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人事以明方药篇

《伤寒论》用药法理,具体是以《伤寒论》桂枝汤为例理解用药法理。

在理解《伤寒论》用药法理之前,一定要明白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阴阳应用解密

1、阴阳同体,此消彼长

阳升(增加)则阴一定降(减少),两者此消彼长。例如:人的年龄在增加,那么寿命一定在减少。把年龄看成阳,寿命看做阴,则年龄与寿命成反比。当年龄不再增加,寿命也同时终止。怎样增加年龄呢?当然是增寿。增加人体的寿命,则年龄可以增加。简写为:②增寿命=增年龄;再看看前面一句“:人的年龄在增加,那么寿命一定在减少,简写为:①年龄增=寿命减;放在一起对比再看看:

①年龄增加=寿命减少

②增加寿命=增加年龄

再增加一个符号看看:

①年龄增加(阳增)=寿命减少(阴减)

②增加寿命(增阴)=增加年龄(增阳)

首先是这两句话都对,都是自然现象。差距在1、①年龄增加(阳增)=寿命减少(阴减)是从阳的角度看待问题,或者从正面看待问题,结果是对的;2、②增加寿命(增阴)=增加年龄(增阳),这是从阴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或者从反面看待问题,结果也是对的。把①和②的结果合在一起说就是:(1)升阳必伤阴;(2)滋阴可增阳。由此可得出方药法理:升阳+滋阴,正反同用。那么,如何实现呢?

我们需进一步认识:阴阳同体,正反两面。再例如:你家的汽车一箱油能跑500公里,①跑的路越多,剩的油越少——路多=油少。②再加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路——加油=多路。这个例子是不是和前面的一样?前面的内容我们学习过,阳为顺(河图),阴为逆(洛书),阳顺为顺时针前进,阴逆则为逆时针倒退,如果你的车只有阳,只有前进挡位,没有阴没有倒档,你怎么开?如果你的方向盘只能往左阳不能往右阴呢?(医学拿现实生活事例做例子总是不恰当的,仅供提示理解)

阴阳同体,也就是阴阳本身就是同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或者同一个功能的相互协调。所以对于治病来说,升阳则需要阴降,实现的方法为:生(补)阳则需要克(滋)阴。

阴阳同体时,阳为正面,则阴为反面。阳为顺,则阴为逆。

阴阳可以同体,还可以不同体。例如太阳和地球,太阳对地球进行能量传递,设定方向为正能量,那么地球对于太阳,是吸收能量,则为负能量,为克,方向为地球向太阳,则太阳到地球方向为正为顺为阳为生,地球到太阳方向为负为逆为阴为克(可以理解为地球犹如反光镜子,改变了阳光的方向,也可以理解为,地球吸收了太阳的能量,甚至可以理解为地球蓄积了太阳的能量,总之太阳到地球是一个方向,地球到太阳是反方向)。这里阳为正向,为顺,为生,阴为负向为逆为克。所以阴阳不管是同体还是异体,阴阳的本质仍是正和反。

2、阴阳的方向:天左旋,地右转

我们再了解下阴阳的另一个层面:天左旋,地右转

陀螺阴阳同体图:

更换此图

从前文地理篇天左旋地右转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结论:阴阳可以随着人的位置而改变。所以天地人,人可以改变阴阳,日月星,星可以改变阴阳。进一步推广到临床用药上来说:药也可改变阴阳,用于治病。两味药简单,三味药将变得复杂,不管多么复杂终归符合阴阳五行规律,终归离不开时间空间。

我们再把阴阳简单总结下,泰卦,上为阴下为阳,所以叫阴阳而不叫阳阴。从方向说,阳为正方向,阴为反方向,阳为顺时针,阴为逆时针,阳为五行相生,阴为五行相克。也可以从时空去看待阴阳,帮助理解。

3、阴阳五行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尝试通过探讨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来讨论阴阳的本质问题。

