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曾经威震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到底是如何没落的?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曾这样描述当时帝国的强盛:“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然而,如今的英国,几乎被打回原形。60年代后,殖民地基本独立,只剩下英伦三岛。

早在1922年,爱尔兰就独立了,之后的几十年间,英国开始天天提防着北爱的分裂势力背地里“搞事情;2014年9月,苏格兰独立公投险些让英国改了国旗(苏格兰如果独立的话,英国米字旗中,代表保佑苏格兰的大神: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圣安德烈就得去掉)

进入新世纪,举国上下几年如一日的吵吵着“脱欧”。不成想,公投真脱欧以后,发现生活不方便了,给欧盟的“分手费”比会费还多的多,后悔的不要不要的.....某种程度上成了国际笑柄。

而且,自己人还给“落井下石”——进入“硬脱欧”阶段后,爱尔兰人已经开始拿边境问题要挟伦敦,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传统跟班也跳出来插英国一刀,上周,澳大利亚狠狠批评了英国脱欧的贸易计划。

目前,衰落中的英国各种后遗症开始显现,经济、金融、甚至政治话语权都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阔气的时候,一帮子小弟争相巴结、帮衬;如今落魄了,面临着树倒猕猴散,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究其衰落的原因。

第一、全球的殖民地陆续独立,不再能创造财富。

英国绝不算是个风调雨顺的国家,全国被海洋和四季连绵的雨水所包围,自身的农业资源非常差~没有什么光照,风大,气温低。所以,想要填饱肚子,英国人靠自己非常费劲,需要依赖从南方国家的进口。

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给了英国新生。英国人,在取得海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温暖的殖民地为自己提供农产品、工业资源、各种原料市场和向外拓展的跳板。

所以,退守英伦三岛后,单靠自己,气候差,领土狭小,经济的多样性、工农业的发展潜力都有限,只能屈尊当美国的小弟。

第二、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鹤立鸡群的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英国都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被美、德等后起国家反超,逐渐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工业垄断地位。

一战前夕,英国的工业产值和新兴科技领域已经落后于美国德国,倒是略领先法国。为了保住海权,争口气,与德国疯狂比拼“装备”,进行造舰的军备竞赛。在一战,二战中,明显可以看出,虽然英国仍有海权优势,但是保证这种优势已经越发吃力了。

第三、一战与二战的消耗,尤其是二战,让英国彻底失去了独立干预海外事务的能力。

一战英法等国费了大劲,付出巨大代价,取得了胜利,只能给定义成”惨胜“。

之后,英国就越来越扛不住“日不落帝国”的重担了,世界经济中心开始由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向美国的太平洋沿岸转移,拦都拦不住。

举个例子,一战后的以英法为主的战胜国有多被动,多衰败。

战败的德国一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破罐子破摔的姿态,一直各种形式拖欠战争赔款,让欧洲各国束手无策。这些赔款可是英法等国的救命钱,因为一战,英国这种体面的大国也欠了一屁股债,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基本都是欠美国弟弟的)。国内百废待兴,都指着这些赔款还贷款,搞建设,改善民生呢。

结果,美国弄了个道威斯计划——德国的赔款支付给英法等国,英法再用来偿还对美国的战争贷款,美国收到还款以后,又把这笔钱借给了德国,用来恢复经济,偿还对英法等国的赔款........一个循环,英国就是个帮人数钱的角色,收到赔款没捂热乎,又得还给美国弟弟。

到了二战,英国本土被德国狂轰滥炸,物资短缺。为了给国民低成本的补充营养,政府号召儿童把胡萝卜当成零食和下午茶(战前,在英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胡萝卜是给驴子吃的东西)。不成想,这个吃法还真挺科学,数年后,发现叼根胡萝卜当零食吃的那些少年儿童还真成长的跟驴子一样健壮了,而且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战中,英国对海外领土的控制力也进一步下降。比如,日本入侵英国的东南亚洲殖民地时,英国都难以组织有力的反抗,被打散的大英帝国官兵遭到了日军的惨虐。

下图,日军集中营里的英国战俘。

战后,随着独立运动的浪潮和民族主义者崛起,澳洲、缅甸、马来亚这些都发现了英国已经无力保护他们于是转而寻求独立或者转向美国。

实际上,英国默认殖民地独立,也是其意识到“殖民负担”后的解决办法。即,不再耗费过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管理整片的殖民地,而只是建立海外的军事基地,保证强大的海军,以保障其影响力和经济利益。

所以,想通了的英国,最终还是很体面的退出了殖民地,基本没有特别红脸,你死我活的折腾过。

到现在,还有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为代表的52个国家主动留在了英联邦。这个英联邦里面,英国仍然是老大,每年要召开首脑会议。还有英联邦运动会每四年办一届,在各成员国轮流举办,比如去年大热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有2010年印度新德里举办英联邦运动会的情节。

从电影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英联邦成员非常的看重这个身份。实际上也是如此,例如,巴基斯坦曾被中止会籍4年,结果急坏了,各种的运作,终于在2004年5月被恢复了身份。

最后多说两句,这几日新闻热播英国脱欧(目前进入了硬脱欧阶段了),虽然目前看如同一部闹剧,成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但是某种程度上是几百年来,英国“光荣孤立政策”政策的延续。

英国与欧洲大陆相隔一条英吉利海峡,所以地理上较为孤立。进而形成了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民族特征、利益观和安全观,在政治和文化上同欧洲大陆隔着一条三八线,几百年以来,让英国人更倾向于自己不属于欧洲的一份子,而是处于欧洲大陆并称地位(例如,常说的with Europe not in Europe)。

比如,一个从法国回来的英国人会说“我去了趟欧洲”;介绍英国历史的字典被称为《英国与欧洲历史辞典》。几百年来,英国冷眼看着隔岸的欧洲人,时不时插手搞点事情,轮到欧洲看英国时,英国会放狠话:“你瞅啥瞅”。

实际上,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经济政治体制非常成熟,社会法制较为完善,外交老练。尤其是在“软实力”方面,更是有独一无二的影响,比如,英语是全球通用语,升学、出国考试必考科目;看英剧的瞧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瞧不起看日剧的,看日剧的瞧不起看韩剧的...........“英伦风”是各大品牌,尤其是咱们东亚服饰行业眼中的“洋气”和“时尚”。

下图,韩国品牌E·LAND,走的竟然是“英伦风”,充斥着各种格子、徽章和牛角扣。

更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在全球舆论制造方面,可谓是先驱者,掌控话语权,美化自己,丑化对手,那是相当的有一套,看看今天香港的某些人嘴脸,就可以了解这种舆论宣传潜移默化的作用,它的确比军队等硬实力更有力量。所以,凭这点,即便英国已经衰落,但也并不会沦落的多么不堪。

搜索建议:
热闻

 她是台湾90年代玉女掌门人,52...

苏慧伦20岁时正式出道,因其外形靓丽声音甜美,被称为“玉女掌门人”。一直以来她清新形象深入人心,至今始终保持冻龄美貌和脱俗气质,被众网友认证是最冻龄的艺人。苏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