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腰斩再腰斩,但长春高新真没那么糟,公认的超级白马,卷土重来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65篇。 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现在,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好上手,也是最通俗易懂的医疗投资课程来了。课程梳理了医疗庞大的体系,并拆解为15个细分赛道,再逐一剖析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让你从此掌握医疗投资方法,对各个赛道的投资逻辑了然于心,抓紧机会学习哟。

现在的市场闻集采色变,看集采就恐慌,即便是消费医疗,甚至奶粉、牛奶、坟地产这样的消费品,都经常有小伙伴留言问所长,会集采么?

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所长说过很多次,集采不可怕,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集采对于有些企业是灭顶之灾,对于有些企业没什么影响,但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并且,即便对于某些企业一时有不利影响,企业也不会躺平,而是会针对遇到的问题积极应对,最后化险为夷,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比如上周讲过的华东、翰森、恒瑞以及前不久讲的君实,都针对集采做了很多措施,甚至不少公司如华东、翰森、君实已经爬出泥潭要开始进行大反攻了。

今天,我们再以长春高新为例,让大家看看面对集采以及可能的不确定性,大药企手上到底有多少牌可以打。

集采对长春高新影响几何?

不论有没有集采,市场对于长春高新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道理很简单,谁让他一直依赖生长激素这一款单品?

诚然,生长激素的市场很大,天花板很高,即便到现在国内的渗透率也很低,所以,长春高新的市值就这样在争议中不断震荡上行,直到集采的到来。

集采相当于将高新的大单品依赖症放大了,实话实说,集采对高新的影响到底如何,事前再怎么分析都是徒劳,一方面,近期高新联合安科弃标了水针,仅参与粉针集采,因此,短期内可以说对高新没有影响,粉针本来就是被高新淘汰的产品。

但另一方面,你不能保证之后的集采,高新的水针乃至长效水针还能躲过去,毕竟,不论水针还是更高级的长效水针,都有不少竞争对手在研发,他们的产品会在2025年左右陆续上市,竞争对手一多,博弈的复杂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到那时候,弃标便没这么容易。

不过,即便这样分析,也不能说长远看,集采一定会给高新造成不利影响。即便是竞争惨烈的抗癌神药PD-1,有参与医保谈判大幅降价从而让营收下滑的恒瑞,也有不参与医保谈判通过院外市场让销售额稳步上升的默沙东;有参与集采大幅降价从而在恩替卡韦上损失惨重的正大天晴,也有不参与集采在院外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施贵宝;有阿卡波糖集采丢标从而被市场抛弃的华东医药,但也有改变剂型靠营销能力强行兜住集采不利影响的华东医药……

真实世界向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向来都是小孩子简化世界的工具,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应该是复杂而多元的。

站在当下,我们确实很难预判三五年后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会是怎样的状况,集采对于他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但我们容易判断的是,如果公司能在生长激素外开辟几条新的增长曲线,长期胜算无疑会大很多。

应对集采,高新的工具箱

我们要明白一点,不论是今天要讲的长春高新,还是之前讲过的华东医药、翰森制药、恒瑞医药等大药企,经过多年的积累,他们都是很有钱的。

钱在医药行业能发挥的作用,远比大家想象的大得多。

截至今年上半年,高新账上趴着50多个亿的现金,有息借款和他的体量相比非常小,而且通过多年生长激素等产品的推广,公司的销售团队实力也非常强,战斗力是业内公认的。

明白了这点,我们接着往下讲。

近几年,高新的研发投入是肉眼可见提高的,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6.82 亿, 同比增长52.62%,连着几年高额的研发砸下去,怎么都该砸出点东西来。

除了自己使劲投入研发,长春高新也在发挥“钞能力”,走上和华东一样的买买买道路。

比如去年6月,高新公告将用自有资金分两个阶段收购 北京新源长青 51%的股权,这是一家主要研发 阿尔茨海默 (AD)及相关疾病诊断 的高新技术企业 , 其脑脊液AD诊断试剂盒技术已经成熟,目前 正处于申报前阶段 ;另一款用于外周血AD诊断的试剂盒正处于临床前阶段,相关产品均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再比如去年年底,高新公告将用自有资金收购 杭州沃维医疗 68%的股权,这家公司主要着眼于新生儿及成人脑功能监护设备注册开发,其研发的2款监护设备技术成熟, 已处于注册阶段。