日、月、地球,日为太阳,月为太阴,为阴阳;日月与地球,日月为阳,地球为阴,为阴阳。

日、月、地球三合,地主阴,日主阳,化主运,生主气。主运为木火土金水;主气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主运为五行,主气也为五行。阴阳的本质是太极,太极的本质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的运动为东方木升,上方火浮,西方金降,下方水沉,太阳的视运动为圆运动,有时间,有方位,时间为阴阳(能量的传递需要时间,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从一端到另一端,即180度的反方向也需要时间)。方位为五行,方位的本质是空间。所以时间为阴阳,空间为五行。由此推论:时空即阴阳和五行构成。

综上所述:与太阳视运动方向一致为阳,即顺时针为阳,反之,逆时针则为阴;五行,阴阳运行过程中所处的不同方位,如东南中西北。

二、河图洛书使用方法解密

阴阳协调的技术手段:河图洛书

《性命圭旨》[时照图](上图右):“人之元气,逐日发生。子时复气到尾闾,丑时临气到背堂,寅时泰气到玄枢,卯时大壮气到夹脊,辰时夬气到陶道,巳时乾气到玉枕,午时姤气到泥丸,未时遁气到明堂,申时否气到膻中,酉时观气到中浣,戌时剥气到乾阙,亥时坤气而归于气海矣。人身有任督二脉,为阴阳之总。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属阴脉之海。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穿脊里,上风府,循额至鼻,属阳脉之海。鹿运尾闾,盖能通其督脉也。龟纳鼻息,盖能通其任脉也。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而无疾矣。”

据上图及图文解说可知:道家修真,添油续命法走的是洛书,相克,滋阴,为逆时针方向。

张三丰《无根树》中也有相关表述:“顺者凡,逆者仙,只在其中颠倒颠”也有说“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 颠倒颠”。

前文我们已知,河图:阳为顺,为相生,补阳需相生;洛书:阴为逆,为相克,滋阴需相克。我们在临床上有人敢用克滋阴吗?中医可能在知道相克的情况下没人敢用。西医敢用,而且成为西医的经典用药。西医经过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有两个药可以延长病人的寿命,一个药为普萘洛尔,又叫心得安,作用为降低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让心脏偷懒的药物,药理上为一个抑制心功能的药物,也就是与心功能的作用是相反的。把心功能定为阳为正性肌力,此药则为阴为负性肌力药,正性肌力、负性肌力西医的名词。还有一个药物为普利类,和沙坦类,这两种药为同一类药物,属肾系统药物。此类肾系药物明确可以逆转心室重构,延长寿命。西医不懂肾系属水,但是中医都明白,肾系统为水,心为火,水克火,洛书逆为克,为滋阴,为增寿。洛尔、普利这两类药物是西医治疗慢性心脏疾病的一线药物,西医从侧面证明了洛书正确性。中医也有水火既济,卯(木)酉(金)周天,相克而滋阴。

三、人体的左右证据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左右问题。古中医的左右是按医者论的,与病人无关,左右指的是医者的左右。病人则往往相反。如下图文:

图片来源:《性命圭旨》[反照图]

[反照图]:“昆仑顶,清虚府,上天关,交感宫,三摩地,最高锋,崆峒山,祝融峰,太微宫,摩尼珠,上丹田,紫金城,流珠官,玉京山,紫清宫,太涧池。玄室,黄房,天宫,真际,上岛,天根,玄门,彼岸,瑶池,泥丸,天谷,天堂,内院,紫府,寥天,帝乙,甑山,天符,玄都。翠微宫,上土釜,圆觉海,威光鼎,中一宫,般若岸,陀罗尼门,波罗密地,脑血之琼房,百灵之命宅,魂精之王室,津液之山源。天人合发之祝,十母分胎之路,阴阳变化之乡,任督交接之处。九重铁鼓,三足金蟾。太玄关,藏金斗。尾闾穴,朝天岭,气海门,曹溪路,三岔口,平易穴,龙虎穴,三谷骨,虎危穴,河车路,上天梯,生死穴。咸池,阴端,禁门,会阳,长强,魄门,地融,阴跷,桃康,人门,鬼路,会阴,谷道。”

