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课件

《名师教案》(下)征订

1.本书单价79.8元,购买1本包邮不打折,2本以上9折包邮,50本以上直接洽谈。

2.元月底2月初正式上市,因年前快递停运,预计正月初八左右发货,预订成功先发第一、第八单元电子稿(含教案、课件以及课件涉及到的视频音频资源)。

3.购买本书的,免费提供“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测试卷”1套(含8个单元的测试卷和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小编搜集的,不是小编原创的)。

4.需要发票另加8%的税费(由月峰公司开具电子发票),或者加3%税费(由小编提供纸质发票,但发票快递费自理)。

5.购买《名师教案(必修下册)》的,如果需要小编个人编写的公众号发布的资源(按照单篇教学来设计的),整册只需160元(原价240元,含教学设计、课件以及课件涉及到的视频音频资源,不是正式出版的,只有电子材料没有纸质书的,发邮箱)。

6.订购方式:加小编微信直接订购,微信手机同号13973964130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品味文本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识史书 1.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2.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左转》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转》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5.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③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背景资料: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解文意 1.播放录音朗读,注音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字音: 3.指名朗读后分组合作探究翻译。 第一、二组:第一、二段。 第三、四组:第三段开头至“君亦无所害”。 第五、六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结尾。 要求:参照注解,动口动脑,疏通文意,翻译指定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每组派三名代表展示,一人朗读,一人指出重点字词句,一人翻译。 4.文言知识检测(抢答方式,具体内容见课件)。 三、析情节 1.指名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梳理情节: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智退秦师 晋师撤离 3.练习:试用一副对联概括各部分内容。 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勇士闯虎穴,巧言退亲师。 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四、赏形象 1.根据“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 自主思考: (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晋、郑矛盾,与秦无关。为下文叙事埋下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3)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亡郑不利于秦;存郑有益于秦;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不仁,不知,不武。 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3.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4.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是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谈对佚之狐的看法。首先,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思考: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五、探艺术 1.指名朗读第三段,注意读出语气。 2.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讨论:烛之武如何一步步说服秦伯的?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奉承示弱,郑知亡,抬高你 顺势陈弊,若郑亡,削弱你 以利相诱,若不亡,有益你 以史挑拨,揭痛处,离间你 顺势推测,若郑亡,威胁你 陈述利害,君图之,服了你! 仅仅用了125个字,娓娓道来,环环相扣,不仅退却了秦军的千军万马,还与秦军结成同盟关系,让秦军帮着戍守郑国。这就是烛之武的杀手锏!更是烛之武的智慧,这就是“史上最智慧的中国好舌头”!! 后人云:大兵压境把郑围,生死存亡势堪危!秦伯帐前七旬翁,寥寥数言大军归!——语文老师杨华当 3.总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其劝说的语言艺术更是中国史上的经典! 六、联现实 如何说服生物老师杨老师不在语文作文课上考试生物呢?请试着用烛之武的办法! (1)奉承示弱,抬高你—— 老师:为人好、水平高;能力强、身体壮; 我:长得黑、个子低;考得差,好害怕! (2)顺势陈弊,削弱你—— 如果您占用作文课考生物,会占用课时讲卷子,语文老师也得给我们补回课来,课程就会很紧张,马上又期中考试了,不仅讲不完,而且我们也没时间复习了,我们会在背后议论你!对你的光辉形象有损! (3)以利相诱,有益你—— 听说你爱吃……如果不考,我们全班同学一人给您…… (4)以史挑拨,离间你—— 你不记得曾经占用了语文早读五分钟,语文老师气得脸都绿了,背后对着我们的面不少骂您,您看他那么小肚鸡肠呀!那话也太难听了!您要听吗? ⑸顺势推测,威胁你—— 如果这次你再占用人家两节作文课,语文老师估计还是拗不过您,但依他那小肚鸡肠的性格,肯定还要全校瞎嚷嚷!说的话肯定难听! ⑹陈述利害,改变你—— 不考对您好,考对您不好,您考虑考虑吧!

1

温馨提示

教学资源索引

(高中语文必修三以及其他资源正在陆续重新发布中)

2

个人申明

1.公众号所发布的教学资源,大部分都是小编上课或准备上课用的,仅仅只是给各位提供一点参考,由于时间匆忙,发布前没有来得及仔细审核检查,其中存在着很多错误,敬请理解并诚恳希望得到您的批评指正;教学设计和课件内容(比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借鉴了不少名师的构思和创造,很多内容来自网络媒体,由于涉及面广,没能一一注明出处,敬请原谅,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所发资源尽管参考了不少资料,但绝不照抄照搬某一资料,任何一个教学资源都融入了小编自己的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思考。

搜索建议:
热博

 想象竞合怎么处罚?

想象竞合是我们法学小伙伴在学习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法条竞合常常难以区分,生活中没有学过法律的人更加搞不明白,也不知道想象竞合是如何处罚的。那么,想象竞合是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