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汉宣帝团灭霍光家族记:真正的权谋高手,就是这样的能“装”

—01—

汉宣帝地节四年(年号,即公元前66年)七月,曾经“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甚至是可以废立大汉天子的霍光家族,因谋反之罪,被屠戮殆尽。

秋,七月,云、山、明友自杀,显、禹、广汉等捕得;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十家。

所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公元前66年,距霍光废黜海昏侯、迎立汉宣帝的霍家鼎盛时期,公元前74年,也只不过仅仅八年之久;距霍光薨逝,以天子礼仪下葬、享受人臣至高荣耀的公元前68年,更是不过两年之久。

两年!

仅仅是两年时间,汉宣帝就完成了由提线木偶到九五之尊完美逆袭;

八年!

也不过是八年时间,刘病已(汉宣帝)就由初次见到霍光时,“如芒刺在背”的战战兢兢,完成了厚积薄发之后的大权独握。

人世间最厉害的权谋也不过如此吧?!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毫无根基的汉宣帝是如何一步一步积聚力量,最终将可以废立天子的霍光家族“团灭”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什么才是顶级的权谋高手?

—02—

公元前74年,七月,经过些许内心挣扎的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终于迈出了那一步;

癸巳日,霍光在未央宫内,召集了丞相、御史大夫、以及所有食禄在两千石(dan)以上的大汉帝国高级官吏,完成了封建帝制下的第一次“废帝事件”——将继位仅仅二十七天、连龙椅都没暖热的昌邑王刘贺拉下了马,并给敕封了一个颇具嘲讽意义的名号:海昏侯。

虽然,霍光几乎可以毫不费力地就将大汉天子赶下台,但是,毫无疑问:他貌似从来没有想过要“取而代之”;霍光一生最大的理想,也不过是成为像伊尹、周公那样的千古名臣罢了!(这也是后来,汉宣帝可以“装孙子”,而完成最后逆袭的根本原因!)

故而,在废黜海昏侯后,霍光急需一位新天子来“装点门面”,以显示自己无意篡汉的态度。

在《》一文里,青史君曾经对汉昭帝死后,谁最有资格成为新一任大汉天子做过分析:

在汉武帝的六个儿子里,老二齐怀王刘闳、老六汉昭帝刘弗陵相继绝嗣;而老三燕王刘旦和老四广陵王刘胥又因为和霍光不对付,而被排除在外;

所以,在昭帝死后,最有资格继承大汉天子的人选,只剩下老五昌邑王刘髆的儿子刘贺,以及老大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

在当时虽然名声不怎么好,但是“历史更加清白”的昌邑王刘贺绝对是不二人选;不过到了现在,当刘贺也被霍光给否定时,那么,毫无疑问,终于轮到汉宣大帝刘病已上场了!

—03—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事发,汉武帝的嫡长子、大汉帝国最名正言顺的继位人、卫太子刘据兵败身亡。

随着刘据一起死去的,还有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所有的妻妾;不过,幸运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加持,出生数月不久,身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得以幸免于难。

但这位幸存者的童年,其实过得并不幸福:

当其还在襁褓之中时,自己的亲生父母以及爷爷就全部惨死,可怜的他只能靠着女囚犯的乳汁存活下来;

后来天下大赦,得以出狱的刘病已,又被汉武帝送到了专门关押皇族罪犯遗孤的掖庭司;

再后来,汉武帝驾崩,汉昭帝继位,刘病已的敏感身份,已然不能再继续待在皇宫大内了。于是几经辗转,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外祖父家中(这可能是刘病已童年阶段唯一的一段幸福时光)。

这样悲惨而又波折的童年经历,必然养成了汉宣帝善于察言观色、精于人情世故的超常能力。所以当他第一次见到霍光时,他就知道这位爷是惹不起的,自己要低调、再低调。

帝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所以,即便是当时的汉宣帝已经年满十八岁,按照规定,辅政大臣霍光应该将权力交还给帝王;可是当霍光想要归还权力时,汉宣帝还是“谦让不肯受”;不仅如此,汉宣帝还下令,所有的政事都先要征询大将军的意见之后,再送到自己那里。

并且在同年,汉宣帝还给霍光增加了一万七千户的封邑,让其的封国规模达到了恐怖的两万户,简直堪称一个诸侯王!

甚至在后来,当霍光的老婆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而派人毒死了汉宣帝的结发妻子许皇后时,汉宣帝也是啥话没说,该干啥还干啥!

所有的一切都在表明,当霍光在世时,汉宣帝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忍”!