——尹真人高弟 撰《性命圭旨》

上图:反照图,即人之后背。人体有左右两肾,右肾元君、命门、龙火,此处也是颠倒颠。人体的右肾为龙火,即八卦之左青龙。左肾妙君、虎水、肾腑。为八卦之右白虎。所以人体之左右与八卦图左右相反,而八卦图方位是黄帝位,即医者位,所以古人之左右以医者论。

证据二如下:

此图来自网络

上图示:肚脐右侧为八卦图震巽,东方木,为青龙,恰与反照图合。而八卦图方位是黄帝位,即医者位,所以古人之左右以医者论。

证据三:

二十八宿以“四象”分见于四方: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氏(天根)、房(天龙)、心(商星)、尾(天鸡)、箕(南箕)。这七宿其象似龙,东方又主青色,故名苍龙。南方朱雀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张、翼、轸(天车)。这七宿其象似鸟,其中柳宿似鸟咀,星宿七星如鸟颈,张宿是鸟嗦子,翼宿即鸟的羽翼。南方又主丹色,故名朱雀。西方白虎七宿:奎(天豕)、娄、胃、昂、毕(天口)、觜、参。司马迁曰:“参为白虎”,“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小三星偶置,曰觜口,为虎首。”西宫为天宫后勤给养之地和天帝的游猎场,所以须猛兽镇守。这七宿其象似虎,西方又主白色,故名白虎。北方玄武七宿:斗(南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这七宿其象似龟,北方又主黑色,故名玄武。——常秉义《周易与历法》

故古之左右以天图、28宿论,以河图论,以八卦论,以医者论,唯独不以病人论。把脉也是以医者左右手论,不以病人左右手来定。

四、经络方向解密

我们再熟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图

(2)十二地支配经络

十二地支配经络图

上图为十二地支配经络图,人体经络运行符合此图。邵子曰:“天之阳起于子、地之阳起于丑、人之阳起于寅”,故人体经络循行为: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它是按时辰循行的,经络所处时辰为当令。如上图所示,人体一日,经络走的是太阳节律,按时辰循行,天地人合一。

图片来源《针灸学》石学敏(本科教材)

将上图文字变成示意图如下:

注意:经络的运行方向为,阴升阳降,与太阳节律相反(太阳节律为太阳视运动,参阅前面内容),经络的逆向运行,与天道相应,与天道同步必为逆。恰恰符合天左旋,地右动规律,外部的经络为逆,则内部的五脏一定为顺(如果不能理解,请参阅前面内容,阴阳方向相反,实质为一体)。五脏顺时针方向运行,为主,经络逆时针为从。

把上图人体左右、上下三阴三阳经络运行的示意图合起来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左右(古人体位黄帝位,上下左右按八卦算,或者医者位,不按病人体位算,医者为主,病人为从。医者左为阳,男人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背为阳)两侧经络阴升阳降,阴升阳降本身就为逆。所以人体总体的经络运行方向为逆时针。具体到左右两侧则相反,上下肢相反,而且经络气血到胸腹部有交叉。依据洛书九宫图数,至少有三分之一气血交叉以平衡阴阳。左右两侧经络有交叉,上下肢经络气血有交叉。我们尝试把左右,上下细分一下(这已经超出了初级范围,看不懂不必纠结)。假设男左侧为阳,右侧为阴;人体左下肢经络循环为顺时针,右下肢经络循环为逆时针,左上肢为阳之阳,经络为逆时针方向运行,右上肢为阴之阳,经络为顺时针方向运行。

左右经络气血有交叉到对方,以平衡左右阴阳。上下肢经络气血也有交叉。如:上肢为阳,则阴升,以达到上肢自我阴阳平衡,下肢为阴,则下肢阳降,以下肢自我平衡阴阳平衡。理论基础是:依据洛书九宫图,人体经络运行,与中央5是有交叉运行的。实际经络运行也与理论一致。人体分左右,分上下,分表里,也就是人体分阴阳。

