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为啥总觉得自己社死瞬间多?Nature:大脑更偏向把记忆定为负面的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当你和别人极其痛苦地讲述一段社死经历后,结果人家说“你这也还好啊?”

或许你觉得这是别人对你的安慰罢了。

但现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不一定如此!

因为一份回忆到底是美好的还是恐怖的,这是由 脑内一种分子 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大脑在对信息进行编码时,就会“主观”把这段经历定性为好或者不好。

而且,大脑会倾向于把信息 定性为不好的 。

这一回,为啥人总是反复鞭尸“社死”回忆、焦虑、恐惧,都要有解了!

So,这个脑内分子叫什么?它如何驱动我们的情绪?

只有13个氨基酸的大脑分子

如上说的这个大脑中的分子,名叫 神经降压素 (NT) ,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在下丘脑、杏仁核和伏隔核中含量最多。

研究表明,就是它来调节大脑中的杏仁核,决定将接收到的信息定性为正面还是负面的。

杏仁核 (BLA) 是大脑中一个很小的杏仁状区域,传统上,它被称为大脑的“恐惧中心”,但其实也会对快乐和其他情绪作出反应。

基底外侧复合体 (basolateral complex) ,杏仁核的一部分,负责把环境中的刺激与积极或消极的结果联系起来。

但是,杏仁核本身是 不能区分正面或负面信息 的。

那么,谁定义了记忆是消极或积极?

研究形成消极/积极记忆表达的基因时,团队注意到了 神经肽 。

它是一种小型多功能蛋白质,可以缓慢而稳定地加强神经元之间的突出连接的。

早期研究表明, 神经降压素 是一种只有 13个氨基酸长 的神经肽,参与调节促黄体激素和催乳素的释放,并与多巴胺能系统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同时,它也参与了记忆的奖惩处理,包括恐惧反应。

△小鼠脑细胞(蓝色)中神经元中各种基因和蛋白质(白色、红色和绿色)的表达

为了验证改变小鼠大脑中的神经降压素含量会发生什么,研究人员通过 CRISPR基因编辑 ,从细胞中选择性地去除神经降压素开始了实验。

(这是第一次使用CRISPR来分离特定的神经递质功能。)

杏仁核内的神经元并不制造神经降压素,因此,团队必须先弄清楚它从哪儿来。

通过扫描小鼠大脑,发现 丘脑中的神经元 产生了大量神经降压素,并将长轴戳进杏仁核。

△来自大脑丘脑几个区域的神经元将轴突延伸到杏仁核

实验正式开始。

过程很简单,进行 音调-蔗糖/足底电击 实验,就是教小鼠将一个音调与蔗糖 (奖励学习) 或电击 (惩罚学习) 联系起来。

这些小鼠入住定制的声音衰减室,里面同时配有小鼠条件恐惧仪器。

每个盒子包含一个模块化测试笼,笼内还有一个电动地板网格和一个扬声器。

首先播放一段音调。

音调结束后,小鼠将以概率分别为50%、25%和25%的概率,随机进行 蔗糖试验 (输送蔗糖供小鼠随意进食) 、 中性试验 (音调后没有额外行为) 和 休克试验 (通过足底电击达到休克) 。

在第一个音调出现之前,有一段持续3分钟的适应期。

团队发现,进行蔗糖试验后,小鼠杏仁核中的神经降压素水平增加,休克试验后则下降。

即神经降压素增加,促进奖励学习;减少后,则加强惩罚学习。

既然如此,通过对小鼠的丘脑神经元进行基因改造,就能 控制 神经元释放神经降压素的方式和时间。

大脑将环境线索和经历记录为好或坏记忆的能力对于生存至关重要,研究还表明,对环境线索的评判,影响着小鼠的行为反应。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这套系统崩溃,杏仁核就不能正确感知到情绪,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研究人员举了个例子,即使你遭遇一只老虎,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害怕,只会漠不关心。

而且下次再遇到老虎,过去的记忆也会告诉你:不需要逃跑。

大脑是个悲观主义者

实验结果还显示,大脑必须制造和释放神经降压素才能了解奖励;学习惩罚却不需要脑内进行这么多工作。

即,大脑 更倾向于把信息定义为负面的 (懒惰如它) 。

如果去除了神经降压素,杏仁核中没有神经降压素信号,小鼠就不会将“音调”和后面的“蔗糖试验”联系起来——缺乏神经降压素会阻碍学习奖励。

有趣的是,这不会阻止学习惩罚,反而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更强。

举个

,小鼠进入声音衰减室时,并不知道音调后会面临奖励还是惩罚。

研究人员推测,未知的新刺激会 被自动赋予一个负价值 ,直到丘脑神经元开始释放神经降压素,让小鼠反应过来有甜头可尝。

这么看来,大脑是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

怪不得自己会疯狂脑内回放社死现场,让自己颅内社死一百遍,别人却觉得你小题大做。

研究人员表示,从进化角度来,这样的出厂设置不无道理:因为它可以 帮助人们避免潜在的危险 。

虽然神经降压素不如多巴胺那样广为人知,但个头小不妨碍它作用大,研究它,对理解恐惧回路和杏仁核的作用大有助益。

要是能明确神经降压素和丘脑神经元在分配效价方面的作用,它们可能成为旨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药物的 理想治疗靶点 。

因为从理论上讲,如果你能明晰效价分配,你就能治疗这些疾病。

在药理学上,这并不容易,毕竟肽是出了名的难搞 (因为它们不能穿过血脑屏障,而血脑屏障能使大脑免受外来物质和血液化学波动的影响) 。

此外,针对神经降压素的治疗药物,是否能改变既有记忆的印象好坏?目前还不清楚。

不过,研究团队已经在探索的路上了。

One More Thing

研究一作是一位华人小哥,叫Hao Li。

他出生于北京,在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移居美国,并完成了博士学位。

目前,他在加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参考链接: [1]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a-good-memory-or-a-bad-one-one-brain-molecule-decides-20220907/ [2]https://www.salk.edu/news-release/making-a-memory-positive-or-negative/ [3]https://www.haolilab.org/hao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搜索建议:
热文

 国庆团建|能容纳30人以上的游玩...

国庆节快到了,很多游玩地方都休假了,但是有一处地方节假日都是正常营业!!!那里上午可以做团建拓展趣味活动,把平时积压的心情和不爽统统的释放出来,园区有很多项目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