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职场上,之所以提拔不起来,只因为欠缺这一点

近期听到一个这样的说法:“有位公司高管说,我提拔了很多人,但那些没提拔人,不是能力不够,也不是工作不够努力,可是他们还总会认为,自己不够努力,能力不足。”

记得曾经有位朋友也说过相近的内容,他说:“我跟过四任总经理,他们每个人都对我十分器重,可偏偏跟现任总经理怎么都相处不来,肯定是这个总经理认为我某些方面能力欠缺。”

想必职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根源并非自己努力不够,也不是能力不足,关键在于“一致性”不足。

努力工作、工作能力是基础

职场上努力工作的人很多,可为什么被提拔的人却是少数?虽说职位有限,不可能提拔所有努力工作的人,但为什么是他而不是你?

这时有人会说,那是因为能力的问题。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又有多大的差别呢?至少在相同岗位上,从可量化的指标,出现云泥之别的情况极少。

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被提拔,是不是心里也有失落感?明明我们开始各方面都相近,可为什么几年下来,差距却越来越大?

于是有些人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拼命提升自己的能力,可最终还是未得偿所愿,于是工作热情被消磨,有些人甚至开抱怨“不公平竞争”,于是从一种不幸滑落向另一种不幸。

事实上,那些努力工作,提升自己能力的没错,只是欠缺了与领导的“一致性”。

对“一致性”不足可能产生的误解

有些人看到“一致性”不足,就会认为是自己执行力不足,或者说是不会“迎合”领导,其实这才是最大的误区。

还有些人会说,“领导交代的事情我都认真完成。”“领导让我做的事情,我从不敢马虎,都是尽心尽力去做,‘一致性’还不足?”

要知道领导并不缺“应声虫”,因为这种人领导身边太多了。

《战国策·齐策三》中提到“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用于比喻,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则分开。

所谓的“一致性”是指能在行为与思想上与领导保持一致。其中思维保持一致更为重要,思维决定行为。

思维与领导保持一致,行为才不至于走样,所做的事情才能做到领导的心坎里。这不是说一味地“迎合”就能做到的事情。

就像有些人因为一个问题与领导争论不休,但领导并没有不悦,反而还更加器重。

如何做到与领导保持“一致性”?

1.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

下属只对工作负责,思维处于单维;领导要面对上级,还要面对下属,思维处于多维。

领导经常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不是你以为如何,而是我以为如何。”领导在考虑个人的同时,还要兼顾整体。

一件事情你认为没错,但在领导眼中很可能时机不对,不合时宜。所以,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领导的行为,才容易思维上保持一致。

2.相互成全,把握尺度

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是合作关系,也只有相互成全,才能获得更多。正如古人云:“ 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 。”

下属把功劳让给上级,上级给下属资源倾斜,对两者都有利。不过,要把握一个“度”,让人最难以接受的就是“为你好……”

相互成全也要把握“边际感”,人们往往对看得见的东西,都分得特别清楚,比如,手机、桌子、电脑……对看不见的东西,往往会忽略,比如,时间、精力、权力……只有把握好“边际感”,才能给人最舒适的感觉。

就像一件事情,你认为可以做,并且增光添彩,但是没有请示,擅自做主。虽说是出于好意,但却会给领导一种失控的感觉,甚至可能打乱领导的部署和节奏。

3.适当坚持,建立信任

为保持“一致性”目标必然相同,可人与人的想法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思路相近,那么照做即可,但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想状态。

如果与领导的思路有出入,不要一味地做“应声虫”,而是需要适当地坚持一下自己的想法。如果说领导一说,你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领导必然会想“看来他也没有把握”,可能会怀疑到你的能力和决心。

这样的状况经常发生,领导会对你的能力逐渐产生质疑,无形中增加未来沟通的成本。适当的坚持,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向领导说明。这里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①已经形成决议的事情,不要再坚持;

②短期内能见效的事情,不要过分坚持;

③长期才能见效,或者环境、政策等出现变化的时候,要提醒。

“适当”很重要,过分的坚持就会变成固执,更谈不上所谓的“一致性”,很可能还会留下一个“不服从”的印象。

4.做事有方,进退有度

“一致性”不是让下属去做“应声虫”而做“肚子里的蛔虫”。就像人们常说:“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你想什么?”

领导碍于身份,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做领导的想做,但不能做的事。说领导想说,但不能说的话。领导嘴上不说心里暗爽,下一步自然会有资源的倾斜。

这就像是与朋友相处一样,在某一方面能达到“同频共振”,就是朋友,而思维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哪怕每天见面,也不过是泛泛之交而已。

自然朋友之间也有思维不同的时候,这个时候保持“求大同,存小异”就好。同理,与领导相处也是如此,只要是目标一致,行为跟得上节奏就好。

绝对的“一致性”很难达成,也不必苛求,但总体上能与领导保持“一致性”而不是我行我素,或者是一味地做“应声虫”,这就需要对人性的把握,提高思考的维度,换位思考的习惯。

写在最后

职场上,领导提拔下属能力、态度、业绩等固然重要,也是行走职场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想要得到领导的提携,还差最关键的一步。人们在潜意识中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更愿意接受与自己相近的,排斥与自己不同的。所以,与领导保持“一致性”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搜索建议:
热博

 49岁张信哲为什么至今不找对象?

阿哲没有说过他不想结婚。在2005年,他参加中央3台的《艺术人生》节目时他说他要结婚,但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其实之前阿哲也有相亲过,但是都失败了。我们也知道...(展开)

热博

 什么是社会医疗保险?

请位律师打官司,听上去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据统计,每年全国法院受理5000万以上件案件,其中70%是民事诉讼。如果按照一场官司原被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