请注意:左右,上下,表里,阴阳的次序,并不是单单说着顺口,是古人智慧的传承。左右、上下、表里是代表阴阳的次序。左、上、表为阳。表示外部经络规律。而阴阳则表示,泰卦,人体内阴为五脏,与天道同,为顺,为主。外部经络为逆。《灵枢·经筋篇》维筋相交说:“头侧经筋与对侧肢体的经筋互相连接和交叉,左右相交、上下交义”。

我们再看看西医解剖学:血液系统循环图,可以看到,左心室系统:腹部以下部分为阴为顺时针循环,上部为阳为逆时针循环。右心室系统:而左肺居阳地、循环则为顺时针循环,右肺居阴地为逆时针循环。与肢体循环相反。可以看到血液的运行左右相反,上下相反,表里相反。虽然气的运行普通人看不到,血液循环可以作为参考,血液运行与中医经络规律基本一致。有参考意义。如下图: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再看看下图:

人体经络为阴升阳降,为表、为逆,则人体五脏六腑为里、为顺时针运行相应。脏腑互为表里,以脏为主,腑为从,形成太极,协调内外。外部经络虽然逆行,三阴三阳化合成局,依然可以形成五行顺时针运行,顺逆、阴阳合局。如果理解起来有困难,看看下图,钟表的结构图,我们平时看到的钟表的表针运行,只是表象,钟表内部的齿轮运转方向有顺有逆,有正有反,不是排斥,恰恰是配合。也如汽车方向盘的左右旋转,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顺逆并不相悖。只是摸不着看不到,理解起来有些陌生。

五、《伤寒论》三阴三阳解密

1、五行的时间和方位

五行本身具备时间和方位,例如38东方木。有时间有方位,所以五星也有阴阳,也有五行。月亮运行,有时间,有方位,月亮也有阴阳也有五行,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以地球也有阴阳,也有五行。结果与太阳一致(太阳的视运动就是地球运行的结果)。假设没有太阳,则地球寒冷,不具备生命条件。假设没有地球,那么太阳也无法孕育生命,因为火星上不会出现地球的五行条件。所以,地球上的阴阳五行是天有日月星,地有天地人,互相化合的结果。这里就可以看出三合的重要性,它可以被看作生命的基本条件。

五行有时间有方位,而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物一太极,所以东方木,也有东之东,即木中之木,东之南,木中之火,东之中,木之土,东之西,木中之金,东之北,木中之水;同理其他四行也有自己的五行:火(火中木,火中火,火中土,火中金,火中水);土(土中木,土中火,土中土,土中金,土中水);金(金中木,金中火,金中土,金中金,金中水);水(水中木,水中火,水中土,水中金,水中水)。我个人更倾向于:木中木,火中火,土中土,金中金,水中水,为其本一行之主,入主中宫,居中军大帐,居于中位,为恰当。则五行之五行排序为:

木(木中火,木之土,木中木,木中金,木中水;)

火(火中木,火中土,火中火,火中金,火中水);

土(土中木,土中火,土中土,土中金,土中水);

金(金中木,金中火,金中金,金中土,金中水);

水(水中木,水中火,水中水,水中土,水中金,)

2、三合局

天有日月星为三合;地有天地人为三合;三生万物为相合。

十二地支也有三合:以子、午、卯、酉四正位分别为水、火、木、金四局。三合局中三方会合后,加大了子、午、卯、酉的力量。例如申子辰三合水局,加大了子水的力量,是申金、辰土、子水三方以子为中心的一种聚合。三合局分别为:木局:亥卯未。火局:寅午戌,金局:巳酉丑,水局:申子辰。

三合局图

(1)木水火金四局

接下来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三合局:

三合局图

提示:三合局为十二地支的时间顺序模型,法理上不适合直接套方位图。

12地支经络阴阳符号图

12地支:6阳支:申、子、辰;寅、午、戌;6阴支:亥、卯、未;巳、酉、丑

12经络:6阳经:膀胱、胆、胃;三焦、大肠、小肠;6阴经:肺、心、心包;脾、肾、肝

以上可以表述为下图:

-+++ +- --

木局 -+水局 ++火局 +-金局 --

-+ ++ +- --

三合局的阴阳五行生克关系为下表:

