗效,如果有其他明显不适,在肺(比如气喘、咳嗽、鼻息不利等)则加开肺之品,如木蝴蝶、紫苑、百合、五味子、杏仁等;肾虚(腰酸严重、眼袋黑、四肢无力)则入滋肾之药,如菟丝子、巴戟天、杜仲等;阳虚则加艾叶、附子、肉桂等辛温药;阴虚则可以加熟地、麦冬等滋阴之品;如果有瘀血,出现健忘、左腹股沟疼痛,则加活血化瘀之桃仁、丹参、三菱、熟大黄等,疗效显著。

注意与预防

对于经常感染阴道炎的人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可以预防,从而降低感染概率。一方面是注意卫生,包括夫妻之间的接触,平时洗漱用品的卫生问题,贴身衣物是否干净等。另一方面是多运动,少吃油腻之品,要有健运的脾胃,能够将体内的湿气排除出去,脾胃健运则人体正气自足,不怕外面的邪气入侵人体。

陈士铎:

完带汤:11味 炒白术(一两)、 苍术(三钱)、 甘草(一钱)、 车前子(三钱)、 山药(一两)、 陈皮(五分)、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 柴胡(六分)、 荆芥(五分)、 半夏(一钱)。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全愈。

比傅青主方,加了半夏。

网页资料

完带汤

这是傅青主的名方,我只是用过两次。第一次用于白带过多,第二次用于白带兼有外阴瘙痒。

完带汤的使用经验:原文。白带清稀,或偶觉自流(第二次使用即是如此)。

甘草泻心汤

这个方子今年之用一次,是给同学。估计这小子没干好事,外阴溃疡,数年,伴周围胀痛,时发口腔溃疡。用原方剂量,1两15克换算,一剂痒,三剂基本痊愈,又服数剂。这小子太感谢我了,因为已经影响到家庭关系。

甘草泻心汤的使用经验:经常口轻溃疡,或者金匮要略之狐惑病。

完带汤应用

完带汤记载于《》卷上,其组成为30g、30g、6g、15g、9g、9g、3g、2g、黑芥穗2g、2g,具有,止带之功效。主治,。本方为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之常用方。现代常用于炎、、而属脾虚肝郁,湿浊下注者。

现代用该治疗阴道炎及官颈,用之治疗“脾虚肝郁,湿浊带下”。从现代医学对方剂中各味药理看,该方剂具有广谱抗,抗炎、抗氧化、促进和调节作用,这对宫颈糜烂、阴道炎具有一定治疗作用。该方剂“补脾疏肝,化湿止带”,现代医学分析发现其有强大的保肝、抗、抗和调节胃肠的作用,同时具有强心、改善心功能、改善及功能作用,对、功能也有强大的调节作用,尤其是该方剂中5味中药均作用于--轴,使其,且促进的分泌,因而更加强了其抗炎作用。该方剂除对阴道炎、宫颈糜烂有治疗作用外,对于肝胆、胃疾病,以及某些也可以试用。

组成

白术一两(),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白术30g、山药30g、人参6g、白芍15g、车前子9g、苍术9g、甘草3g、陈皮2g、黑芥穗2g、柴胡2g

白术(土炒)30g、山药(炒)30g、人参6g、白芍(酒炒)15g、车前子(酒炒)9g、苍术(制)9g、甘草3g、陈皮2g、黑芥穗2g、柴胡2g。

完带汤的功效及主治

具有补脾疏肝,化湿止带之功效。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症见带下色白,清稀如涕,,倦怠,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完带汤的用法用量

服。

方解

本方主治因脾虚肝郁而致的湿浊带下证,治宜以补脾疏肝、化湿止带为法。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使健运,湿浊得消,山药并有固肾止带之功。人参,以助补脾;苍术,以增祛湿化浊之力;白芍理脾,使条达而自强;车前子清热,令湿浊从而出,共为。陈皮之燥湿,既可使补而不滞,又可以化湿;柴胡、芥穗之,得白术则升发脾胃,配白芍则,为。甘草和中为。诸药相配,使脾气健旺,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本方为治疗的主要方剂,其病乃由肝脾不和,,湿浊下注所致。治宜补脾解郁,化湿止带之法。方中以白术、山药为君,重在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山药还能补肾以固,使带脉有权,带下可止。臣以人参补中益气,以资君药补脾之力;苍术燥湿运脾,以增祛湿化浊之功;白芍柔肝理脾,使木达而脾土自强;车前子利湿清热,令湿浊从小便而利。佐以陈皮之理气,既可使君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相伍,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祛湿化浊,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完带汤的临床运用

