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要几个女人,能唱好一台戏?

萌生于恰逢其时的当下,且来日可期。

作者|笛飞

《欢乐颂3》开播两周,风评却遗憾地一路走低。

豆瓣4.7分的评分,不仅低于前两季作品,也创下了正午阳关剧作的新低。

饱受诟病最大的原因,是华而不实的悬浮感和刻意为之的虚伪感。

从2020年开播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到2021年网剧《爱很美味》《我在他乡挺好的》,女性群像剧逐渐找到了迎合观众喜好、贴合时代的表达。

但《欢乐颂3》的失利,似乎又让女性群像剧轰轰烈烈的进击之路,遇到了难缠的瓶颈。

风口来了

回看过去的国产剧,它们常常共享着司空见惯的剧情框架:

主角若是男性,那女性往往是男主角身边精致的花瓶,或是「肩负使命」的蛇蝎美人;而女性成为主角时,剧中的男性总会不可救药地爱上她,并在每一个她需要的时候助她渡过难关。

而当一群女性成为主角时,男性存在感被弱化的同时,也将女性从婆媳、剩女、催婚催生、撕X等话题中解救出来,真正又机会被真实演绎和诠释。

国产女性群像剧可以追溯到2003年,以「人间真实」讲述四位年轻单身女性成长的漫改情景剧《粉红女郎》播映。第二年由蒋雯丽、梁静、那英主演的《好想好想谈恋爱》对女性的社会议题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演绎。

而更让人觉得有趣的,还有两部剧的几位主演,她们有着和剧里一样的女性魅力和自由灵魂,正如前几日「那英金句11周年」,那句:「最烦装X的人!」坦率霸气。

在这两部可被堪称国内女性群像剧鼻祖的作品,其中也不乏大胆的发言,她们探讨的婚姻恋爱、思想平等、自由人格等话题,即便是放到今天的审美和社会舆论中,也依然不曾过时。

2016年,《欢乐颂》播映,在当时大女主爽剧为主流的剧集市场,可谓令人眼前一亮。虽然剧中有诸多令人诟病肤浅、负能量、拜金的桥段,但必须承认,它也聚焦到了当代女性所面对的现实问题,许多剧情直击痛点引发社会讨论。

这也让女性群像剧再次进入观众视野。

遗憾的是,「欢乐颂」IP并未延续口碑,次年播映的《欢乐颂2》略显疲态,豆瓣评分骤降的同时,也因为感情线越发狗血、人物塑造越发前后矛盾导致备受诟病。

而现下正在热播的《欢乐颂3》,因原班人马大换血,却换汤不换药,更是被贴上了「尴尬」的标签——

「84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跟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反应会生成乙醛,理论上讲乙醛有可能会被84里面过量的次氯酸钠氧化成乙酸,甚至发生氯化反应,生成所谓的氯气等等,但是为了稳定次氯酸根,84消毒液里面有可能会添加少量的氢氧化钠,呈强碱性,在强碱性的环境下氯气就不会跑出来了,但是这两种溶剂依然不建议一起使用,因为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会产生一些有机氯化物。」

正如这一段仿佛来到化学课堂的独白,却出现了在初识时的自我介绍,编剧希望借用初次见面时鲜明的个人特色塑造人物,但僵硬而不生活化的对话反而让观众头皮发麻。可这样的例子在剧中比比皆是,更别说主要取景的出租房,陈设仿佛精致的样板间一般,剧集整体的悬浮感无法将观众带入其中,故而非议不断。

但值得肯定的是,「欢乐颂」IP之外,国产女性群像剧在近两年迎来了风口——

《二十不惑》聚焦四名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女生,并制播了第二部;《三十而已》以三位三十岁的女性视角展开,刻画这一年龄段女性所面对的不同生活状态;《北辙南辕》讲述五位女性在一线城市创业、创立餐厅的故事;《我是真的爱你》围绕三位身份背景截然不同的女性展开,探讨女性面对生育、家庭、事业的议题;《我在他乡挺好的》以四位女主视角,聚焦大都市异乡青年的现实生活状态等。

