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iPhone影像这块,确实技高一筹

不说还真没留意,原来苹果一直都没有在抖音上开号。

上星期,果子的抖音官方账号正式开通。

2 天不到的时间,粉丝数就突破了 50W。

▲6 月 23 日截图

账号刚开,苹果就连发三个视频。

第一个就是各种不同风格的视频拼接。

像极富人文气息的猫猫、微妙的气泡、色彩碰撞等混杂。

可以嘛,有点意思~

第二、三个则是「调色板」主题视频。

展示了色彩碰撞片段及其拍摄过程。

嗯,我脑子说学会了,但手表示学废了。

在简介上也写着:把看到的拍成好看的。一起加入#用 iPhone 拍摄。

再从首发的视频也能看出,果子很想让大伙用 iPhone 发现身边的美。

苹果他真的,我哭死。

苹果影像这块,确实技高一筹

苹果影像硬件现在的水平,应该也不用我多说。

简单总结:拍照还不错,视频很强。

虽然比起安卓阵营的影像配置,iPhone 缺点不少。

但要论调动用户拍照分享的积极性,果子可是一等一的高手。

自从 2018 年开始,苹果每年都会推出一部贺岁微电影。

像《一个桶》、《阿年》、最新的《卷土重来》等等。

虽说都是有专业团队和高级器材坐镇,但的确都是 iPhone 拍出来的。

给人手机也能拍大片的感觉。

顺道一说,近几年个人比较欣赏的是《阿年》。

并不是说剧情多棒,而是导演真是太会玩了。

想拍出敲碗的画面,直接把手机绑在手上;

想拍出转动的镜头,就把手机绑在轮椅的轱辘上;

运用各种生活常见的物件,让人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除了年更的「苹果贺岁片」,果子每年都会定期举办「Shot on iPhone」的摄影比赛。

相比传统专业味浓郁的摄影比赛,果子的参赛方式接地气许多。

用户只需要将用 iPhone 拍的照片,放到社交平台并打上 #Shot on iPhone# 和相关标签。

比赛时间结束后,评委会从全球各地提交的照片里选出 10 张作为获奖作品。

▲Shot on iPhone 2022 获奖作品节选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没法挤进世界前十,但踊跃参与「Shot on iPhone」的还真不少。

当一大群人共同投入到活动中,且自己的作品还会被其他参与者点赞,满足感确实非常到位。

获不获奖啥的,都无所谓啦~

甚至不在比赛时段,仍有许多人在话题下记录自己的生活。

苹果这种用较低成本,却能调动起用户最大的拍摄分享积极性,确实值得其他厂商借鉴一下。

其实国产安卓厂商也有类似的摄影活动,像华为的「新影像大赛」、vivo 的「VISION+ 手机摄影大赛」等。

而且安卓厂商比苹果大方不少,愿意「撒币」发奖金奖品。

▲华为新影像大赛 2020 奖励

但他们比苹果少了「接地气」这个重要属性。

用户需要到专门的社区/网页或 APP 投稿,还会分各种组别、单元。

有的厂商甚至还会要求图片必须带水印等等。

一通操作下来有够麻烦。

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也导致安卓厂商这边的活动热度远不及「Shot on iPhone」。

大多只在发布会上提一嘴,或者开赛、结赛等节点发微博宣传下。

被玩坏的「Shot on iPhone」

但说到「Shot on iPhone」,估计大多数人想起的不是摄影比赛。

而是各种搞笑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

像在工作时,青涩失误后的低调弥补;

▲图片来源网络

像在野外驾车游时,大猫咪送上贴心的问候;

▲图片来源网络

像花式炫技时,意外造成的小小的翻车……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片段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洗脑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的画面终止、意料之外的前后反差。

每次音乐到一定程度,你就猜到接下来该出现「Shot on iPhone」画面。

颇有一种「幸好暂停了不然他就要翻车」的感觉。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果味浓郁」的视频,都是网友们玩梗的二次创作。

如今的「Shot on iPhone」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甚至是不是真的用 iPhone 拍摄都已经不重要。

「Shot on iPhone」已经从原本的影像比赛出圈,成为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

而非专注在「拍得好不好看」。

如今的国产厂商,除了在思考怎样不断优化设备的影像能力,也应该试着打造更接地气的影像文化。

这样才能让品牌持续地在用户心中刷出存在感。

搜索建议:
热闻

 【歌词】没有寄的信 / 歌手:萧...

作词:张悬 作曲:张悬如果说这样的下午十一月二十一突然你的笑声 明白清晰今年冬天不阴不晴大家都不怎么搭理所以 我也没谁注意如果说这样的天气两点零七想起你的球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