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病害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病害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文物世界》2013年01期

胡文英

朔州水泉梁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水泉梁村,2008年被当地村民发现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局、崇福寺文物管理所联合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水泉梁壁画墓是朔州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北齐壁画墓,墓室内遍布彩绘壁画,画面形象生动、色彩鲜艳、表现内容十分丰富。

一、壁画描绘内容

朔州水泉梁壁画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墓室组成,揭取的壁画可分为甬道和墓室两部分,壁画整体保存状况良好。该壁画生动地再现了与墓主人身份、地位及生活相关的历史社会风貌。壁画绘制于北齐时期,是我国早期绘画艺术宝贵的遗存之一,对北齐社会、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参照价值。壁画内容主要可分为甬道和墓室两个部分,甬道两壁分别绘有形象高大的文吏1名,拄剑仪卫2名,小型远景骑行马队3组,形式基本对称,唯马队行进方向相反。墓室壁画分为四层,从上至下依次为天象图、四神图、十二生肖图、以表现墓主人夫妇生活为中心的四壁主体壁画,各层之间以红色条带相隔。第一层壁画为墓顶的天象图。底色呈深灰色,上面点缀白色圆点以表现星辰,一条蜿蜒的白色银河自西南斜贯至东北向的盗洞口处,银河东侧绘有内含三足阳乌的太阳形象,西侧绘内含捣药兔和蟾蜍的月亮形象。第二层壁画为四神图,东西南北四方向分别简单勾绘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形象,四神之间以神兽形象间隔,空白处则以墨线勾绘流云衬底。第三层壁画为十二生肖图,其中鼠的形象居北壁正中位置,其他生肖以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第四层壁画即墓室四壁壁画,北壁绘墓主人夫妇宴饮图东壁绘鞍马仪仗图西壁绘牛车出行图南壁绘鼓吹图。

朔州水泉梁壁画写实与装饰并重,用简练纯熟的线条描绘了墓主人宴饮、乐队、出行、仪仗等场景,还有与娄睿墓相近题材的四神、天象和十二时(生肖)图等,画面用色丰富,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研究价值。

二、壁画病害现状调查

科学的保护出土壁画必须建立在对壁画病害及成因调查与分析基础之上。水泉梁壁画经千百年环境侵蚀和多次盗墓者的人为破坏出现了许多典型性病害。主要包括了壁画整体的空鼓、裂隙;地仗层酥碱甚至粉化,大面积空鼓导致地仗层脱落画面缺失等∶颜料层起甲、褪色、脱落∶人为的烟熏、凿挖、涂写、磕碰、划痕;盗洞引起的整体墓葬环境的改变、壁画表面的水渍、泥渍污染等。

(一)壁画整体性病害

1.壁画表面烟熏水泉梁壁画在保护揭取前,盗墓者已经将壁画表面进行了大面积的画面分割及贴布处理。由于盗墓者在墓室内取暖或烘烤而造成了对画面的烟熏损害,烟熏病害主要集中在墓室的上半部分,烟熏严重者,壁面一片漆黑,门洞券顶部分的壁画遭到的烟熏损害最为严重。经偏光显微镜检测分析,遭到烟熏的壁画表面都是密集的碳颗粒。

2.颜料层褪色与脱落盗墓者挖掘的直通露天的大型盗洞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墓葬环境,墓室内空气长期进入、流通,必然影响了墓葬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加速了壁画材料的老化,造成了壁画整体的褪色、起甲、脱落等现象。墓室湿度的变化,引起壁画结构层内水分的流动,同时带动盐分的运动造成了壁画的酥碱、疱疹等病害。另一方面,顺着盗洞流入的雨渍混合着泥土进入墓室内不断冲刷,也造成了壁画表面的褪色、水渍、泥渍、污染等损害。

3壁画空鼓、地仗层脱落∶因墓室结构为穹隆顶,在长期重力的作用下,加上壁画制作材料的老化,墓室内的壁画自上而下都出现一定的空鼓现象,尤其是在砖墙支撑体起券部位的中上层空鼓最为严重,用手轻触时能感觉到晃动,多处都有地仗层的大面积脱落及画面缺失。墓室四周的中上层壁画普遍出现空鼓,伴随着严重的空鼓现象,画面层出现多处的裂隙。因地仗中的植物纤维糟朽与胶结材料老化等原因,脱落的局部壁画大部分已摔碎而无法拼接还原,但可作为检测取样块进行收集整理。