三合局

水(足三阳)→木(手三阳)

火(手三阴)→金(足三阴)

生克

阳:水生木

阴:火克金

顺逆

阳生,为顺

阴克,为逆

手三阳为木,足三阳为水, 为阳生,为顺。 手三阴为火,足三阴为金,为阴克,为逆

自然人,正常生理状态下,阳经符合阳生即升阳,阴经符合阴降即滋阴,人体符合太阳节律,阳生阴降,一气周流。

这里明确一个结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为木、水、火、金四局。手足三阳,手足三阴,三阳为木局和水局,水生木,阳顺;三阴为,火局和金局,火克金,阴逆。

(2)岁气会同

三合局同气相求图,岁气会同。

图片来源《中医运气学》苏颖 (本科教材)

图片来源《中医运气学》苏颖 (本科教材)

图片说明:水局:申子辰,同气,无论运、气都无区别,同源同体同时,岁气会同。

金局:巳酉丑,同气,无论运、气都无区别,同源同体同时,岁气会同。

火局:寅午戌,同气,无论运、气都无区别,同源同体同时,岁气会同。

木局:亥卯未,同气,无论运、气都无区别,同源同体同时,岁气会同。

(3)《难经》对三合局的描述

《难经》对三合局的描述

3、解密三合局

以木局为例讲述三合局的性质关系: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一物一太极。

木局:亥卯未

如24气斗纲图所示:木局:亥卯未,二月卯月,六月未月,卯月距离未月间隔3个月,分别为:辰、巳、午。卯月距离亥月,间隔三个月,寅、丑、子。我们看看间隔三个月意味着什么。

数学计算法:6月-2月=4,2月到6月相差4个月。

我们再来看看五行对应的时间:

《史记·天官书》:“北斗犹如帝车,运行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注意关键词:均五行,也就是五行是均分的,一年12月,那么每一行2.4个月。一年365天,五分则为73天。

古人分五行的方法如下图:

《周易·与历法》常秉义

以上两个图需要的注意是,古人以北斗作为标记,为天图,星相图,为体,按常规用来讲天道的,这里是天图与地道对应图,以北斗为表针,却以历法为表盘,实质是一个抽象化、实用化、历法化的盘,五运六气的地理盘,因为天之阳起于子,地之阳起于丑,人之阳起于寅。这里还偏偏指向寅月,正月建寅,读懂此图,天道、地道、人道全概括。此图可以看出,古人以天也可为我所用。天道冬至一阳升,地道大寒节当日起,人道正月建寅。(内经有“地道晚30度”)

两图结合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木:大寒—春分,包括丑寅卯,卯代表木居末位,卯不居中。

火:清明—芒种,包括辰巳午,午代表火居末位,午火不居中,午火只有半个月属火。

土:夏至—处暑,包括午未申,午火半个月属土。

金:白露—立冬,包括酉戌亥,代表金的酉居首位,不居中。

水:小雪—小寒,包括亥子丑。

这里十二地支为12月次,五行为五星,12不能被五整除。这里有卯,午、酉,三个位置不当位,子午卯酉四正位在地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五行有差距。

如果以六气论,一气恰好有两个月,君火、相火进行了修正,仍然跟四正位有差距。

再看下图后天八卦,差距更大,后天八卦东和东南为木,南方火,西南为土,西和西北为金,北方水,东北为土。

差距如此之大,我们该怎么理解呢?

中医讲,天有日月星,地有天地人,还有人间历法,三者之间为体用关系,道理是相通的,只是时间上和方位表述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24气斗纲图原本是套的天图之理。讲的却是五运六气法理,讲的是天气,地理。后天八卦主人事。理通天地人,故有较大出入,道理同源,法理相通,时间上相差30度,天之阳起于子,子午分天之阴阳,地之阳起于丑,丑未分地之阴阳,人之阳起于寅,人体经络从三焦,首出寅位手太阴肺经。对于这些道理明白之后才能得心应手,不能拿天图直接套人身上用。例如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体为道理,用为手段。另一层含义是体为阴阳为不易,用为五行为可易。

