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1天收入=上海打10天工,在农村,这些月入几万的工作,你知道吗?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号:CEO635

来源|网络 侵删

1个人管理 6000亩地 、年纯利润 300万元

1天 收入=上海打 10天 工

用一部手机,就能吸引 200万人 关注

……

他们还是你印象中的农民吗?

"农业经理人"

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万富旭也曾经是一名 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普通农民,一边埋头耕耘着自家的几亩地,一边痛心地发现,如今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选择出去打工了, 很多好的农田都撂荒了。

田里刨不出金子,自然留不住一颗颗渴望致富的心。 2012年,成都市启动了 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 ,万富旭得知消息后立即报了名,在接受 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规模化田间管理 等一系列培训后,成为了当地 第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 。

当上农业经理人后,万富旭办起了 农业生产合作社 ,把村民们闲置的农田流转过来,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他说,自己从前最多只能管理100亩土地,现在却管理着 6000亩 土地,每年的 纯利润达到300万元 ,这是他这个传统农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农业经理人, 常常又被称为 “家庭农场主” 、 “农业经纪人” 、 “农业CEO” 等等。尽管称呼有所不同,但都指向那些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 的专门人才, 当前 从业人员预估超过286万人(按每经营主体配置1人测算),遍布在全国各地的乡镇和村组。

“农业经理人”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定义: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 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 的人员。

(1)搜集和分析农产品供求、客户需求数据等信息;

(2)编制生产、服务经营方案和作业计划;

(3)调度生产、服务人员,安排生产或服务项目;

(4)指导生产、服务人员执行作业标准;

(5)疏通营销渠道,维护客户关系;

(6)组织产品加工、运输、营销;

(7)评估生产、服务绩效,争取资金支持。

"农田保姆"

45岁的 吴军防 ,结束了长达26年的外出务工生涯,回到家乡,加入了 河南农吉耕种作业服务队 , 参加政府牵头的农机培训。学到技术后,他买了一台价值 20.3万元 的播种机,其中国家补贴 6.78万元 ,公司垫付 7万多元 ,吴军防实际只花了 6万元 ,就干起了 “农田保姆” 。

《创出农村就业新天地》

吴军防说:“在家乡,我一天能干 80亩地 ,每亩地 50元 ,一天就是 4000元 。除去烧油也能赚 2000~3000元 ,所以我在家里干一天,比上海十天的收入还高!”

吴军防“农田保姆”工作

农田保姆,不仅仅指耕种队。驻马店市农业机械合作社联合社,组织了 耕种、耕整、飞防植保、收获 等不同类型的服务队,他们分工明确,为农户提供从播种到收割的 全流程服务 。

农户只需要提供土地、种子、化肥、农药,就能 “坐享其成” 。而联合社对不同农作物都制定了种植技术标准,会随时派人对作业进行抽查。

 

"秸秆经纪人"

陈建平原本是安徽省郎溪县的一名普通农民,现在他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秸秆经纪人”。从2017年开始,他就跟附近的乡镇签订了为期 3年 的秸秆综合利用服务协议,负责将周边 2个乡镇 , 150多户 农民 抛弃在田间地头的秸秆拉走,再卖给附近的 生物质能企业 。

陈建平说:“现在我们每年收购将近 2万亩 田的秸秆, 6000~7000吨 的稻草,电厂给的收购价格是 每吨280元 ,加上国家补贴后是 每吨330元 ,除掉工人工资,一年可以挣 30~40万元 。”

目前在郎溪县,大大小小的秸秆经纪人已超过200人。在江苏、河南、山东大部分县 区 也出现了不少兼职的秸秆经纪人。 据了解,部分秸秆经纪人,在效益好的时候,一吨秸秆毛收入可以达到1200元!

"无人机飞手"

广阔的关中平原上,活跃着一支精干的 无人机飞行队 。天刚亮, 植保“无人机飞手” 已经到达农田,一切准备就绪后,无人机便开始起飞喷洒农药。 这支飞行队的 带头人, 是一个叫石宇锋的“90后”小伙子,他 真正 投身农业仅6年。

石宇锋(中)介绍无人机作业方式

石宇 锋 是陕西省下邽镇人,2012年退伍后,他回到家乡,没有过多的纠结犹豫,就投身到 农技事业 , 此时的石宇锋已经开始接触无人机领域的病虫害统防统治。

绿盛合作社的飞手们都会把应用经验汇集起来,形成一个 “农资+农机+农艺” 相结合的庞大的植保数据库,便于大家随时交流学习,还能向农户提供 专业化植保服务、耕种服务、测土配肥 等综合性一揽子服务。

石宇锋说:“在渭南,旺季一天飞 300~500亩 比较正常,如果一个飞手两架飞机可以飞 800亩 左右,按照 8元/亩 ,一天能够收入 6400元 。但是,这种情况不是天天有,旺季持续也就一周时间。常规的话一天飞 300亩 ,一个月收入 3万~5万 。”

"网红主播"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村子,村民互称 “老铁” ,暗号是 “666” ……

《悬崖羊倌》

这个名叫“阿土列尔”的村子,位于海拔 1400多米 的地方,悬崖之上,云朵之间, 外界称其为 “悬崖村” 。 此前,村里通向外界,依赖一架用藤条和木棍编成的17段 “天梯” ,即便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上下一趟也要近 4小时 。

在政府和媒体的帮助下,钢梯代替了悬崖上的藤梯, 互联网接入村庄 ,几代生活在封闭大山中的人们,开始通过手机向外界传递村里的大事小情。

村子里更是涌现出一批 “网红主播” ,他们通过直播平台把 蜂蜜、腊肉等土特产和原生态的群羊养殖 搬进直播间,把 山川壮美景色和彝族风俗 传扬到各地,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带动当地困难群众 走上脱贫致富路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短视频、直播带货、做主播,成为乡村新潮流。 其中有的甚至成为坐拥200万粉丝的 农业网红 ,年收入超1000万, 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为整个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今

“农村” 和 “农民”

已经不是我们印象里的样子了

越来越多的 新型职业农民

在农村这片广阔土地上

运用 新技术、新观念、新模式

不断发挥着 创新精神 和 实干精神

不仅成就着自己的梦想

也为家乡的改变

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信息来自 中国农村网、微观三农、央广网、央视新闻、央视财经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搜索建议:
热文

 30分钟达,“逼死”每日优鲜?

作者 | 唐亚华7月28日,沉寂已久的生鲜电商又起波澜。引发热议的首先是一大早每日优鲜商品配送时间由原来的最快30分钟极速达转为次日达,到了下午,又传出每日优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