诸多女性群像剧呈现井喷之势,并且纵观卡司阵容,颇有冲击爆款剧的意图。这是女性意识的萌芽与崛起,也彰显出了女性群像剧所具备的潜力。

可以看到的是,无脑的「爽剧」和雷同的爱情故事,已然不能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女性群像剧在故事足够有张力的基础之上,观众更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看到对各年龄层女性在社会中真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女性意识的更多讨论。

而这些作品,在满足女性受众的女性意识觉醒大势的同时,也具有破圈的潜质——群像剧的优势便在于,每一位观众都更有可能在多主角的剧情中,找到共鸣。

与此同时,优质的女性群像剧也能借助剧情的艺术表达,消解女性所面对这些困境时的沉重底色,化解成年人的焦虑。

万用公式=好剧爆款?

「几位不同职业、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的女性,在人生的岔口机缘相逢,她们在遭遇了各自不同的种种境遇后,携手成长为更加精神富足、思想独立的女性。」

这样的文字大抵可以概括大多数的女性群像剧。

在「她剧集」制播越发旺盛的当下,不断涌现的女性群像剧也展现给观众一个似乎可以不断沿用和套用的万用公式。

首当其冲的是角色的反差潜力,「傻白甜」、「女霸总」之类的标签不再适用,性格的复杂性使得人物更加真实与饱满。

雷厉风行、顺风顺水的女精英不接地气。而《爱很美味》里有身材焦虑,因为「女强男弱」的情侣关系,被身边人诟病过于拔萃的女高管,反而更加真实。

在《三十而已》中的顾佳是一位双商超高的全职太太,她条理十足地打理家事,冷静地处理各种社交,温柔贤淑是剧集前半部分呈现的人物性格。但当婚姻横生枝节,她又展现出了女性的果敢和敏锐,在需要捍卫自身尊严、保护家庭时,重拳出击,也迅速振作。

《我在他乡挺好的》中也同样用反差的冲击,引起极大共鸣。第一集中,平日里大大咧咧,看起来最是快乐的「漂一族」胡晶晶选择了自杀。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人们这才了解到她独自承受了所有辛苦,这个表面上积极阳光的女生,其实并不快乐。这样的反差,击中了无数年轻人的内心。

剧中角色展现出的女性潜力和人物反差,往往都成为了推动剧情前进到重要转折的力量。而人物性格的反差,让观众看见真实的女性,她们一面的性格是社会希望的样子,另一面则是女性本该有的模样,让角色更贴近生活,人设也更加鲜活。

其次,让剧集牢牢抓住观众的,是反转带来的爽点。

《三十而已》里,一直被父母保护宠溺的乖乖女钟晓芹,即便周遭都是不理解的声音及长辈的阻挠,她也终于鼓起勇气,对让自己倍感无力的婚姻勇敢说了不。

《爱的理想生活》中,丁荟桥在职场遭遇异性的不正当竞争和恶意打压,在朋友们的鼓励开导下,她从萎靡不振,到像女战士一般,给自己建一座坚固的碉堡,然后所向披靡地去争取自己应得的,也实现更大的价值。

女性群像剧中,女性不再攀附男性、不再伏低做小,而是重点展现她们如何独立成长,又抱团取暖、互帮互助地突破瓶颈。而这往往就是反转带来的精彩高潮,其中的真实可看与合理性将直接引起观众共鸣。

最后,是女性意识越发强烈的观众群体希望看到的三观正确的社会议题。

如今的女性群像剧已经不在着眼于婆媳、催婚、撕X等,更多的是被期待能够直面女性在当今社会所面对的真实现状,这也使得剧情能够更多以女性本身为圆心展开,利于人物塑造。

《爱很美味》里,当甜美乖巧的方欣时隔五年重返职场,她遭遇了职场孤立和性骚扰。剧集没有回避女性真实存在的困境,这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救美」,只有她一个人孤军奋战的彷徨与无助。

同样在《爱很美味》中,刘净被辞退,只因为她是一名大龄单身女青年,公司不愿承担她未来可能怀孕生子的风险,也因为公司认为她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能承受被辞退的变故。