4地仗层酥碱从脱落至地面上的壁画碎块中可观察到地仗层中的植物纤维已经完全糟朽粉化。壁画整体由于时间久远而引起的石灰层变质、加筋材料糟朽、胶结材料老化等因素造成了壁画地仗层大面积酥碱,局部发展至画面的颜料层引起起甲、疱疹、粉化、脱落等。壁画的颜料层与砖体接触的石灰表面层相对坚固,但地仗层的中间部分严重酥碱,使之呈“夹心饼干”的状态,对后期画背的处理造成很大困难。

5壁画表面涂写在墓室四壁下层及墓门内的甬道两侧的壁画表面,均有盗墓者为窃取壁画涂写的预切割线,盗墓者们用蓝色直线框画出了壁画中画面精彩、保存较好的部分,而在盗取的过程中同时也对壁画造成了多处的划痕、磕碰等损害。

6墙面挖凿洞∶除了烟熏之外,盗墓者可能出于寻找宝物、暗室等原因,还对墓室内北壁、东壁、西壁三面墙进行了凿挖,对壁画造成的直接损害都是非常严重的。既造成了画面层的缺失、又破坏了整体地仗层的胶结性与强度,从而使凿洞周围也出现了大面积空鼓、地仗层酥碱、脱落等现象。

(二)壁画病害类型与分布情况

1.甬道∶整个甬道部分的壁画已遭到烟熏破坏,尤其是贴布前后的画面亮度对比明显,且甬道顶部烟熏严重者一片漆黑(图一)。甬道券顶部分虽然受重力影响较大,但因其支撑体结构表面较为平整与过渡层胶结良好等关系,空鼓现象较墓室少。甬道部分东西两面门吏突出的病害表现为下半部分泥渍严重导致画面缺失,地仗层的酥碱也直接影响到了画面效果,局部地仗层脱落导致画面层缺失。甬道部分东西仪卫的主要病害表现与门吏部分相近,为下半部分泥渍严重导致画面缺失,地仗层的酥碱直接影响到了画面,局部地仗层脱落导致画面层缺失,盗墓者未贴布的画面遭到的烟熏与贴布后未被烟熏的画面亮度、色度都区分明显。甬道整体画面上有多处磕碰痕迹,颜料层表面疱疹、点状脱落现象普遍。

2.墓室北壁墓室北壁上层天象图下部有盗墓者掘开的大型盗洞(图二),该盗洞直通墓室外,长期的墓室外部空气进入导致了墓葬环境的变化,大量的雨水混合着泥土沿着盗洞流入墓室,水渍、泥渍的多次冲刷也对壁画造成了很大伤害。盗洞下方位置相接的是壁画上层的一神兽图像及中层的生肖牛图像,因雨水侵害加上起券部位的重力作用损害严重,图像已漫患不清。而墓葬环境的变化也加速了壁画材料的老化,使得壁画出现地仗层空鼓、脱落现象严重。北壁下层病害主要是烟熏对壁画表面的损害,几处划痕对壁画画面与地仗层都造成了整体性伤害,沿着盗洞流入的水渍、泥渍对壁画的污染损害,因空鼓而导致的裂隙或叠加集中在起券部位。另外,在墓主人夫妇的中间部位,遭到明显的盗墓者的凿挖破坏,凿洞周围地仗层大面积脱落同时画面层缺失,对周围地仗层也产生损害。

3.墓室东壁墓室东壁壁画最突出的病害是下层壁画的上部遭到盗墓者的严重破坏(图三)。由于某种原因盗墓者对墙体进行凿挖,在凿挖过程中对壁画造成了直接的大面积的破坏,在凿洞上方的墓室起券位置有长达2米左右的脱落,画面中部有多处预切割线涂写,下部有泥渍污染。壁画中层、上层所处位置正好为墓室起券部分,在长期的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壁画大面积空鼓、裂隙,同时地仗层酥碱、人为的烟熏病害严重。

4.墓室西壁墓室西壁上层有盗墓者造成的盗洞损害,位置在生肖鸡与狗之间上方,此盗洞时代久远未有雨水流入,对壁画造成的损害不大(图四)。西壁起券部分壁画空鼓严重,同时地仗层产生酥碱、脱落。西壁下层壁画牛车上有明显凿洞,地仗脱落现象也集中在牛车图像上,脱落的画面层已经摔碎。另外壁画上有盗墓者造成的烟熏污染,下部有严重的泥渍污染,泥渍有硬化现象。