还比如今年3月,公司公告将用自有资金分三个阶段收购 椿安生物 51%的股权,收购的目的是利用其现有 分子耦联技术平台 开发符合公司战略规划的新产品,当然啦,这家公司也有一些处于临床前的老年骨关节疾病和皮肤科产品。

很明显,这三起并购基本都围绕公司以往擅长且拥有比较优势的儿科、老年人、女性健康领域,相中的收购标的,要么有技术要么有产品,总之可以对公司自身的管线和实力进行优化和丰富。

除了这几起并购,8月份的投资者交流中,公司透露了更多的并购以及BD交易情况,甚至,还说到在外请了援兵(咨询公司)对自家优势进行全面梳理,对大儿科和女性健康等领域进行地毯式搜寻,找重磅产品进行合作(这两个领域本就属于蓝海领域,很多药企不太重视,但市场却不小,而高新在儿科领域的专业渠道推广能力是得到业内高度认可的,因此,不少公司都很愿意合作)。

根据公司说法,女性常见疾病方面,金赛正在并购一家企业,该企业有数据很好且处于三期临床的产品;儿科领域也找到了几家不错的合作方,谈下了不错的条件,明年会上市几款产品。

医美领域,公司在 境内外都有进行并购/BD相关的洽谈 ,年底前会有一两个产品谈下来, 都是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阶段 ,基本谈下来用不了多久就能进行商业化。甚至公司还提到,以后医美板块要独立上市。(这是受了华东的启发么?)

总之,高新正在充分运用自己的钞能力+渠道推广能力,不断围绕大儿科、女性健康(医美也算)以及抗衰老这几个领域进行布局, 在研品种已经扩展到110多个,到目前为止报产的有8个,处于临床在研阶段的产品有16款,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还会有15款产品陆续进入临床 。

甚至,国际化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

公司的生长激素在国内不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集采这把刀么?虽然中短期对公司基本没有影响,但2025年以后就说不准了,但漂亮国等其他国家可没有集采这回事。

现在的漂亮国市场上,有且仅有一款长效生长激素在售,但上市半年来销售并不理想,具体原因可能是注射装置不成熟。高新的生长激素由于在全球内分泌专家圈里影响力比较大,数据也得到FDA的认可,因此直接跳过了临床一期二期,从三期开始做临床试验,不出意外预计2025年结束三期临床,2027年登陆漂亮国开始赚美钞。

漂亮国生长激素市场不比国内小,还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可以对其出海表现乐观一些。

总之,高新的变化真挺大的,当下的高新和两三年前确实有着天壤之别,有钱、有营销团队、有口碑、有转型的魄力和行动,我们对其长期发展确实不应该太过悲观。

最后

看的企业越多,所长越认同一句话,那便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公司能长这么大,其实手里储备的资源是相当多的,平时顺风顺水时不会想到清点家底,一旦遇上什么事,手上的牌真的太多了。

尤其在医药行业,它本就是一个慢变量行业,动辄10年起的研发+临床试验周期,巨额的研发+临床费用投入,以及高昂的合规成本,行业肉是多也肥,但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老牌大药企,有钱有资源有团队,只要醒悟过来以开放合作的心态重新开始,很快就能恢复元气。

不论是华东还是翰森,复星还是高新,恒瑞还是石药……Pharma就是Pharma,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兼具临床资源、销售网络和大把钞票的头部Pharma,只要自己不作,积极同外部合作,稳定性会非常惊人,他们在欧美就和茅台在我们国家的地位一样,属于安全资产。

最后,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价值事务所团队新鲜出炉的《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这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已有的投资类书籍,完全基于投资新手的视角,专门挑新手必定会遇到的困惑进行内容展开。书里将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估值分析等,进行大量的精简,梳理成一个一个的分析框架,这样小白也可以很简单地跟着参照分析,就像练钢笔字时跟着描红一样。

小白看完书后,也可以学着自己做公司分析,而不是一看就会,一学就废。想要自己学会公司分析,学会做价值投资的朋友,一定要买一本好好学一下。

搜索建议:
热闻

 初一周记

初一周记六篇不经意间,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这一小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周记吧。你所见过的周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展开)

热闻

 心态(太神奇了)

常言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人这一生,命运如车轮,心态如舵手。心态好,一切都好;心态不好,事事皆难。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01心态,影响身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