这些女性在社会中时时刻刻都可能面对的婚恋压力、就业压力、职业歧视等社会议题,在一部剧里能够被撕扯地展开。

而与此同时,剧中的女性,她们没有「被霸总爱上」、没有因「遗产暴富」,她们依然在面对每天一睁眼的琐碎时,坚持做自己,坚定地向前走。这又是这一题材剧情,正在潜移默化传递出的正确导向。

不可否认,这是制播出备受好评作品的公式,并且套用这样的公式,剧集也不易出大错。

但久而久之,便也不难发现严重的同质化。所以万用公式虽有可以借鉴的意义,但却依然有诸多可深挖研究之处,并不能成为打造好剧、坐拥爆款的门法。

当打之年

女性群像剧是在时代的大框架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的。

但要迎接其温柔而蓄力已久的当打之年,要如何走,仍需探讨。

女性群像剧直视了女性的多面性。

女性所面对的截然不同的成长背景、职场环境、个人境遇在女性群像剧中得以呈现。

有初入唯唯诺诺的新人小白,也有叱咤风云的职场女战士;有备受宠爱的千金乖乖女,也有在重男轻女家庭里受到冷落的姐姐;有如遇「水逆」,处处碰壁的普通人,也有顺风顺水、贵人相助的幸运儿……

而这些背景,造就了女性千人千面的性格。当女性群像剧中的女性有了更接地气的性格设定,观众反而在更多样的角色身上,感受到了女性的强大。

在一部群像剧中,她们都有机会被演绎、被诠释与被接纳。「完美女主」的定义正在从女性群像剧中消失,观众能够看到女性的多样性,看到女性的不完美,也会看到了不论是哪一种不同,都有机会创造精彩。

同时随着作品类型的发展,更广阔的多元性得到体现。

《爱很美味》中做了厨艺直播的刘净、《爱的理想生活》中对美有独特见解的婚纱设计师温如雪等,对于不同职业的呈现,以及职场戏与感情戏的剥离,都让女性群像剧可展示的内容更多,且能够同时包含亲情、友情、爱情、职场关系等当下社会中女性关注的诸多话题。

与此同时,对于女性年龄层关注范围的拓宽,从《二十不惑》的大学毕业生,到《我在他乡挺好的》的职场新人,到《三十而已》的轻熟女性,再到网友火爆的脑洞《淑女的品格》。这一变化,也助力了「30+」女星的重新登场。

而在这样的多元性里,被包容和被打动的是不变的友谊,针锋相对的撕X大战不再是女主角们的狗血桥段,联手互助才是更受欢迎的叙事主体。

往深层次去讨论,女性群像剧则要为更多、更广博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社会议题,带去合理的融入与探讨。

而在时代背景的映衬下,一切受到当代女性关注的现实话题,都有机会女性群像剧创作能够汲取的养分和灵感。也正因如此,女性群像剧的表达范围,也顺势而为地,从爱情向着更多元的维度得以扩展。

1号结语

女性群像,终于有机会从存在于功能性的配角,走向了得到聚焦的市场主流。

平视女性,是观众女性意识觉醒后的需求,也是近年来面对女性群像剧的井喷状态、而口碑却呈两极分化之势时,对制作方提出的要求。

社会对女性关注度的提高,才让女性群像剧在这个恰逢其时的当下,有了破圈潜力。

所以,关于温柔且有力的女性群像剧作品,来日可期。

参考资料:

1、《国产女性群像剧里的爱、痛苦与欲望》

https://www.douban.com/note/821467028/?_i=1568822zl9PUVc

2、《终于又有像样的国产女性群像剧了》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03153e2529aa9c87b05f7c1

3、《粉红女郎》:经典女性群像戏》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549906284444757&wfr=spider&for=p

搜索建议:要几个女人,能唱好一台戏?  
热文

 奔驰E轿跑EXCELLENT致佳...

PET 液态龙血红❤️ | 奔驰E轿跑改色案例当奔驰E轿跑与如此华丽的色彩相结合整辆车都显得明艳又大气流光溢彩,热烈奔放的龙血红是响彻灵魂深处最强悍的颜色&nb...(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