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她在美国跑马拉松遭遇爆炸,死里逃生后开健身房,公司估值10亿

刘舒婷说过,自己只有一种活法,必须是酷死,绝不能穷死,也不能怂死。

然而,她曾穷得要卖车,打算创业却突然怀孕,她马上想要放弃。

不过,如今她非常酷,公司估值已达数亿美元。

(刘舒婷)

地产公司成跑步公司:

要想头脑发达,四肢得先发达

与同行对比,刘舒婷的学历完全拎得上台面,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学建筑的她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深圳一家设计院。

(前排左一是刘舒婷)

结果她发现,她想象中的建筑,跟她手头接触到的建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而且天差地别。

在这里,与其说自己是个建筑师,还不如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就是个纯粹的打工人。

老板分配什么工作,她只管执行就行,多干活少说废话。

纵使待遇不错,可刘舒婷实在待不下去了,人生贵在该放弃就放弃。

恰巧这时,万科的同门师兄伸来了橄榄枝,她借势跳槽到万科。

刘舒婷加入万科,钱还没捞着,差点工作不保。

新人入职,都需要群发邮件介绍自己,邮件里她说自己是个马拉松爱好者,希望有机会能与大家切磋一把。

刘舒婷刚将邮件发出去不久,有位神秘的同事“解冻”就回复了她:

“一直想组个长跑协会,我们一起组吧!”

刘舒婷心想,这事儿不错,以后自己既能打工赚钱,还能锻炼身体。

这种好工作怕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自然是要紧紧抓住。

于是,刘舒婷爽快答应了,但接下来,解冻同志的操作,就让她非常不爽。

说好的一起组长跑协会,可这位队友不在深圳,整天到处飞,根本没时间顾及这档子事儿。

合着耍我呢,拿我寻开心?刘舒婷气不打一处来,憋了一肚子气全往他身上撒。

结果,说完嘴巴舒坦了,下一秒她的心就凉了。

同事向她打听八卦,她跟副总裁解冻到底是什么关系,竟然每天都能用邮件跟他沟通。

原来,对方是堂堂的副总裁。

完了,这下别说组长跑协会,趁他回来问罪之前,自己先跑吧。

但不得不说,不愧是老板,格局就是大。

副总裁不仅没有在意,反而快马加鞭赶回来,落实组建长跑协会。

就这样,在刘舒婷的推动下,万科在跑步这条路上越跑越远,一去不回头。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马拉松比赛逐渐成为地产人的心头爱。

不仅高调赞助马拉松赛事,甚至自己下场跑两圈,简直是“不跑步,不地产”。

每个地产人,都少不了一场马拉松,正如每个大妈,都需要一次广场舞。

万科有长跑协会,易居有瑞跑团,乐居有乐居跑团……

在这场地产圈的马拉松角逐中,万科绝不示弱,甚至跑出了自己的IP:

万科运动员股份有限公司。

只要是万科的一份子,就一定在马拉松比赛里挥洒过汗水。

跑步杠把子郁亮,刚开始体重160斤,为了减肥,长跑三个月,掉了足足25斤肉。

他先后登顶四姑娘山大峰、启孜峰、慕士塔格峰、卓奥友峰、珠穆朗玛峰。

每一座山峰的海拔,都不低于5000米,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8844米。

48岁那年,郁亮跑完42公里马拉松,用时3小时44分,完全能与国家二级运动员相媲美。

老大都这么拼,自己哪有理由偷懒?

2009年,刘舒婷参加渣打马拉松比赛,眼看着只剩下8公里,结果时间到了,她只能抱憾离场。

本来没把这场比赛当回事,可这一输,反倒激起了她的胜负欲。

一次不行,那就再来一次!

为此,刘舒婷还找来一位长跑教练,给自己开小灶。

第二年,厦门马拉松终点,终于有了刘舒婷的影子,里程42.195公里,她用时4小时51分。

对她来说,人生如马拉松,有人会选择一镜到底,直奔终点,结果早早透支了身体。

而有的人,两耳不闻他人事,一心只关注自己的节奏与速度,时而休息,时而奋起直追。

刘舒婷一定是后者。

人们常戏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然而研究证明,只有四肢发达,头脑才会发达。

长期不运动的人,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些情绪堆积的毒素,会直接破坏神经细胞的连接,从而挤压大脑部分区域。