完带汤为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为证治要点。

1 加减法

若带下色黄者,加、以清热燥湿;兼有,者,加、盐以;者,加、以补益肝肾;久病滑脱者,加、以固涩止带。

2 使用注意

带下证属者,非完带汤所宜。

完带汤的现代适应证

完带汤可用于阴道炎、官颈糜烂,属肝脾不和,湿浊下注者。

1 阴道炎与外阴炎

阴道炎与是妇科常见病。外阴、阴道与、相邻,局部潮湿,易受,生育年龄妇女性生活频繁,外阴、阴道又是、宫腔操作的必经之路,易受及;后妇女水平下降,局部抵抗力低下,也易感染;正常阴道内有多种存在,而且维持并不致病,这种依赖阴道的雌激素、及阴道pH(3.8~4.4)值来维持,称为阴道的;这种自净作用一旦被打破或外源原体侵入即可导致发生,临床以增多及为主要表现。临床分为、、、、外阴阴道假丝病、细菌性阴道炎、、等多种,临床大多以细菌等感染为主。

2 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指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的红色区。国外已经废除宫颈糜烂一词,改称官颈柱状上皮异位。官颈糜烂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多由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成慢性宫颈炎所致。主要首先为、、埃希菌、,常因分娩、或手术损伤宫颈,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其次是性疾病病原体如奈瑟菌、引起;部分病人无急性宫颈炎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卫生不良或雌激素缺乏、局部抗感染差,也易引起慢性官颈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乳白色黏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尿道征。

老年性常见于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灼热感。检查见阴道呈老年性改变,上皮萎缩,皱襞消失,上皮变平滑、菲薄。阴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点,有时见浅表溃疡。若溃疡面与对侧粘连,阴道检查时粘连可被分开而引起出血,粘连严重时可造成阴道狭窄甚至闭锁,炎症分泌物引流不畅可形成阴道积脓甚至,目前这种情况少见。

临床表现

1.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呈淡黄色,严重者呈脓血性白带,有臭味。

2.或灼热感。

3.阴道黏膜萎缩,可伴有性交痛。有时有小便失禁。

4.感染还可侵犯尿道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的刺激症状。

5.可见阴道黏膜呈萎缩性改变,皱襞消失,上皮菲薄并变平滑,阴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点,有时有表浅溃疡,溃疡面可与对侧粘连,检查时粘连可因分开而引起出血。粘连严重时造成阴道狭窄甚至闭锁,炎性分泌物引流不畅形成阴道积脓或。

完带汤医案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白术、山药、人参、车前子、苍术、柴胡、荆芥穗、白芍、陈皮、甘草组成。方中以白术、山药、人参为君药,健脾益肾和胃,以复脾之统摄,胃之化源,肾之开合,使脾胃健运,肾气充盛;脾不在补贵在运,故选用苍术、陈皮运脾化湿,车前子主开合,利水湿,使邪有出路,共为臣药,君臣相配,利湿而不伤正;佐柴胡、荆芥穗取李东垣风药升阳理论,升阳除湿;伍白芍疏肝扶脾,调和肝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脾胃肝三经同治,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开肝木之气,益脾土之元,补肾气之虚,共奏补中健脾,化湿利水之效。临床应用此方不必拘于妇科带下诸症,只要符合脾虚肝郁之病机,内外妇儿皆可异病同治,皆有良效,在此举医案三则,以示一斑。

