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ZARA三姐妹品牌全面撤出中国市场?快时尚巨头为啥也不行?

在世界快时尚市场之上,ZARA无疑是市场上当之无愧的巨头,然而就在最近一则消息传来,ZARA同母公司的三大姐妹品牌集体退出中国市场,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为啥作为快时尚巨头的ZARA三大姐妹品牌在中国也不行呢?

 

一、ZARA三姐妹品牌全面撤出中国市场?

北京青年报记者7月8日了解到,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个品牌电商渠道发布闭店公告,自2022年7月31日起,在线商店将停止销售品牌系列商品,并称品牌在线客服和品牌客服热线将延长至8月31日。去年,上述品牌线下门店已经全部关闭,此次从线上撤出或代表其全面撤出中国市场。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述品牌旗舰店看到,其首页均登出了“从2022年7月31日起,商店将停止销售该品牌系列商品”的闭店公告。而店内客服和客服电话将运营到8月31日。店内均在进行打折促销,除了少数大衣、鞋类商品价格超过200元外,上述三家网店的商品在售价格大多在百元左右,还有不少两位数,有的只要2、30元。即使如此,大部分商品月销售量也仅为两位数,月销量为个位数的商品也不罕见,更有商品月销量显示为0。

上述三品牌在2009年前后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虽然是三个牌子,但线下门店总开在一起,且一般会开在Zara隔壁。高峰时期,它们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出的门店,达到近200家。同时,作为最早一批登陆天猫的快时尚品牌,上述三个品牌的粉丝数量均在400万以上。

 

二、快时尚巨头为啥也不行?

我们看到世界著名的快时尚企业ZARA同一家公司的三个姐妹品牌都要撤出中国市场,作为快时尚的知名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快食上最核心的特点是什么,这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那句话,天下无功唯快不破,快时尚的优势就是通过速度不断的将时尚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从而满足消费者自身的市场需求,这就是快时尚的核心逻辑,而我们看到ZARA这些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实际上还是过度偏向于自身的长期国际战略。对于一个跨国品牌来说,有自己的国际战略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这种国际战略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关注国际化的发展策略,而忽略了整个市场本身的市场需求,当前中国市场实际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很多市场需求和市场表现与国际市场是截然不同的,甚至于在某些市场领域是超前于国际市场的,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旦你用国际市场的玩法来在中国市场进行布局的话,经常有可能就会发现,似乎这些逻辑在中国行不通,这就是ZARA的母公司出现的最大的问题。

 

其次,这些年伴随着中国快时尚市场的发展,我们看到很多中国的国产品牌开始快速崛起,在中国国产品牌快速崛起的大背景之下,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好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在大量的与国际品牌的代工过程之中,我们的设计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都已经有了快速的提升,所以在短时间内,中国企业可以完全拥有极强的市场设计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对于当前的整个中国快时尚产业来说,中国的国产品牌,一方面有着新国潮的市场优势,另外一方面又有着强大的制造业根基作为基础,最终的结果就是只要他们努力布局,就有超越国际巨头的可能性。

 

第三,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国际巨头品牌选择退出中国实际上也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因为对于这些国际企业而言,他们都已经非常熟悉,在一个国家到底能够做到什么样的水平,一旦自己本身的发展受到阻碍,往往会选择用壮士断腕的方式赶快消除自身的弱势,降低自己的负担,所以当前ZARA的三个姐妹品牌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就是为了降低自身的成本,从而避免在一个国家的市场陷入泥潭之中,所以这样的策略我们其实无可厚非,对于当前的快时尚产业来说,可能还是要学会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学会及时发展市场,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及时止损。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