人体用药,以人道论,正月建寅,以子午卯酉代表水火木金四局来论,并居中位。再看下后天八卦五行属性,子午居坎离各一宫对冲,平衡。卯酉对冲,居震兑宫,震木由巽木助得两宫,兑金由乾金助也两宫,2对2平,坤土艮土为地轴,平衡为枢。

4:十二地支三会方

十二地支除了四局用法:木局:亥卯未;火局:寅午戌;金局:巳酉丑;水局:申子辰之外,还有十二地支三会方用法:十二地支三会方:寅卯辰会东方木,巳午未会南方火,申酉戌会西方金,亥子丑会北方水,这里子午卯酉居中,代表水火木金.

六、五运六气——打开《汤液经》法图的钥匙

下面我们以木局:为例,来理解人体,三阴三阳经络的含义。木局:亥卯未。

五运六气打开汤液经法图的钥匙图

看图:卯中到未初:15天+辰+巳+午=105天

卯中到未中:15天+90天+15天=120天

五行:木中到土初:36天+73天=109天

由上可知:未在土,属土,未月初有4到5天在火,结论就是:未属土,含火气。

同样道理:亥在金,亥月末4到5天水,结论就是:亥属金,含水气。

我们把五行再细分一下,看看结果:

木(木中火,木之土,木中木,木中金,木中水);

火(火中木,火中土,火中火,火中金,火中水);

土(土中木,土中火,土中土,土中金,土中水);

金(金中木,金中火,金中金,金中土,金中水);

水(水中木,水中火,水中水,水中土,水中金)。

一行73天,五行再分,一行14.6天,则一个月占两行。

木局为例:卯为木中木,含木中土7天,含木中金7天

未在土前期,未属土,含火中水4天,含土中木10天,含土中火15天

亥在金末期,亥属金,含水中木4天,含金中水10天,含金中土15天

亥=金 木中土 金中土 土中木

用图表示为:木局 卯=木 卯 木中木 亥 亥属金 未 未属土

未=土 木中金 金中水 土中火

木局:卯与土克,卯与金克,卯木:为木中木15天,木中又含有土7天和金7天。所以三合局中,克非敌对,而是协作监督,团体力量,缺一不可。亥属金25天,属水5天,亥金中含土15天,亥金克木,又含土,被木克,互相制约,协作关系(像师徒或者上下级关系)。亥金含水10天,金克木,水又生木(像严父),未土同理。所以三合木局的关系是以卯为中心,未,亥相助,使卯力量增强的协作关系。

所以木局为:亥卯未,即金木土,金克木,木克土,为五行相克,方向为洛书,为逆,为滋阴,为长生。其他火、金、水局同理,我们就不再一一重复说明。四局五行属性皆为克。

七、初解《汤液经法》图

当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距离解开《伤寒论》药用法理的真相越来越近了。《伤寒论》的成书背景:东汉末年,疫病流行。医圣张仲景,救民水火,以《汤液经》方,舍晦涩难懂医理,弃专用方名。以药论方,以症治病,成书《伤寒杂病论》这一临床急救手册。优点是可以大面积推广,易于复制,救灾应急功德无量。缺点是令后世不明医理。

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钱超尘《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传承集》

后世熟知《伤寒论》,少闻《汤液经法》。《汤液经法》不但有方,还《汤液经法》有心法口诀,奥妙医理。所谓口诀,口传心授。只有传闻很难一见。我们现在看看,高深莫测的《汤液经法》的心法口诀什么模样?我们看看此神图。

图片来源《十一师秘要》赵俊欣

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则医道毕矣”。

上图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关键词提炼出来看看:

体 酸 体 辛 体 咸

木 用 辛 土 用 甘 金 用 酸

化 甘 化 苦 化 辛

肝,体阴而用阳。体为本体,用为功能,化呢?化是体用的动力。怎么理解呢?以你的手机为例子,方便理解:你的手机实体就是体,用是你手机的各种软件,像微信等,化就是你的手机电量,三者缺一不可。用的越多,手机越旧,用的越多电量越不足。即用与体矛盾,方向相反,用与化矛盾,方向相反。所以,体、化助用,用与体、化矛盾,三者缺一不可,用与体与化是三合局的关系。我们再把木用辛、土用甘、金用酸列出来看看能明白什么?

