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郭台铭按下暂停键,夏普大阪堺市10代厂连赚3年后惨变赔钱货

面板业日薄西山,消费市场需求一年不如一年,亏亏亏之后,郭台铭忍痛按下了暂停键。

在近来韩国三星暂停面板拉货的效应下,供应链传出鸿海集团高层下达指示,要求将夏普在日本堺市10代厂投片量大幅下调,几乎接近停产。十年前,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为了“联日抗韩”,创下他个人史上最大单笔质押,他与夏普公司合资创办这家工厂,曾在连赚3年后,惨变成亏亏亏的赔钱货。

郭台铭按下暂停键,夏普堺市10代厂几乎停产

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

郭台铭终于忍痛按下了暂停键。

据台媒《工商时报》报道,今年6月底韩国三星通知供应商7月将暂停面板拉货,引发了全球面板业“大地震”。由于三星是全球最大的电视面板采购品牌,三星不拉货,自然显露了当下全球面板消费市场需求不振的现实。

在7月12日,供应链也传出鸿海集团高层下达指示,要求将夏普在日本堺市的10代厂投片量大幅下调,每天仅投入极少量的玻璃,这种几乎接近“停产”的动作预计将持续1至2个月。

据称,鸿海集团收购的日本夏普,此前已经在内部讨论7月份开始将SDP 10代厂的投片量“砍半”,外传鸿海高层一声令下,就决定要直接下调至最低投片量,几乎接近于停产。

市场调查机构奧维睿沃(AVC Revo)曾表示,全球面板主要客户韩国三星电子、LG电子在第二季度起在需求低迷下就持续缩减订单,客户相对集中的夏普SDP 10代厂在电视面板需求下跌以及面板价格持续下探、主流尺寸面板跌破成本价等多重因素夹击下,本来经营就很辛苦,如果不“快刀斩乱麻”,不但库存会堆高,工厂营运及现金流也会更为困难。

夏普会长戴正吴

日本夏普(SHARP),为鸿海集团郭台铭旗下子公司,现任夏普会长为一路追随郭董的资深老臣戴正吴。在今年2月18日,夏普进行了一次人事大调整,夏普会长戴正吴不再兼任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的职务由原东南亚区董事吴柏勋接棒。

现年45岁的吴柏勋,2001年进入鸿海集团,2015年到夏普在日本堺市的10代厂任董事,2020年起任夏普常务董事,他也是夏普公司史上最年轻的CEO。

据了解,夏普的堺市10代厂,最大产能可达到8.5万片,目前主要生产42吋、60吋和70吋电视面板。据调查机构的资料,在今年第一季度,10代厂面板出货量为210万片,占全球电视面板总出货量的3%。从客户方面来看,最大客户为韩国三星,占比约19%,前五大客户占比超过了五成。

事实上,不光三星电子暂停拉货,戴尔公司也因为库存问题通知供应商,今年第三季度订单可能减少五成;据了解,LG电子和惠普等大厂也在调节库存。

据市场调查机构Omdia预测,全球面板厂将持续减少投片量,今年6月至7月面板厂的产能利用率可能降至设计产能的70%和69%,创下近十年来新低。

为了堺市10代厂,郭台铭十年前创下个人史上最大单笔质押

夏普原大阪总部(阿倍野区)

说起郭台铭与堺市10代厂,也有一段怨缘与渊缘,也因为10代厂,促使后来郭台铭出手收购日本夏普。

2016年,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入主日本国民品牌夏普,这一年,鸿海跨入世界500强之前25强。

夏普与东芝、松下等,曾是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公司,日本的第一支自动铅笔、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一台塑料框架收音机、第一台LSI电子计算机,都出自于百年企业夏普公司。然而,陷入巨额亏损的夏普,也从辉煌步入衰落,最后落入郭台铭手里。

2016年,郭台铭派出“鸿海12金刚”之一的戴正吴,孤身一人赴日本,担任夏普会长;很多日本人也存疑,夏普能不能救活?在收购夏普时,日方也一直推迟签下协议,郭台铭后来火气大发,对那帮日本人说:“你们日本人下决定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你们真心打算救活自己的公司吗?”

