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房企,开始大撤退

房企,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大撤退。

作 者:大胡子说房

房企,开始大撤退了!

下图,这是今年主力拿地房企的情况。

如果说去年各大房企,较量的还是谁拿地多,谁增长猛,到了今年,各家能比的只是谁退步少。

公认的行业龙头绿城、万科,今年拿地金额同比下跌60%。

比这份数据更残酷的是,8成上市房企在核心22城已有半年没拿地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房企,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大撤退。

而这,可能关系到我们每个购房者。

01

房企,现在的日子依旧难熬!

上半年销售业绩已经出炉,可以看到,哪怕是行业龙头业绩也不好看,相比去年都是4-5成的销售额收缩。

行情何其惨淡!

业绩下滑,换句话就是房子卖不动了。

带来的连锁反应也是无比猛烈,没人买房,房企自然回款困难,现金流紧张,自然也没钱继续拿地,难以还清债务,购房者自然不敢随意买房。

最尬的是曾经掷千金抢地王的房企,比如广州的法拍地王项目创基天璟,曾经拿地楼面价2.5万元/平方米,现在售价最低甚至达到了1.3万元/平方米。

卖房也不对,不卖也不对,反正横竖都是一个“亏”。

从半年报数据均来看,房企现在仍在渡劫!

每一步调整,都伴随着阵痛!

一场撤退,已经来到。

前段时间,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房企开始撤离大虹桥!

不是地产圈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大虹桥对于房企来说,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大虹桥就是房企的朝圣地。

稍微有点野心的房企,必定有个目标那就是挤进大虹桥。过去,融信、正荣、新力、中南一众房企,都是搬迁至大虹桥后实现了身家翻番,完成千亿目标。

巅峰时期,大虹桥汇聚了近30家大大小小房企区域总部。

但到了如今,10多家房企已经陆续撤离大虹桥。比如弘阳、蓝光、恒泰、祥生,或因为债务危机,或因为规模收缩,开始集体撤退。

一时间还是让人唏嘘。

不过,房企并不值得同情,毕竟依靠高杠杆,曾经赚得都是盆满钵满,现在撤退也就撤退了!

只是,房企撤离,到底传递了眼下什么样的市场信号?这会不会推迟市场的回暖?会不会继续影响买房者的心态?

02

很清晰,房企撤离至少传递出三大信号:

1、多数房企现金流还是紧张。

尽管前段时间,zy鼓励优化房企融资政策,支持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与正常的融资活动,信贷开始逐步宽松。

但楼市不复苏,卖房端不给力,房企回款困难,依旧影响房企现金流,影响开发商偿债能力与拿地积极度。

房企手上还是不宽裕,现金流还是紧张。

2、地块利润不高。

二批供地进程过半,房企拿地这次出现极大的分化,拿不拿地关键在于地块的利润空间。

一批城市,土拍市场已经出现明显复苏。

比如苏州,工业园区3块地块,楼面价刷出31621元/平的新高;

比如合肥,毛坯限价放出8000元/平的盈利空间,包河某地块迎来11家房企报名;

比如青岛,二批次供地中,2宗地底价成交、1宗地流拍,而绍兴路2宗地块引来10家开发商争抢,最终触发熔断,转为线下竞品质。

只要地块价值高、利润足,依旧还是大把开发商疯抢。

但如果地块的利润空间没有保证,一批次供地的低气压极可能继续蔓延。

比如天津,二批次共11宗地块,6宗地块来自一批次流拍、停牌重挂地块。 而第一次土拍中,天津是土拍地块流拍宗数最多的城市,流拍和撤牌率达83%。

市场能不能回暖,城市能级是一方面,救市的诚意又是一方面。

3、房子整体还是难卖。

6月的数据目前还没出来,但是从房企半年报来看,哪怕有回暖,目前成交也没有走出低谷。

今年调控的节奏中,能 够明显感受到:

信心被打击久了的城市,救市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郑州,阴跌4年,再猛的政策放松也很难瞬间激活市场。因为信心的恢复是缓慢的,市场很难走出“V”型反转,需要一定的筑底期来修复预期。

因为比起市场不行,预期不行更可怕。

而全国楼市,目前基本都处于这样的信心修复期,购房者还没有被调动起来,市场整体基调还是低迷。

房企,也很难好转。

为什么?

因为房企的周转失去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买房者。

现在自救的房企,都是在促成交,比如建业的小麦大蒜换房子,但争议的声音很大,很快面临取消。

但房企也为难,因为不能轻易降价,一降就会被认为房企实力的不行,但不降业绩必然不会好转。

进退两难。

比起房企的撤退,此刻大家更担心的是,这是不是说明楼市不行?

03

万科前段时间喊出,中国楼市低迷短期已触底。

我是认可的。

尽管,现在的市场就如同前文所说,总体还处于低迷状态,房企、购房者情绪都不高涨,救市的效果还未显现。

但,请注意,现在已经到第三季度了!

二季度经济刺激很猛,但反转迟迟未到。接下来3个月,市场会不会出现转机,此刻压力是巨大的。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

三季度大概率还会有一次有力的政策,来刺激市场回暖。

最近,全力抓经济的意图很明显,比如行程码开始不带星了,如果再细心观察,会发现bw等最近都在抓紧行业调研,还有各类讲话我就不多说了。

6月,市场各项数据也是出现止跌。

虽然,主流的情绪很悲观,但楼市首批购买力已经进场了。比如苏州、合肥、成都,都有万人摇项目出现。

这说明,市场上不是没有购买力。不买不全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楼市赚钱的确定性不清晰了。

只要有确定性强的项目,资金的嗅觉依旧敏锐!

所以,目前市场的症结还是在于修复购房者预期。而购房者预期的修复,依赖的是政策和市场情绪。

三季度,政策大概率会有,市场情绪也会逐步回归,所以阶段性触底的判断,我是非常认可的。

市场,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而只要成交开始恢复,房企再多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

但作为购房者,我们还是必须警惕开发商的资金情况,毕竟房企的问题,最惨的还是购房者。

下半年,如何尽量避开问题开发商呢?

04

我总结了4点:

1、尽量看房企近半年有没有在核心城市拿过地,拿地的房企现金流相对健康;

2、尽量选择实力雄厚的央企、国企,比如招保万金等等,安全性更高。

3、看项目拿地价,确保项目有足够的盈利空间,尽量保证单价是楼面价的2倍以上。

现在情况下切忌贪便宜,开发商利润不够,便宜是便宜了,但未来交付可能也会伴随质量问题。

4、看房时,注意售楼处的施工进度,现场工人多不多,施工声音大不大。

5、当然,最稳妥的情况,还是选择二手房。

最后的最后!

曙光即将出现了!

搜索建议:房企,开始大撤退  房企,开始大撤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