—04—

当然,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忍让,那么,刘病已就肯定不能被称为汉宣大帝了!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位汉宣帝可以说是西汉历史上最后一位,遗传了刘邦“真龙血脉”的子孙;这样的一位天生王者,怎么会不懂权谋?

我们先来看这样几件事:

汉宣帝元年,刘病已想给自己的先祖上个封号,以便于祭拜。于是,他下旨让有关部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有关部门倒也没有好含糊,直接就上书说道:按照礼制规定,一个人如果继承了别人的家产和名号,那么,他就是人家的后代了,就不能再去祭祀自己以前的父母和祖先了。陛下您继承的是您六爷爷汉昭帝的皇位,承嗣的是祖宗的天命,已经跟刘据一脉没有多大关系了。

那么,按照《谥法》:您的爷爷刘据因为曾经“不悔前过”,起兵反叛过自己的父亲,应该谥号为“戾”;而您“因为恐惧而不知所措”的父亲,应该谥号为“悼”!

六月,诏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有司奏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愚以为亲谥宜曰悼,母曰悼后;故皇太子谥曰戾,史良娣曰戾夫人。”皆改葬焉。

一个“戾”,一个“悼”,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词语!搁在我们老百姓这里,跟“问候祖宗十八代”似的。

不过,汉宣帝没有说啥,就“乐呵呵”地接受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有关部门为什么要这么“恶心”汉宣帝呢?

其实,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里,却包含了非常隐晦而深刻的权力逻辑: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巫蛊之祸”,汉宣帝的祖父刘据是名正言顺的大汉天子继位人,那么身为他的子孙,汉宣帝的继位也就有迹可循。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看似是汉宣帝在尽孝心,给自己的祖父母,以父亲母亲寻求谥号;其实从更深层面上来讲,这是汉宣帝在稀释霍光的权威——如果有关部门,给汉宣帝的祖上来一个“美谥”(毕竟当时“巫蛊之祸”已经平反),那么就意味着:汉宣帝的皇位其实是来自于其祖父,而不是由于霍光的鼎力扶持。

对于这样的“掺沙子”,霍光怎么能忍?

于是,就命人直接“骂”了回去——霍光的意思很明显:你是我扶持的,不要动什么歪脑筋!

公元前71年,长罗侯常惠上书请求出兵攻打龟兹国替手下报仇,汉宣帝不允许;不久之后,朝廷却收到了常惠送来的战争简报!

对于领兵将领的抗旨之举,汉宣帝很生气,表示要“办了常惠!“

不过,当汉宣帝知道常惠是听从了霍光的指示之后,才“便宜从事”的,立马又改口“干的好”!

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看到这里,肯定就有人说了:你说的这两件事,跟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区别?还不是在表示汉宣帝在“认怂”?

如果您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青史君就要很遗憾地告诉您:看来,您并不懂权谋!

什么是权谋之术?

当你处于优势时,你固然可以旗帜鲜明、口号震天;但是,当你处于劣势之时,你该怎么做呢?

口号震天,铲除国贼?很显然,那是找死!

一味忍让,最终被人忽视?很显然,这样也不对!

青史君认为:在汉宣帝那样的生存环境之下,忍让与尊重霍光,给自己谋得最大的生存环境;然后再时不时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让朝廷、让天下知道,整个大汉天下除了他霍光,还有一个真正的天子存在,这才是最完美的权谋!

这就叫做在“狭缝中求生存”!

注意:这很重要!正是由于汉宣帝的不懈努力,所以大汉朝的文臣武将一直都知道,这位皇帝并不是一位平庸的主。当霍光死后,大汉王朝的权力出现真空时,大部分人选择支持汉宣帝,正是出于这一原因。

—05—

就这样,汉宣帝以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熬过了六年时光。

公元前68年,霍光病危;汉宣帝怀着激动的心情、摆出一副哀愁的面孔前来探视。

霍光表示:想将自己封邑分出三千户,给自己兄长的孙子霍山,弄个侯爵当当——很明显,这是临终之前的霍光对汉宣帝最后的试探!他想看一看,在自己死后,霍家在朝堂上还有没有地位?

汉宣帝一边哭,一边说:“这算事吗?”

于是,汉宣帝在加封霍山为侯爵的同时,还册封霍光的长子霍禹为右将军,这是一个仅次于大将军的爵位。

汉宣帝给霍光释放了这么一个信号:您赶紧去吧!朕不会亏待你们霍家的!大将军的位置,就留给你儿子霍禹了!