5.墓室南壁∶墓室南壁壁画病害首先表现在壁画下层门洞上方两侧的地仗层大面积脱落画面缺失,还有壁画中上层空鼓严重、多处产生裂隙(图五)。南壁东面着深红色的鼓吹手腰部位置也出现地仗层大块缺失现象。此外还有整体的地仗层酥碱、盗墓者人为的烟熏、多处划痕、磕碰损伤痕迹。壁画下层底部有局部的地仗层脱落和比较严重的泥渍污染。颜料层的病害主要是褪色及局部的点状脱落等现象。

三、壁画病害成因初步分析

墓葬壁画病害的形成是与壁画自身情况、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息息相关的。

1.壁画自身因素的原因

壁画自身因素包括了制作材料、工艺、结构以及墓室结构特征等方面。水泉梁壁画的基本结构如下图(图六)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壁画绘于青砖砌成的圆形穹隆顶单室墓中,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部分壁画绘制于甬道顶部及两侧。其支撑体是由青砖砌筑而成的墙体。所用青砖长33.534.5厘米,宽16~17厘米,厚4.2~5厘米,砖体呈灰青色,一面压印有绳纹,火候较低,质地不甚坚致,断面可见较多的小气孔。个别砖块因火候太低而成浅褐色,砖块间以红泥为粘结剂。其地仗层是添加入植物性加筋材料的厚度为1~3厘米的石灰层,从脱落的壁画残块中观察可知地仗层与砖体层之间未有砂浆和草拌泥层。

基于地仗层的制作材料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壁画采用的石灰、支撑体中的红泥材质和墓葬中地下土壤环境中的水、盐碱的作用下,作为壁画地仗层的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逐渐硬化,壁画制作过程中添加的胶结材料也逐渐老化而失去粘接力,同时胶结材料在干燥或老化过程中产生局部的收缩进而引起颜料层从下部结构表面被拔起,即出现起甲现象【4。同时,石灰质地仗层作为粘接剂,因其强碱弱酸盐的化学特性,极易与酸性物质反应而失去黏结作用,例如碳酸钙与空气中含硫酸的酸雨或大气中的硫化物反应形成硫酸钙,从而导致对壁画结构的破坏而引起地仗层酥碱。此外,酥碱是壁画结构内部失去内聚力而造成的材料机械强度丧失的现象。地仗层中添加的植物性纤维材料的糟朽甚至粉化也是引起酥碱的原因之一。地仗层酥碱是对壁画最严重的损害之一,如果酥碱现象扩散至颜料层则会引起颜料层中的胶结材料和表面涂层老化,形成褪色、粉化等。壁画颜料层中的胶结材料多为有机材料,各种因素造成的胶结材料老化降解使其无法将颜料颗粒黏结在一起,也形成了颜料层的老化现象。地仗层老化、酥碱也是形成壁画大面积空鼓的主要原因。

水泉梁墓室结构为单室圆形穹隆顶结构,在墓室四周起券部位,支撑体的表面结构呈锯齿状,与竖直的墙面比较,地仗层的胶结力不均匀同时还受重力作用影响,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壁画空鼓的原因之一(图七)。

2.环境因素对壁画的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气候对文物形成一种无形的潜在破坏因素。朔州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朔州境内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朔州地处黄土高原,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为3.6℃~7.3℃左右~。墓室内的环境因盗洞而与外部环境相通产生相应变化。病害的产生与窟内微环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水分因素∶墓葬壁画的保存受其所处的墓葬环境影响是缓慢而复杂的,在各种环境因素中水分对壁画的破坏作用最大。水能溶解壁画中的可溶性材料如颜料层中的胶结材料,使壁画脱胶而粉化,如北壁下层壁画盗洞下方水渍大量进入的画面,将壁画表面冲刷使其颜料层粉化、脱落。水还能够溶解地仗层中可溶性、微溶性盐分和黏合剂,使地仗层变得疏松而强度降低甚至酥碱。同时由于水的作用,使得地仗层中的纤维加筋材料被微生物侵蚀而老化、糟朽。总之,由毛细作用、冷凝、潮解及盗洞流入的各种水分,为化学反应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加速了壁画的老化。