体 酸 =金用 酸

木 用 辛 = 木用 辛

化 甘 = 土用 甘

亥=金 木中土 金中土 土中木

借用前面图:木局 卯=木 卯 木中木 亥 亥属金 未 未属土

未=土 木中金 金中水 土中火

木局为:亥卯未,即金木土,金克木,木克土,为五行相克,方向为洛书,为逆。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木的体用化,即木局。火的体用化,即火局;金的体用化,则为金局,水的体用化,即水局;土的体用化,也可以称为土局。

以木局为例看下面解密图:

〔1〕阴逆相克格局

《汤液经法》图:太极元气涵三为一。《汤液经法》图的体用化三味,实质为三合局。

《汤液经法》图解密图

〔2〕阳顺相生格局

这幅图,除了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五个三合局相克即阴逆用来处方组合之外,还有相生组合,为阳生,顺时针为河图,即阳进为补,反之,五局为阴逆。

《辅行诀》刘祥之抄本

相生组合,为阳生,顺时针为河图,即阳进为补,反之,五局为阴逆为泻阳。

阳生组合分别为:只看表象为,水生木除烦宁神;木生火除痞;火生土除滞,土生金除燥;金生水益阴除逆。因为阳生阳而阴生阴,故其实质应该为:酸金生苦水除烦宁神;苦水生辛木除痞;辛木生咸火除滞,咸火甘土除燥;甘土生酸金益阴除逆。生克有法,进退有度,医道毕矣。

图片来源《十一师秘要》赵俊欣

八、桂枝汤的五行正副格局

我们再来看看药物五行:

木:味辛皆属木,桂枝为主。花椒木中火,桂枝木中木,姜为木中土,细辛木中水。

土:味甘皆属土,甘草土中木,大枣土中火,人参土中土,麦冬土中金,茯苓土中水。

金:味酸皆属金,枳实金中木,豆豉金中火,五味子金中金,芍药金中土,山药金中水。

……

有了这些药物五行:然后我们看看《伤寒论》天下第一方——桂枝汤,究竟有何神秘?

桂枝汤:桂枝3两 芍药3两 甘草2两 生姜3两 大枣12枚

桂枝木中木,芍药金中土,甘草土中木,生姜木中土,大枣土中火。

木:桂枝 生姜 金:芍药 土:甘草 大枣

体 酸 =金用 酸=芍药(芍药金中土) 亥:金中土

木 用 辛 = 木用 辛=桂枝+生姜(桂枝木中木,姜为木中土)卯:木中土+木中木

化 甘 = 土用 甘=甘草+大枣(甘草土中木,大枣土中火)未:土中木+土中火

亥=金 木中土 金中土 土中木

借用前面图:木局 卯=木 卯 木中木 亥 亥属金 未 未属土

未=土 木中金 金中水 土中火

综上分析可知:桂枝汤,为木局:亥卯未,大的五行为:金、木、土,一致

五行之五行:亥金(金中土);卯木(木中木+木中土);未土(土中木+土中火)也一致。

桂枝汤为木局:与亥卯未高度一致,木局化身。

结论:桂枝汤第一法理为木局。

首先:用药布局符合木局;其次具体药物选择要符合亥、卯、未所主之五行,如下图:

体 酸 =金用 酸

木 用 辛 = 木用 辛

化 甘 = 土用 甘

亥=金 木中土 金中土 土中木

借用前面图:木局 卯=木 卯 木中木 亥 亥属金 未 未属土

未=土 木中金 金中水 土中火

我们再来看看桂枝汤第二法理(2:1):

桂枝汤:木用辛2种药,木体酸1种药,木化甘2种药。辛散用2:1酸体,即2:1法则。

说明:在方剂中,如果是补方(阳升为补、为顺)则补药2,泻药1,二补一泻(2:1),如果是泻方(滋阴为泻、为逆)则泻药2,补药1,则二泻一补,也为2:1,所以用药第二法理:2:1原则。