“自己都病成这样了,皇帝还是一如既往地懂规矩,看来我霍家后顾无忧了!”怀着这样的想法,一代权臣霍光于公元前 68年三月,庚午,病逝。

不错,汉宣帝是非常“懂规矩”:在霍光死后,不仅恩准其以帝王礼制下葬,而且还给予霍光的侄孙霍山以议政之权(领尚书事)。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

注意,是议政之权,而不是决策权!

那么,原来本属于霍家的决策权,汉宣帝给了谁呢?

夏,四月,戊申,以(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张安世,汉武帝时期最为有名的酷吏张汤之子;当年,霍光通过一系列权谋斗争,弄死了同样是托孤之臣的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后,为了面子上好看,就将非常上道的张安世拉进了大汉帝国的决策层。

这个张安世呢?也非常给力,曾经力助霍光废黜海昏侯,拥立汉宣帝刘病已,保证了霍光的权威。一直以来,他都是霍光的好跟班!

所以,对于霍光及其家人来说,这个张安世是绝对的“自己人”,汉宣帝让其暂时代理朝政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霍禹年轻没资历,但是迟早汉宣帝还是会将权力还给霍家的!

不过,霍家人可能忘了:这个张安世还有个哥哥叫张贺,他曾经是戾太子刘据的铁杆追随者。在刘据兵败身亡后,这个张贺也被株连,被贬为“掖庭令”。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童年时期的汉宣帝,是在掖庭待过一段时间的。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汉宣帝),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

也就是说:由于张贺的关系,其实张安世不仅是霍光的自己人,更是汉宣帝的自己人(双料间谍)!

现在,你有没有对汉宣帝的心机之深沉,感到恐怖?

这还不算完!

公元前67年10月,汉宣帝下令,将霍光的女婿、未央尉范明有升为光禄大夫;孙女婿中郎将王汉升为武威太守;长乐尉邓广汉为少府————最为明显不过的“明升暗降,剥夺兵权”。

—06—

不久之后,汉宣帝终于“兑现了”承诺:加封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继承了霍光的职位。

不过有意思的是:汉宣帝在加封霍禹的同时,就立即收回了他原来的所有兵权,而且只给了霍禹一个单独的“任命文”,并没有绶予其任何印信——汉宣帝通过一次“诈骗”行为,就将霍禹搞成了光杆司令!

以霍禹为大司马,冠小冠,亡印绶;罢其屯兵官属,特使禹官名与光俱大司马者。

到了这个时候,霍家人终于警觉了,这TM皇帝是要收拾霍家啊?!

但是很显然:曾经“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的霍光家族,在大汉朝堂上,已然没有了任何实力了!

霍家人很惶恐!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霍家人难道就真的这么傻吗?刀都架到脖子上了,才反应过来。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局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汉宣帝心机深沉——在解除霍禹兵权的同时,他将这些权力都悉数给了,霍家自以为的“自己人”张安世!(坐实了张的双料间谍身份)

即:霍家人大意了,没有闪!

第二、种种迹象表明:霍家除了霍光之外,其他的人对于权力来说,确实都是棒槌。

霍光的妻子霍显,为了自己的女儿可以做皇后,竟然敢谋杀汉宣帝的发妻——她到底有多么的无知与幼稚就可见一斑。

而霍家的那些纨绔子弟就更加疯狂了。据史书:曾经有一为官员,因为得罪了霍家的家奴,注意是家奴,最后竟然被逼得下跪认错,这事才算完。

也就是说,由于霍家人的飞扬跋扈,所以他们几乎得罪了大汉朝堂上的所有人。故而,当汉宣帝在“温水煮青蛙”时,没有人向他们示警也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接着往下说:

不久之后,民间又开始流传起当时霍家人谋杀汉宣帝发妻的八卦猛料!(100%是汉宣帝放出的消息)

这不是要命吗?早已经风声鹤唳的霍家人,决定铤而走险,反他一反!

又闻民间讙言"霍氏毒杀许皇后’,禹、山、云惊,于是始有邪谋矣。

至于造反的结果,大家在本文的开头已经看到了。

就这样,曾经可以废立天子的霍家家族,轻而易举地就被汉宣帝“团灭”了!

从毫无根基、战战兢兢的“草根天子”,到独断乾坤、开创盛世的汉宣大帝,刘病已用他的隐忍与心机,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顶级的权谋高手!什么才是高阶玩家!

那么,你get 到了吗?

搜索建议:
热博

 甘孜白玉县交通违章怎么处理?

问:甘孜白玉县交通违章怎么处理?律师解答:在一个工作日内。工作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9:00-17:00。一般来说,违反交通规则的罚款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场违反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