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心脏支架到底该不该放?

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时向大家一下解绍一下:OCT即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供心内科医生和冠心病读者学习。

冠脉某段75%要不要装支架?这是个8-9:1-2的差异性显著的问题。今天我可以解绍不同的观点使读者和同仁有些新思路。

从做介入治疗的心内科医生绝大多数认为这类冠状动脉狭窄已达到75%的人群是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因为斑块数量多、体积大非常容易发生破裂,确实发出斑块破裂导致心肌梗塞的患者有70%-80%发生在狹窄超过75%的犯罪血管中。既然有那么高的心梗风险绝对应该植入支架。

另一些心血管老前辈可能会有另一种看法,如果没有缺血症状,重要指心绞痛,说明冠脉人是侧支循环建立得良好,其他血供尚好的冠脉已通过侧支循环来上来补那你补偿明显狭窄冠状所供血的心肌细胞,可以用他汀类药物来稳定斑块、逆转斑块,斑块不破不会梗,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了,血压、血糖、情绪控制好,实在不放心有抗血小板的药物保驾还怕什么。万一在做PCI求中出现并发症、无复流尽管发生率低,但碰到了不后悔死。

我今天想介绍一个对PCI手术后有术前评估、术后隨访,既能像“显微镜”一样从三维结构来判断、评估斑块性质、风险、如何更优化支架植入手术的冠状动脉OCT检查。所谓的OCT即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几十年前用于眼底检查,但近十多年来国际上比较广泛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

OCT凭借其极高的分辨率(轴向10~20μm),在评价斑块易损性、识别罪犯血管病变性质、严重程度、优化PCI治疗、研究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等方面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腔内影像学手段之一。国内已有不少医院已开展这项技术,也有不少医疗器械厂商嗅觉特别敏感开始国产化研究制造。OVT在PCI手术中的优势越超血管内超声IVUS,今天我刺对狭窄75%要不要植入支架,关键取决于斑块性质,就OCT是目前对斑块性质评估最先进的技术。

评价斑块易损性 决定会不会破裂发生冠脉事件:

首先OCT在评估斑块性质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易损斑块是指那些不稳定的,易于发生破裂或侵蚀引起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导致临床事件取决于:

1.纤维帽是否小于50um。

2.斑块的结构特征:纤维斑块:强反射,均匀生;中膜也能分得清 。 钙化斑块:里面密度不均一 ,外面边界很锐利。脂质斑块:强衰减,信号低,边界变得不清晰。

3能够准确的识别斑块内的炎症反应程度,识别巨噬细胞。巨噬细胞黟呈高信号,它的富集被认为能反映斑块的炎症状态和易损性。

4.微通道能观察到斑块内新生血管多少、利用OCT三维重建的研究则显示,于血管内走行的或呈珊瑚树状的微通道与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

5.胆固醇结晶的罪犯病变具有更多的巨噬细胞聚集,更多的微通道,更多的斑点状钙化,且更容易发生斑块破裂。且胆固醇结晶在STEMI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STEACS 提示胆固醇结晶与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

所以如果这个狭窄达75%,假设没有心绞痛症状如通过OCT检查答案可能更合理。上海第九人民院、哈医大二附院等等已开展这项技术,相信几年后会有继续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将为病人带来更多福音。因为OCT的广泛开展对提高PCI手术成功率、减少其并发症的处理、抢求会带来更多好处。

2019.8.16

搜索建议:心脏支架到底该不该放?  
热文

 品尝人生百“面” 味蕾深处是故乡

中国食物中,唯有面条,独具普世意义,又足以承载地方特征。小小的一碗面里,隐含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浓缩着国人最熟悉、最喜欢的味道。对面条的那份纯粹朴实的追...(展开)

热文

 掌握新国货打法,改变增长方式

10月14日-16日,第56期谷仓爆品总裁营课程正式在杭州召开。江浙素来是制造生产加工的重要集散地,此次选择在杭州开课,极大地满足了长三角地区学员对于企业系统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