简单来说,一直葛优躺,脑子一直笨。

相反,运动能启动“神经新生”,刺激神经元生长,再加上运动脑区与专注之间多有重叠。

可以说,运动能够增强我们的专注力、自控力,甚至智力。

当然,我这样说,可能有人简单粗暴,将运动与提高智力划等号。

但其实,这其中还少了一味“中药”。

如果在运动后的一两个小时内,进行一些高难度的脑力工作。

如阅读、写作,亦或者是跳舞等等,可以不断刺激神经元,让它疯狂生长。

换句话说,运动与学习更配哦。

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死里逃生:

没有来日方长,只有世事无常

跑马拉松是刘舒婷的兴趣,可她差点把小命跑没了。

2013年,万科赞助了国际马拉松,作为公司的赛跑女王,刘舒婷自然是首当其冲,参加比赛。

然而,就是这场比赛,让她差点跑着去见阎王爷。

4月15日下午2点50分,刘舒婷正准备进入冲刺阶段。

结果,她突然听到两声巨响,人群哇的一下全跑开了。

在终点处一观众区,以及附近一家体育用品店埋有两枚炸弹,炸伤了183人,有4人当场毙命。

刘舒婷福大命大,与爆炸点仅一公里的距离,侥幸逃过一劫。

当时,整个波士顿通讯中断,乱成一锅粥,大家人心惶惶。

刘舒婷放在寄存处的外套也不取了,小命要紧,她穿着短裤、背心,只想快点跑回酒店。

但一时慌了神,她迷路了,而且天还下起了雨,刘舒婷又冷又后怕。

好在一对当地夫妇看到她冻得发抖,马上脱下外套,披在她身上。

担心她再次迷路,他们又陪她走了半小时路,护送她回酒店。

万科全体员工聚集在队长夏海萌房间,王石直接瘫坐在地,挨个询问大家有没有受伤。

此外,有同伴恰好拍到爆炸现场,王石让他抓紧将照片交给警方,看看能不能帮上点忙。

那天,正好赶上一位同事的生日,以前他都没有过生日的习惯。

可那天,不仅仅是他的生日,更是他的重生之日,拣回一条小命,怎么着也得庆祝一下。

买不到蛋糕,他就买了披萨,大家围在一起,吃着披萨,唱着生日歌。

恐怕当时所有的美食,都比不上那一块披萨。

吃完披萨,刘舒婷回到自己的房间,双腿依旧抖得堪比缝纫机。

以往,刘舒婷每次参加马拉松,丈夫都会在终点等她,可这次恰巧他有公事要忙,就没能陪她来。

刚开始,刘舒婷还有点闹小脾气,跟丈夫怄气了半天。

现在,她侥幸还来不及,哪还顾得上生气。

她不敢想象,如果那天,丈夫一如既往在终点等她,那怕是两人早就阴阳相隔了。

也是这次劫后余生,此前举棋不定的主意,刘舒婷瞬间有了答案。

早在年初,天安数码城三番四次向她示好。

为了挖得这员猛将,他们简直是锲而不舍,什么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了。

对方就差把心掏出来,奈何刘舒婷还是无动于衷。

她在万科已经待习惯了,要是真的离开,一来她不敢冒险,二来她舍不得。

但从美国回来,刘舒婷果断辞职,投奔天安数码城,成为园区总建筑师。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应该去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 。”

我们总贪念现状,又幻想着未来,在当下与未来之间徘徊不前。

安慰自己,时间还多着呢,下次再去做也不迟,没必要急于一时。

告诉自己,一定要想得清清楚楚,反复衡量得与失,免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就太不值了。

我们以为,老天可以跟我们慢慢来、慢慢耗,可他老人家最喜欢“违规操作”。

趁我们一不留神,就将一切收回,把我们踢出局。

饶平如曾和妻子毛美棠说:“要敢相信和你地久天长,才敢说一句来日方长。”

可事实往往是,地久天长都无法保证,又怎敢奢望来日方长?