盐分因素∶壁画的制作材料和墓室环境中都存在大量的盐分。通过离子滴定分析,水泉梁壁画的地仗层中含有以下几种阴离子(S042-CLHCO;CO2)的微溶或可溶盐成分如硫酸钙、碳酸钙等,这些可溶盐的不规则运动是导致壁画地仗层酥碱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分的运动带动盐分运动,盐类在不规则运动中产生溶解、迁移、结晶和重结晶等作用,其中的微溶性盐分结晶位置一般在距离壁画表面1~2毫米处,有时更深,因此对地仗层和颜料层破坏很大,使壁画的地仗疏松,植物纤维糟朽,颜料中的胶结材料老化,造成了地仗层酥碱和颜料层的起甲、疱疹、脱落等病害。

其他环境因素∶壁画完工之后会一直处在墓葬环境中,在墓葬未遭到盗掘时相对保存状况较好,但多处盗洞会带来空气污染甚至光照影响。空气污染中硫化物、二氧化碳与悬浮颗粒对壁画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3.人为因素对壁画的破坏

朔州水泉梁壁画遭到过三次明显的盗掘。因此,在对壁画的所有病害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病害是种类最多,损伤程度最直接的。

盗洞破坏在墓室顶部的东北角处,盗墓者从封土顶部竖直下挖竖井式宽度达两米左右的大型盗洞,盗洞直通露天,空气、尘土、雨水、雪水等随着盗洞进入,打破了墓室环境的相对稳定,对壁画保存环境的改变造成了直接影响。水分渗透到墙体上沿着壁画表面流下,也造成了壁画颜料层、地仗层的变化,加速了壁画颜料、胶结材料、加筋材料等的老化,使壁画出现了颜料层褪色、脱落、起甲、疱疹,地仗层酥碱、脱落、粉化等多种病害现象。

烟熏污染∶在最后一次盗掘中,盗墓者用蓝色线条对保存较好内容精彩的画面进行了分割,并对壁画进行了加固性的黏贴纱布处理。之后,盗墓者在取暖或者对贴布的胶结材料进行烘烤过程中意外死亡使壁画得以幸存。烟熏污染集中在壁画的上半部分,包括了壁画的上半部分,未充分燃烧的碳和燃料中的部分有机物质沉降在壁画表面,画面层上凝结的大量炭黑颗粒,使画面原先的白色底色层呈灰色甚或黑色。

凿挖捣损、划痕、磕碰、涂写∶在墓室的北壁、东壁和西壁三面墙体均被盗墓者进行了凿挖,凿挖深度直至砖体。而凿洞周围的壁画也自然遭到严重损伤,最严重的就是空鼓、粉碎,甚至脱落至地面。在剧烈的凿挖过程中,划痕、磕碰痕迹多处可见。另外,出于揭取壁画准备的涂写痕迹明显,从画面上残留的笔迹可以看出对画面效果的分割取舍是具备一定经验的壁画盗取者。

除以上主要因素,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检测分析其他因素导致的壁画病害。总之,水泉梁壁画的病害类型与成因是普遍而复杂的。基于以上初步的病害调查,壁画大面积空鼓及地仗层的普遍酥碱对该壁画的保护构成很大威胁,因此对水泉梁壁画采取了整体揭取的保护措施。水泉梁壁画墓的发掘和壁画的揭取为研究这一时期晋北墓葬的形制以及对后期墓葬制度的影响、墓葬壁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资料。

(项目基金∶2010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10】256号)《关于馆藏北齐壁画保护修复方案的批复》

【1】详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局,崇福寺文物管理所《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2期26-41页。

【2】病害调查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古代壁画病害与图示(WW/T0001-2007).

【3】赵林毅、汪万福、马赞峰、张国彬、苏伯民、杨韬《西藏罗布林卡壁画病害成因及其防治对策》,《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54-60页。

【4】赵天宇、张虎元、严耿升、刘平、张永霞《莫高窟壁画地仗土的土水特性研究》,《敦煌研究》2011年第6期36-42页。

【5】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年322-327页。

【6】杜建君、刘洪丽、张正模、薛平《瓜州榆林窟微环境特征及其对壁画病害影响的初步分析》,《敦煌研究》2009年第6期。

【7】数据来源于网络资源百度百科。

【8】陈港泉《引起莫高窟第351窟壁画疱疹病害发生的水分来源分析及疱疹病害初步模拟试验》《敦煌研究》2010年第6期54-58页。

【9】图片说明基础图片来源于《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发掘简报》。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博物院)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搜索建议:
热博

 2005 CCSG全国网吧巡回赛...

“电竞中华,龙行天下!”,2005年 CCSG全国网吧巡回赛的首站——深圳赛区淘汰赛已经在8月27日鸣金收兵,经过为期20天的厮杀,进入深圳赛区决赛的战队都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