一、隐匿性肾炎 王某,女,33岁,2003年8月25日初诊。发现蛋白尿1周,尿蛋白(++),24小时蛋白定量1.2g,补体C3下降,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诊断为隐匿性肾炎。曾服双嘧达莫、PSS等药,效果不显,求治中医。诊见形体稍胖,面色萎黄,白带较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证属肝郁脾虚。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予完带汤加黄芪15g,芡实30g,薏苡仁30g。1个月后查24小时蛋白定量为0.5g,其后予肾炎舒片维持至今,病情稳定。

隐匿性肾炎的基本病机为脾气虚损,升清失职,精微下泄,化为湿浊,正如《内经》所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脾气不足,则肝木易乘之为害,致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故选用完带汤异病同治有良效。

二、过敏性鼻炎 单某,女,25岁,1995年1月5日初诊。反复鼻流清涕、喷嚏鼻痒5年。患者5年前因感冒后出现鼻流清涕,喷嚏鼻痒,以后病情反复,多在天气转冷时发作,初则喷嚏鼻痒,继则鼻流清涕,晨起为著,伴有白带较多,服用抗过敏西药缓解,停药则复发,故求治中医。诊见性情忧郁,形体稍胖,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证属肝郁脾虚,肾虚不摄,予完带汤加苍耳子10g、辛夷花10g。服药1周后鼻涕明显减少,原方再服一周,流涕、鼻痒、喷嚏等症悉除,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过敏性鼻炎系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中医属于脾肺肾虚损。白带与鼻涕的原始物质均为人体津液,只是在不同部位所产生的同源异类的病理产物,其病机相似,故选用完带汤加苍耳子、辛夷花标本兼治,而获良效。

三、遗精 樊某,男,23岁,1997年9月15日初诊。反复遗精3年,遗精频作,渐至滑泄,疲劳后辄发,精神萎靡,伴有腰膝酸软,口干失眠,舌质淡红,舌边有齿印,脉细。曾予补肾止遗之剂未效。综合脉证,辨为脾虚肝郁,肾失固摄,予完带汤加酸枣仁15g,鸡内金15g,乌贼骨15g,炙刺猬皮15g。服药1周后遗滑1月未作,随访1年,未见复发。

该患者腰膝酸软,遗精日久,补肾乏效,实由带脉失约所致。补肾不如补脾,故选用完带汤健脾扶肝、除湿升清,加用固精升提安神之品,则精不妄泄于下,神不妄摇于上,漏危自止,精生气旺。男子遗精借完带汤用之,效果既肯定,理论亦不谬。

陈士铎教你治带下病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现代医学多见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卵巢早衰、闭经、不孕、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或减少。

古代,一般分为五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陈士铎也一样,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白带

病因病机分析:一般因为多因为带脉受损,约束功能下降,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火气之逼,湿盛火衰,肝郁脾虚,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为荣血,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

治疗方法:大补脾胃之气,少佐之舒郁之味

方药:完带汤:11味

白术(一两)苍术(三钱)、甘草(一钱)、 车前子(三钱)、山药(一两)、 陈皮(五分)、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 柴胡(六分)、荆芥(五分)、 半夏(一钱)。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全愈。

方解: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升,寄消于散。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致下克于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经不湿,何难分消夫水气。至于补脾而兼补胃者,脾胃表里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不能旺,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此症用束带汤亦效。

鸡冠花(一两)、(鲜鸡冠花三两)、 白术(一两)。水煎,二剂即愈。

二、赤带

病因病机分析:妇人忧思以伤脾,又加郁怒以伤肝,于是肝火内炽,下克脾土。而脾土不能运化湿热之气,蕴结于带脉之间,肝火焚烧,肝血不藏,亦渗入于带脉之内,带脉因脾气之伤,约束无力,湿热之气随气下陷,同血俱下。观其形象,似血非血,其实血与湿俱不能两分之也。

治疗方法:清肝火,扶脾气

方药:清肝止淋汤:芍药(一两)当归(一两)阿胶(三钱) 生地(五钱)丹皮(三钱)黄柏(一钱)牛膝(二钱) 黑豆(一两)香附(一钱) 红枣(十枚)水煎服。一剂少止,二剂又少止,四剂全止,十剂不再发。

