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怀仁窑油滴

怀仁窑油滴

《东方收藏》2012年05期  山西  赵炳恩

编者按2011年6月,著名学者、古陶瓷鉴定家、《收藏快报》·《东方收藏》总编辑余光仁在《东方收藏》发表《关于宋代“油滴天目”的探讨》的文章。余光仁总编辑在前辈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国主要窑口的“油滴天目”,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研究对比与探讨,在学术界和文博收藏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余光仁总编辑撰写发表该文的目的,是通过《东方收藏》这个平台和桥梁,搭建起学术研究的渠道,在海内外发起一场大讨论,以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此,本期《东方收藏》特开辟“学术新论”专栏,刊发山西藏友赵炳恩的文章《怀仁窑油

滴》。赵先生的文章选用的标本好,阐述条理清晰,有新论点,有见地。本刊欢迎广大读者、藏友积极踊跃地展开探讨,把“油滴天目”的研究引向深入。

去年第6期《东方收藏》余光仁先生《关于宋代“油滴天目”的探讨》一文,在前辈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又一次举起了油滴大比对、大展示、深入广泛进行探讨的旗帜,提出“结论靠大家,希望共同关注研究油滴问题”的宏大设想,像号角一样吹得我激情涌动,便立即把集藏的怀仁窑万千瓷片标本翻检了一遍,对圈内瓷友走访一遍,并得以上手审视和拍照。经梳理,现用图释的形式刊布,一方面展示盛烧于金代的怀仁窑油滴之风采,另一方面也把研究的心得体会提出来,也来个如同上述"探讨"一文式的大参与,"共同研究油滴问题”,尤其是山西油滴这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让“油滴研究”能出现一些新成果,形成一个南北油滴荟萃、百花争艳的新局面。

一、特殊部位的银油滴

1.图1-1为大瓮,高53厘米,颈肩部有一圈油滴,不见二次施油痕迹,分布均匀,斑点较小,较光亮(图1-2)。当年冯先铭调查时发现过颈肩部有油滴的小罐。

图2为小口瓶,高21厘米,折肩平缓,微鼓,口沿、颈部、肩上布满了斑点中等的油滴,属清晰光亮的一类。

这类特殊部位有油滴的现象颇多,另见有盘、烛台,浑源窑黑釉器物从唐到金元时期发现的这类油滴也多。我们知道,银油滴的烧成须有三大条件含铁量要高,温度也要高到一定程度并符合升降温曲线,釉厚度也要适中,当然与窑位也有关。但用上述要素似乎回答不了此现象的原因,气流的向背也难有说服力。总之,烧成油滴难,烧成上述油滴难之又难,准确解释恐怕就更难。"结论靠大家"是种创新思维,新的一轮陶瓷研究的热潮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二、遍体的银油滴

1.图3-1为黑褐釉深腹盆,剔花,不太光亮的小油滴均匀地分布在内外壁上,斑点大小一律,呈色相同,间距惊人的相似(图3-2)。黑剔花是怀仁窑的精品,应排除自然烧成的可能。这种特征十分少见。怀仁中心窑场叫小峪,周边另有鹅毛口和吴家窑,确切窑口还有待考证。

2.图4——1为大缸残片,厚1.5厘米,内壁油滴密如鱼鳞,似乎有点过火,斑点有的大如绿豆,扪之凹凸不平。外腹斑点悦目,釉面漆黑光亮。图4—2为大瓮残片,厚1.3厘米,瓦沟纹凹凸处银斑大小有别,属光亮的一类。施工者称有1米高,因不识其物的价值而运到垃圾场,幸亏我顺手拣了两小块。

3.图5为高烛台,高24厘米,黑褐釉,属晚期,遍体大小不一的银斑,有的大如黄豆。

图6-1、6-2为两只小盏的内外银斑,大小不一,最典型而多见的银斑形状特征,足部涂刷黑铁泥,属仿建现象。平朔煤矿发现的一小盏与此如出一辙。5. 图7-1是吉美博物馆的小盏,图7-2是某藏家的小盏,图7-3为大同博物馆的小盏。口微敛,造型相同,斑点形态一致,足涂黑铁泥,怀仁窑特征明显。台湾鸿禧美术馆的小盏也属怀仁窑。穆青对这类斑点分布均匀的小盏给予了高度评价。内壁油滴发育饱满、斑点大小一致、间距排列有序、比较光亮是其特点,但光亮度应逊于鹤壁窑“小而光亮”的油滴。

三、银斑与红斑重叠的花斑油滴图8为小盏的一半,有粘接,口径10.6厘米,外腹红斑小而凌乱,内壁的装饰风格可就别开生面了大花纹为礼花状,中间正值礼花爆开怒放,两侧有飘落感每颗红斑中央都承托着银光闪烁的斑点,清晰可辨,成了花中花。细察之,银斑并不完整,恰似“探讨”一文所称的“摔碎的玻璃”(形状之一种)。尽管如此,那是天然生成,打破了传统油滴的形态,更显生动活泼,丝毫也没有影响重叠斑点的别致和立体感。罕见的工艺特征值得研究。花斑是人为刻意所施,称之为装饰釉,应是顺理成章的了。几年前在地方刊物上登载,不见不同意见,今再次公布之。

对这种从未见诸报道的品种,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它不是采集于窑址,而是出土于大同古城中心地段2.7米深处的施工工地,窑口的认定历经6年,上手了无数次,还有两枚类似品,经与窑址黑釉标本的比对,其釉层中古星象图一样的细微纹路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特征为怀仁窑黑釉所特有。与山西前辈陶瓷专家水既生,在上世纪70年代还没有高倍放大镜的情况下,目视后所称的怀仁窑红油滴中的“小黑点”,实际上是一回事。水既生称他采集于窑址的标本为“独具特色的红油滴”,是“另成一格”的“钙长石晶体小红点”,“用手扪之明显高出釉面”,与“赤铁矿、磁铁矿”生成的银斑晶体不同。本文的“花斑油滴”也堪称“独具特色”和“另成一格”,而且工艺特色与传统意义上的油滴逗然不同。但是单打独斗式的观赏审视和思索,局限性太强,缺乏大视野和科学性,没有“探讨”一文中的“结论靠大家”的观念,无论如何“死物”也变不成鲜活的研究成果。本人愿恭候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如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一品种就代表了怀仁窑的最高烧造成就,成为怀仁窑油滴艺术的极致。

搜索建议:怀仁窑油滴  怀仁窑油滴词条  
热博

 【歌词】给我感觉 (弦乐版) /...

现在才是关键最重要的在眼前抓住还是拒绝follow 你的感觉现在才是关键不要再犹豫不决爆满的热情像烟火直冲上天爱要爱的热切不要就干干脆脆作白日梦的人上不了最前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