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明朝那些事儿》所述陈友谅铁锁连战船被朱元璋火攻,是对赤壁之战的附会还是史实?

陈友谅把战船连在一起是有史书记载的,并非附会赤壁之战。

《明史·卷一·本纪第一》:(陈)友谅闻太祖(朱元璋)至,解(洪都)围,逆战于鄱阳湖。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

陈友谅的巨舟,应该就是这种楼船,也就是平底船上修几层战楼

既然是“联巨舟为阵”,那么说明陈友谅的确有把战船连在一起,当然不是全部,而是一部分特别巨大的战船。陈军的巨型战舰有数百艘之多,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舰可容3000人,中舰可容2500人,小舰可容2000人。

但是这些巨舟大归大,弱点也很明显,就是机动性很差,高大的上层建筑也不利于船的稳定性。同时质量也不高,“其船以灰麻捻底,舟葛与两厢头尾不捻,或谓友谅曰:‘何止捻底?’友谅曰:‘此一去船,何须尽捻?’以致友谅战船皆不及上(指朱元璋)船之坚。”

朱元璋水军使用的元代火炮很小,威力也不大,这样都能击沉陈友谅的战船,说明这些船确实很不坚固

捻,就是对新木船的板缝进行填补,保证船体的密闭性,效能就像建造铁船要用电焊条焊接钢板缝口一样。陈友谅骄傲轻敌,认为可以一举消灭朱元璋,战船用一次就够了,不需要考虑寿命。结果战船只有水下部分捻缝,其他部位不捻,所以交战时经常有战船被朱军火炮击沉。

同时由于连年征战,精锐损失很大,陈友谅“征田夫市子,三丁抽一为军,号曰「蓬合」,且十人无二三惯战。及船相帮,望见白船(朱军战船皆白色)水上周旋迅疾,旗帜帆幔,衣甲器械,又闻金鼓铳炮之声,魂魄俱丧,安能操戈执弓哉。”陈军士兵大多是从民间强征的农夫和市民,听闻鼓声炮声就吓得魂飞魄散,战斗力很差。

朱元璋知道自己船小,所以重视火器,每船皆配备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结果初战与陈军不相上下,朱军乘风发炮,焚毁陈军20余艘舰船,还俘虏巨舟一艘。

陈友谅造巨舟,本意不是打水战,而是想用来攻打城墙临江的洪都(南昌)城,结果朱元璋把城墙往内陆后退了三十步,让陈友谅的巨舟无法靠上城墙

陈友谅认为要发挥自己巨舟的优势,必须维持一个稳固的阵形,各舰进退整齐划一,形成一个水上要塞群,朱元璋就无法突破。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铁索把船连接起来。

第二天再战,陈友谅的铁索连环阵果然发挥了巨大威力,相连在一起的红色巨舟,绵延竟有十里之远,望之如山。朱军轮番进攻,都因为船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即使朱元璋身先士卒,“太祖亲麾之,不前,斩退缩者十余人,人皆殊死战”,但还是打不过。因为巨舟太高,朱军将士再勇猛,无法接舷跳帮也是枉然,人家只要撞过来就行了,而且是好多艘船一起撞过来,你躲都没法躲。

献火攻之计的统军元帅郭兴,后封陕国公

这时部将郭兴献计:“非人不用命,舟大小不敌也。臣以为非火攻不可。” 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指挥敢死队员驾驶七条装满火药与芦苇的船只,船中还放满了身披盔甲、插上兵器的稻草人,伪装成进攻的模样,冲击陈军的连环船阵。

此时恰好刮起了东北风,风助火势,数百艘首尾相连的巨舟彼此脱离不及,相继燃起大火。陈友谅的两个弟弟及一批将领也在大火中丧生,朱元璋军队乘胜追击,斩首2000余级。

经此失利,陈军元气大伤,军心不稳,部下大将相继叛逃。陈友谅在突围时头部中箭,死于乱军之中。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元末明初《三国演义》尚未诞生,渔民出身的陈友谅也不可能知道曹操连环船被烧的史实,所以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

所以,读书、学史真的很重要,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用得上呢?

搜索建议:
热文

 【歌词】续集 / 歌手:刘德华

很难相信我会在这里遇见你这究竟算是巧合还是场梦境四目相对太多事 我们一时无法整理你笑着叹着说着 他已成过去我笑着装着听着 快不能呼吸那些回忆开始忽远忽近这么多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