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刘强东:我就是不认命

【1】

1984年,读小学四年级的刘强东才第一次看见电灯。

那是来龙镇第一次通电。

他心里满是疑惑:那烫手么?能点烟么?电从哪儿来?

这一年,13岁的马化腾,刚刚举家搬到深圳,很快有了自己的个人电脑。

16岁的李彦宏已经是出了名的天才少年,在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大赛中斩获大奖。

20岁的马云,在大学校园里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刘强东的起点比他们都低。

家里穷得一塌糊涂,一年之中,有半年吃红薯,半年吃玉米。

那时候,他以为:猪油拌饭,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

打他出生起,村民就说:哎呀,你就认命吧。

但他不想认命,不想生下来就必须死在那个村子里,烂在那个村子里,不想生来就是个平庸者,就是个社会最底层的人。

哪怕是生在最荒芜的泥水沟里,他也要做条不一样的鱼。

哪怕前边是一座座山,他也要把它移走。

初中毕业后,身边人都劝他考中专、中师,有个铁饭碗,就能做城里人了。

可他偏要读大学。

他这辈子也忘不了。

父亲跟他说:你比别人多流一滴汗,你就比别人多一点机会;你想生活得比别人好,你就必须比别人做得多、比别人努力。

于是,别的同学上课说话的时候,他在学习;别的同学玩闹的时候。他在学习。45分钟的课堂。他从来都不走神。

为的就是考到中国最大的城市去。

他坚信:在那里,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那时候,他还没意识到,曾经吃过的苦,有一天会成为自己最大的优势。

【2】

1992年,刘强东以宿迁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人大。

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临开学了,他还连路费、学费都没凑齐。

关键时候,村里的乡亲们自发为他凑钱,两分钱,五分钱,最多的给了一块钱,一共凑了500块钱,外加全村仅有的76个鸡蛋。

就这样,18岁的刘强东来到了北京。

也是那一天。他知道从此就要靠自己了。家里不可能再给他一分钱了。

为了赚钱,他做过家教,抄过信封,推销过图书……最多的时候,他一个周末就抄了4万多个信封,宿舍熄灯,别人都睡了,他就搬个小板凳在厕所、走廊抄。

后来靠自学编程赚了不少钱,成了班里的“小土豪”,还给自己买了部大哥大。

大四那年,刘强东第一次创业,开了个餐馆,结果被员工合起伙来坑了。花24万买来的门面,最后发现没有产权。

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负债16万。那是1995年。

好多人觉得,他这辈子都完了。一个穷学生,怎么可能还得起这么多钱?

最惨的时候,生日那天,他吃的是榨菜泡面;大年三十,只能喝稀饭。

但他没有怨天尤人,他告诫自己:“我除了青春、汗水是资本之外,其他一无所有……所以我只有一条路:拼!”

后来,他不仅还了债,还创办京东,一路做大做强。

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上市,刘强东以445亿美元的身家,超越丁磊,排在中国富豪榜第10位。

为了还当年的人情。那年春节回家过年,他开车装了整整两麻袋现金,带着清华毕业的媳妇,给村子里的老人发红包。一人一万,总共发了650万。

他还把京东的客服中心、研发、结算、物流中心等通通搬到老家宿迁,直接带动当地数万人就业,据说当地会普通话和电脑的人一度都不够用了。

【3】

刘强东是中国超级富豪中,少有的穷苦出身。

比如说,黄光裕的祖父,是大地主,外祖家族是泰国巨富。

曹德旺的曾祖父是地方首富,父亲是在海外赚了大钱的归侨,三四十年代就在上海滩开夜总会和百货公司。

稍微差一点儿的。

马云的父亲是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马化腾的父亲是盐田港集团董事,王兴的父亲是龙岩市的水泥大王和亿万富翁……

他们的成功,多多少少受益于祖辈父辈的经验和传承。

而刘强东的成功,都是用汗水,甚至是命拼来的。

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其它互联网大佬身上少有的草根英雄气质。

他喜欢和基层员工称兄道弟,喜欢大家叫他“东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你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和反差。

商业上和人情上的他好像是两个人。

商场上,他精明凶悍,杀伐果断。

人情上,他又厚道慈悲,重情重义。

你还可以看到一个从泥沟里钻出来的土孩子,如何在血雨腥风的商业世界打下地盘。

他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个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他证明了,在互联网大潮下,劳苦底层也能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

刘强东说,自己就像“苏北阿甘”,一路奔跑。

他拼尽全部力气,才有资格和马云,马化腾坐在一起喝咖啡。

——END——

欢迎关注【创牌者】,品牌引领价值创造。

搜索建议:刘强东:我就是不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