没有来日方长,只有世事无常,就算有来日方长,抵不过岁月苦短。

别再犹豫了,想做的事就赶紧去做吧,哪怕前方山高水长,路遥马亡。

辞职创业开健身房:

要想冒险,请先栓紧裤腰带

在天安数码城,刘舒婷怎么都没想到,打败她的不是工作的累,而是平日健身的狼狈。

刘舒婷特别自律,平日里无论工作到几点,她都会抽时间去健身,这是她雷打不动的节奏。

然而她发现,去一趟健身房,比她健身的时候还累。

每次,车程两小时,锻炼一小时,来回就要花去她不少时间。

健身完回到家,饭桌上的菜都凉了。

而且,要想去健身,得先问自己的钱包答不答应。

健身房规定,要想健身,必须办年卡,一次性交齐费用,一年年卡就要五六千元。

这对于健身房来说,那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待宰的只有我们。

假如我们恰好有事,那天无法去打卡,费用照收,人家可不会还给我们。

如果那天碰巧人太多,大家还得排队,轮流使用器材。

进健身房之前买年卡,只是宰我们钱包的第一刀,第二刀还得是健身教练。

健身过程中,健身教练时不时过来推销,冲一波KPI,我们根本无法安静健身。

刘舒婷这么一盘算,若是能让健身房回归初心,只专注健身,兴许是个绝佳的点子。

如今没人能做到这一点,那就让她来露两手,给同行打个样。

当然,如果她就整个普通的健身房,那也太没意思了。

她有自己的算盘,她打算将健身房空间成本压缩至零,从而减少用户的消费成本。

打造自助集装箱式健身房,想来就来,想搬就搬。

此外,她也不搞年卡、推销那一套,她要玩点不一样的。

健身卡啥时候充值都行,退费自由,健身教练自行预约,价格透明,用户不花冤枉钱。

这原本是公司开发商内部项目,由刘舒婷全权负责。

但她没想到,集装箱健身房一出,立即引起不小的反响。

当时,甚至有投资人估价,这集装箱健身房至少值上亿元。

有了内行人打包票,刘舒婷打起了创业的主意。

既然如此赚钱,那何必给他人作嫁衣,自己干岂不是更好。

一听刘舒婷要创业,丈夫马跃举双手赞成。

为了支持妻子,马跃辞掉设计师的工作,掏出几十万积蓄,陪她一起干。

就这样,夫妻俩再拉了4个人入伙,成立了“超级猩猩”公司。

谈及当初为何敢创业,刘舒婷坦言,自己敢玩,也玩得起,而且她料定,一定能玩出花样。

我曾看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不敢冒险。

但不是什么风险,都值得我们去冒,毕竟我们不是刘舒婷,有那么多胆子去玩。

赚大钱需要冒大险,但作为普通人,只能冒一种险:正向不对称风险。

也就是说,下行风险小,但上行收益大。

如果做一件事,一旦失败,只会损失你三分,要是成功,则会收获十分,乃至百分、千分,那它就值得你去做、去冒险。

打个比方,刘舒婷假设创业失败,那她还会回去继续当个建筑师,她顶多就赔光了几十万。

按她打工的年收入,几十万很快就能赚回来,对她来说损失不大。

35岁之前,蔡崇信是高级投资师,年薪580万,马云想挖他入局,给他开的工资是一个月500元。

明眼人不用看,都知道哪儿更好。可蔡崇信果断辞职,加入马云团队。

当然,他也不是听了马云的鬼话,稀里糊涂加入,而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他给马云,也给自己半年时间。

假若马云做不出成绩,他在这里混不下去,他还能回去再当税务律师、投资师。

损失的不过是半年工资,但大胆想一想,万一他们这事成了,那他的钱包得胀开花。

所以,纠结一件事值不值得做,需要四看:

一看,损失能否承受;

二看,成功的收益是否巨大;

三看,成功概率是否高;

四看,自己有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冒险可以,但一定要栓紧裤腰带,别把底裤全都赔光了,既要行,也要三思而后行。

孕妇创业找钱难:

多交一些没用的朋友

裤腰带栓紧了,可几十万还是如流水一般无情,哗啦啦流没了。

口袋空了,肚子却鼓起来了,刚注册完公司,刘舒婷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时,她31岁。

孩子一驾到,刘舒婷打起了退堂鼓,想着能不能先回去生完孩子,再来创业,毕竟刚好钱也用完了。

好在“后勤部”给力,家人们承诺,孩子尽管生下来,他们来带,让她放心去创业。

孩子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找投资人投钱,正式启动项目。

然而,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

此时的刘舒婷,已经不是个普通的女创业者,她还是个孕妇。

面对一个孕妇,投资人犯起嘀咕,孕妇创业能行吗?