方解:此方但去补肝之血,全不利脾之湿者,以赤带之病,火重而湿轻也。

夫火之所以旺者,由于血之衰也。补血足以制火矣。且水与血合成赤带,竟不能辨其是湿而非湿,则湿尽化为血矣,所以治血可也,何必利湿哉。此方纯治血,少加清火之味,故奏功独奇。倘一利其湿,反引火下行,转难遽效耳。或问先前言助其脾土,今但补肝木之血,绝不补脾土之气,何也?不知用芍药以平肝,则肝气得舒,自不去克脾土,是补肝正所以扶脾,何必加人参、白术之多事故。

此症用黄白牛车散亦效。

牛膝(一两)车前子(三钱)

黄柏(二钱)白芍(一两)水煎服。四剂愈。

三、黑带

病因病机分析:火极似水,乃假象也。其症必然腹痛,小便时必如刀触,阴门必发肿,面色必红。久则黄瘦,饮食兼人,口必大渴,饮水少觉宽快。此命门之火,与膀胱、三焦之火合,胃火又旺,四火同煎,安得不熬干成炭色耶。

治疗方法:清火

方药:利火汤:

大黄(三钱)白术(五钱)

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

王不留行(三钱)刘寄奴(三钱)

黄连(三钱) 炒栀子(三钱)

石膏(五钱)知母(二钱)水煎服。

一剂小便大利,二剂黑带变为白带矣,三剂白带亦少减去一半,再服三剂全愈。

方解:此方未免过于迅利,殊不知火盛之时,用不得根据违之法。救焚而少为迂缓,则火势延烧,不尽不止。今用黄连、石膏、知母、栀子一派寒凉泻火之味,入于大黄之中,则迅速扫除,

又得王不留行与寄奴之味,利湿甚急,俱无停住之机。佐白术、车前子、茯苓,成既济之功也。

此症用清带汤亦效。

炒栀子(三钱)黄柏(三钱)甘草(一钱)白芍(一两)车前子(二钱)

王不留行(二钱)麦冬(一两)玄参(二两)水煎服。四剂愈。

四、黄带

病因病机分析:带脉通于任脉,任脉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灌于任脉,使任脉无热,则口中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中矣。惟有热以存于下焦之间,则津不化精而化湿。夫水色白,火色红,今湿与热合,欲变红而不能,欲返白而不得,煎敖成汁,因变为黄色矣。黄乃土之色也,真水真火合而成丹,邪水邪火合而成带。世人以黄带为脾之湿热,单去治脾,此黄带之所以难痊也。

治疗方法:退黄汤治之。

山药(一两)芡实(一两)

黄柏(二钱)车前子(一钱)

白果(一枚)水煎服。连用四剂,无不全愈。

方解:凡有白带者,俱可以此方治之,而治黄带,尤奏奇功。

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之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甚速。

至所用黄柏,清肾中之火,肾与任脉相通,同群共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此症亦可用解带利湿汤治之。

白果茯苓(各一两)泽泻车前子炒栀子(各二钱)水煎服。

五、青带

病因病机分析:肝经之湿热也。夫肝属木,木之色属青,带下流如绿豆之汁,明是肝木之病,但肝最喜水,湿亦水也,何以竟成青带之症?不知水虽为肝之所喜,热实为肝之所恶,以所恶者合之所喜,必有违其性者矣。肝之性既违,则肝之气必逆,气欲上升,湿欲下降,两相牵掣,必停住于中焦之间,于是走于带脉,从阴门而出。其色青绿者,正乘肝木之气也。

逆轻者,热必轻,而色青;逆重者,热必重,而色绿。似乎治青者易,治绿者难。

治疗方法:解其肝中之火,利其膀胱之水,则带病自愈矣。

方药:逍遥散加减治疗

茯苓(五钱)白术(五钱)

甘草(五分)陈皮(一钱)

柴胡(一钱)白芍(五钱)

茵陈(三钱) 炒栀子(三钱)水煎服。二剂色淡,四剂青绿之带绝,不必多剂也。

方药: 夫逍遥散解郁之方也,何取之以治青带,如是之神耶。

盖肝经湿热留之者,因肝气之逆也。

逍遥散最解肝之逆气,逆气平则湿热难留,况益之茵陈之利湿,栀子清热,肝气清凉,青绿之带何自来乎?