郭台铭成功收购夏普后,为了节省开支、精简经费,在2016年7月1日将位于大阪市阿倍野区的总部,迁至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大阪堺市厂区。

夏普在堺市的SDP工厂

夏普原大阪总公司地址,可说是夏普创业发迹的宝地。

1915年,夏普创办人早川德次发明了自动铅笔后,与他的哥哥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早川兄弟商会金属文具制作所”,生产自动铅笔外销海外。

顺带提及,SHARP(夏普商标)就来自英文自动铅笔Sharp Pencil一词。

1923年“关东大地震”,令早川德次的工厂毁于一旦,也失去了心爱的妻子。早川德次决定离开伤心地,1924年将工厂搬迁到大阪市,在大阪的阿倍野区创办了“早川金属工业研究所”,后来在这里夏普创造了日本很多“第一”,比如收音机、电视机、微波炉、电子计算机等,成了全球著名的家电业巨头。

大阪市阿倍野区的夏普原总部大楼,建于1956年。2015年,经营状况恶化的夏普,不得不“忍痛割爱”,将总部大楼的土地和房屋卖给了家居连锁商“宜得利”。

郭台铭收购夏普后,原本打算向“宜得利”求购,收回这座对于百年夏普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总部大楼,但对方不同意。后来,就将夏普总公司搬迁至郭台铭昔日和夏普公司合作的“老据点”——即紧邻鸿海和夏普的合资液晶面板工厂“堺显示器”(SDP)边的堺工厂。

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

事实上,早在鸿海集团收购夏普之前,郭台铭就与夏普有着相当绵密的合作关系。

2012年6月27日,在郭台铭个人投资并与夏普堺市10代厂进行第一批股权交割日临近时,为了“联日抗韩”,时任鸿海集团董事长的郭台铭用16万张鸿海股票,向台湾的兆丰银行质押借贷,若按当时市值,创下郭台铭个人史上最大单笔质押的股票市值约为新台币百亿元。

针对郭台铭大动作质押鸿海股票,那时的鸿海集团发言人邢治平曾回应,此举纯属股东私人行为,并尊重大股东(指郭台铭)的资金运用。

另据日本夏普公司透露,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当时通过新设立的投资公司SI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认股堺市10代厂,持股比例为37.61%,合计转投资金额为660亿日元。

在鸿海收购夏普后第二年的2017年,夏普曾宣称有意将旗下SDP上市,至于股票上市地点,甚至会考虑深交所。那时,郭台铭鸿海集团旗下的面板厂“四处开花”,除了日本大阪的堺市10代厂,在大陆的广州和美国都有设厂布局。

顺带提及,鸿海收购夏普时,夏普已经退至东京证交所二板市场,那时夏普会长戴正吴就喊话,将在2018年3月力争让夏普重返东京证交所主板。

郭台铭也想不到,面板厂也是烧钱货。堺市10代厂在2016财年暴亏592亿日元,营收也狂掉22%至1613亿日元。昔日,让郭董“生蛋”发财的“小金鸡”,成了赔钱货,一年就把此前连续三年小赚的盈利都亏得精光,而且还要再贴钱进去。

事实上,也就在现在鸿海高层下令给堺市10代厂按下“暂停键”的前两周,此前由大股东郭台铭个人投资的这家工厂,才转入夏普公司名下。

搜索建议:
热博

 体味黄金的珍稀和富贵

体味黄金的珍稀和富贵编辑:探矿者人的一生很难有机会细细地接触黄金,而在曾经有人将其称为黄金之国的日本,有着不少黄金名胜,在一些游览地,你可以近距离地见识这稀世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