刘舒婷兜了一圈,愣是找不到一分钱。

结果,冥冥之中注定有贵人相助。

万科老同事给了她一张双月湾体验劵,让她可以去那儿拍一组照,发到平台上做宣传,这样或许能吸引对面的金主看过来。

当时,公司社交平台没有任何粉丝,刘舒婷也没抱多大希望,把照片发上去,她就没去搭理了。

她万万没想到,一夜之间那篇推文竟火了,当晚刘舒婷的手机被打爆,一直接电话接到凌晨三点。

有投资商甚至当场敲定合作。

钱总算有着落了,刘舒婷天真以为,这事稳了。

然而,姜的还是老的辣,初入商界,刘舒婷还不懂“规矩”。

在商场上,口头承诺的合作,形同废纸,说变卦就变卦。

对方得知,刘舒婷怀着孕,判定孕妇干不成什么大事,马上将手从钱袋缩回去了。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刘舒婷心凉透了,她也没心思干这事了,寻思着原地解散,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得知刘舒婷打算放弃,以前的老同学马上为她引荐了一位投资人。

两人聊了两个小时,对方当即决定投资。

但有了被放鸽子的惨痛教训,刘舒婷没把对方的话太放在心上。

结果,没过多久,钱真的到账了,刘舒婷又惊又喜。

但在创业阶段,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笔钱很快就花光了。

这时,先前曾与刘舒婷打过照面的地产人,为她与一位地产大佬牵线搭桥。

在他的撮合下,两人顺利见面,对方特别爽快,一投就投出了300万。

刘舒婷若没有好友们的引荐,或许不会这么顺利找到钱。

而这些好友,完全是她没想到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会跳入一种陷阱:

主动靠近牛人,那些一般般的、与自己没多大交集的人,一概不予理会。

可这事谁说得准,风水轮流转,也许当初我们瞧不上的人,突然混得风生水起。

当年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突然与我们共处一个圈子。

孔子曾说过:“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对标人际交往,可以理解为,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人,说不定拐个弯儿就成了我们的贵人。

不是朋友无用,而是时机未到。

当然,不要盯着那点蝇头小利,而去结交朋友。

朋友之间是相互的,我们若是看中他的利益,他肯定也想在我们身上图点好处。

等到一方钱财散尽,我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以心去交往,别人自然也会以真心换真心,我们万一出事,他们必定鼎力相助。

刘舒婷不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吗?

写在最后

以真心换真心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2017年,创业第三年,刘舒婷顺利拿到5000万融资。

这只超级猩猩跑遍北上深、东莞、武汉,驻扎了21家门店。

到了2019年,它俨然成为资本的香饽饽,市场估值超10亿元。

2020年,刘舒婷拿下3.6亿融资,超级猩猩真正成为“超级巨猩”。

疫情来临,刘舒婷也没在怕的,她摸索出新的线上健身模式,健身教练成了健身主播。

在疫情的乌云之下,同行已经干不动,关门大吉,刘舒婷没有自乱阵脚,一步步稳扎稳打。

去年5月,刘舒婷接到E轮投资,投资直接抬高公司身价,估值直逼10亿美元。

要知道,2019年估值只有10亿,仅过了两年,数字没变,只是后面加上“美元”二字。

如今,由于疫情,直接催生出线上健身,健身赛道又涌入一大批淘金者。

竞争对手一多,逼迫大家必须各显神通,不断细分领域。

按照发展趋势,目测健身这块蛋糕,不会变小,只会越做越大。

2021年中国健身市场规模达7866亿元,有人预测,到2026年底将会暴涨至14793亿。

可以说,差不多翻了近一倍。

即使线上健身越来越火爆,但刘舒婷认为,线上健身走到尽头后,一定会掉头重回线下健身。

毕竟健身最讲究氛围,线下大家一起健身,无形间相互监督,这是线上健身做不到的。

于是,今年6月初,刘舒婷推出首家沉浸式体验健身场馆巨幕教室,主打“沉浸式健身”。

而在教室的打造上,刘舒婷可真敢下血本,全景大屏、智能灯光音响、LED屏幕,一样都没落。

刘舒婷胃口也不小,她公开表示,自己是奔着改变中国健身行业模式去的。

欧美最大的健身房公司规模达到3500家,这已经是全球健身行业之最。

刘舒婷一开口,喊出未来将布局1万家门店,然而现如今,还不到300家。

多年前,乔布斯手握着iPhone,向全世界宣告,他将要改变整个世界。

他确实兑现了当年吹下的牛皮。

而如今,刘舒婷号称改变中国健身行业,又该何时兑现呢?

作者:朱小畅&罗小洁

搜索建议:
热闻

 青龙板栗面向全球销售

河北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坐落于群山的包围之中。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板栗生长,然而多年来,由于没有品牌和渠道,青龙板栗每年只能以低价卖给中间商,价格被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