此方之所以奇而可用也。倘仅治青带,惟以利湿清热为事,置肝气于不问,亦安有止带之日哉。

此症用利肝解湿汤亦效。

白芍(二两)茯苓(一两) 干鸡冠花(五钱) 炒栀子(三钱)水煎服。

随笔总结:

1、带下病,基本和带脉关系密切,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唯一横向走向,有“总束诸脉”约束腰腹部经脉和脏腑的作用。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所以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如郁结气滞,瘀血堵塞,都可通过针灸带脉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和疏通,而且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与经同名也叫“带脉”)、五枢、维道,都可以调节这些问题。

2、《儒门事亲》曰:“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所以带脉和女性的带下病关系密切,女性的问题,一般脾虚湿盛、肝郁气滞或者化火非常多所以调理带下病也基本从脾胃、肝胆、冲任带来进行调节。

3、陈士铎的用药思路

补任脉,健脾化湿:山药、芡实、白果

专注健脾化湿:白术、苍术、茯苓

利下焦湿热:车前子、泽泻、茵陈(偏于肝经)

加强排邪效果的:牛膝、刘寄奴、王不留行

清热泻火:黄连 石膏 栀子 大黄 黄柏

清热凉血:生地黄、牡丹皮

柔肝疏肝:柴胡、当归、白芍

4、最后说说鸡冠花,因为这个要基本在后边附方基本出现,鸡冠花这个药甘凉涩,属性基本上有收涩之性,可以收敛止带,止血,止痢。只要配伍得当可以作为一个带下病的专药,白带和白术、茯苓、山药配伍,黄带和车前子、黄柏等配伍,可以增强效果,可以说是专病专药。

沈绍功 阴道炎 思路

十七.带下病

止带先辨虚实。

实者多见湿热下注,其治清热利湿。

燥湿选用苍术、黄柏、云苓、椿根皮。

渗湿选用生薏仁、车前草、萆薢、桑白皮、白鲜皮、泽泻、白花蛇舌草。

虚者多见脾虚下陷,其治健脾举陷。

健脾选用党参、白术、山药、扁豆、云苓、生薏仁。

举陷选用升麻炭、荆芥炭、竹柴胡、蝉衣、生芪。

止带要抓住风、寒、实三邪。。

散风者用炒苍耳子(现用葶苈子代)。

祛寒者用蛇床子,化湿者用地肤子。

久带宜涩,选用乌贼骨、煅龙牡、补骨脂、芡实、金樱子、莲肉、银杏。

带下病分色论治可以增效:。

白带属脾虚偏湿,治重化湿,以山药、生薏仁、扁豆为主。

黄带湿热化火,治重泻火,以黄柏、生栀子、制大黄为主。

赤带热甚入血,治重凉血,以丹皮、茜草、水牛角粉为主。

黑带阴虚内热,治重滋肾,以生地、女贞子、知母为主。

调经必须治带,带和经是有联系的,月经病会有带下,带下不好,肯定月经不好。。

要分虚实,治带要分清虚实,虚带责之于脾虚呀,实带责之于湿热,她带是黄稠的,而且有味瘙痒,这个一定要分清虚实。虚带健脾,实带清热利湿。

治带病还要加风、寒、湿三个病因,要祛风、散寒、利湿。

另外一定要分色论治,能提高疗效。至少四个颜色:白黄赤黑。

白色的,关键的药就是白扁豆。

黄色的关键的药就是萆薢。

红色赤色的关键的药就是生栀子。

黑色的关键的药就是菟丝子。

治带要离不开三个子: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甭管虚实,治带用这三个药,能提高疗效。

搜索建议:
热闻

 工作群,怎样回复才算得体?

我是职谅多闻,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工作群现在基本上都是微信群了,这也是近年来新的办公沟通模式,如何正确回复工作群,按照以下方法就可以。群管理或者领导直接在群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