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怎样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语文成绩呢?

作者: 2020-02-27

上课不听讲,专注度不够,作业完成难度就大,作业字迹就乱七八糟。语言表达能力差,观察力不够,有些家长就会不服气,学习根本就是老师的事,老师教不好,还能怪家长吗?

学习中确实有一部分是老师的主要教学职责,但是家长也不是教育专家和语文老师,怎样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成绩呢?

1、 家长要学会和老师并肩作战

造成家校矛盾的一大原因,就是家长和老师的目标没有达成一致。尽管我们说,家长和老师的目标不就是让学生提高成绩,更好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家长,在小学阶段仍然不能和老师统一目标,认为老师没事就是在故意为难家长。有的家长连每日的听写、诵读配合都不能按时完成,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赢在起跑线呢?家长就应该学会和老师并肩作战,共同辅导孩子的语文学习。

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在作文练习的时候,家长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说这篇作文你这样写就跑题了,不对。学生说对得,我们老师就这么讲的。一句我们老师就这么讲的,家长无法反驳,反而还容易引起家校矛盾。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和老师统一目标了,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写作文中的问题,希望老师能够以权威性对孩子进行辅导和纠正。我们老师也希望家长多以学习问题和老师进行交流,这么看,家庭教育其实在权威性上还是离不开老师。只有家校配合默契,才能给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引导阅读并不能短时间内提高语文成绩

家长们常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语文老师要求了,要提高阅读能力,至于怎么提高,老师建议多看课外书,于是家长开始大量购买课外书,强制孩子以提高语文成绩为学习目标来阅读。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来引导学生阅读都是正面的教育方式。但是阅读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语文成绩,也不是直接影响语文成绩的原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让小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去积累文学素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在阅读中认知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建立良好的语文学习意识。所以,家长能够了解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以及阅读的目的,才是赢回家庭教育的前提。

好的家庭教育里的阅读模式,就是将阅读变成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日常行为。家长也愿意阅读,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家长和孩子还可以讨论写下读后感。甚至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比赛,改写《西游记》,让语文老师给匿名的两篇作文打分,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 日常家庭写作指导

有的家长认为家庭语文教育就是让孩子把作文写好,我给孩子去报作文培优班,写好了作文就是把语文成绩搞上去了。殊不知,作文写不好的孩子,通常语文基础也不好。日常家庭的语文辅导,除了做好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家长们也是习惯关注写作能力。我常和家长强调,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需要天赋加持的,没有天赋的孩子怎么办?

只能靠一个字“练”,写作练习可以写日记、写小短文、写生活感想,总之能写的题材都可以写。甚至是应用文,给超市写促销语、帮妈妈做的一道菜也推荐语、给爸爸健身写表扬稿,这些日常的家庭写作指导,都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家长还是要和老师保持联系,应该得到语文老师的支持和援助。

搜索建议:
热闻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拼音:xīn wén fā bù huì;英文:press conference),各种机构向新闻界发布新闻或介绍情况的一种方式。由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