《灵枢·终始第九》:“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这段文字可得结论:不管补与泻,2:1原则。

图片来源《十一师秘要》赵俊欣

此书,凡小汤皆三味,两正品,一反品。结论:泻方2:1原则。

图片来源《十一师秘要》赵俊欣

此小补汤凡四味,桂、姜二辛为正治;一酸之五味子为反佐。结论:补方也2:1原则。

第三法理:剂量,38为木,(桂枝汤:桂枝3两 芍药3两 甘草2两 生姜3两 大枣12枚),君臣主药:剂量取3,取木五行之数。甚至可以取水8升,煎取3升,日服3次

处方即五行所处方位,有数量,有五行。所以按照处方三大法理,可以按需要,开出符合规矩的处方来。按阳顺或者阴逆,选择相生或者相克布局。剂量即河图数理。

再看下桂枝汤的药方组成:

桂枝汤:桂枝3两 芍药3两 甘草2两 生姜3两 大枣12枚

桂枝木中木,芍药金中土,甘草土中木,生姜木中土,大枣土中火

木:桂枝 生姜 金:芍药 土:甘草 大枣

桂枝汤,为木局:亥卯未,五行为:金、木、土。

下面我们尝试用阴阳五行的理论分析下,桂枝汤的作用。

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生我、我生,都是生,相生为河图,阳顺,升阳。所以木泻水,令水虚。木生火,补阳。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克我、我克,都为克。相克为洛书,阴逆,滋阴。

假令我们用了木药桂枝,可以升阳,发散,发挥木的功能,但是也有两个需要考虑的弊端,1、木克土,则需要加土药,补土被克之不足。2、木泻水,需要补水,金生水,可以加金药。这样也可以简单开出:木、土、金的方子来,能达到五行级别,跟以木局开方,差距在于木局能精准到五行之五行,两者相差一个级别。

还可以直接套用:体用化三味来直接开方,也能准确到五行级。如果能理解到五行之五行层面,精准度也可以提高一个级别。

开出一个木的方子——桂枝汤,用来治疗什么病呢?

相生局:第一可以补木,第二可以生火,第三可以泻水(一般不会泻肾作为治疗第一目的)

相克局:首先是金克木,木克土。重要的是调和功能:水克火,加木之后,把水克火变成水生木,木生火,这一功能可以称为调和。调和水克火功能是桂枝汤的主要功能。我们找找证据:

先看看桂枝汤证,是治疗什么的?

一、太阳病提纲: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分类: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具紧者,名为伤寒。

——王国庆《伤寒论选读》(本科教材)

两段原文合起来的意思是:中风的前提是太阳病伤寒在先,中风在后,则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并且,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发热汗出,恶风寒。脉浮缓,鼻鸣干呕等——郝万山《伤寒论》)

1、发热是谁的病症呢?(中风:发热、汗出、脉浮等症状是正确的,我们尝试寻找症状产生的病理生理因素)

此表来自《难经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49难

上表明确:1、脉浮心病。2、身热心病。3、身热汗出为肾邪入心。另外《内经》:“心为汗”;《千金》:“浮大而洪”。可得结论:桂枝汤证在这里就是治疗肾邪入心即水邪克火,调和水克火。机理是:水克火,加入木,改变格局,变水生木、木生火,把相克变相生,调和水火。

我们继续寻找证据:

此图来自《难经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

传其所胜也,是疾病传递的主线。即伤寒,同气,寒邪易入太阳寒水,后可传其所胜,火也。寒入太阳寒水属同气,同频,自然之理,传其所胜,自然之理,最为常见。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58页。寒病脉证并治:“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例如伤寒,脉却是浮脉,而非沉脉,可以推测,水传火。

我们再找找其他证据:

此图来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一,平脉法:“春弦秋浮,冬沉夏洪”“浮为风,为阳”证据模糊不清,但浮脉并不支持水脏。我们继续寻找。

此图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难经校注》:“浮脉支持,心肺,不支持肝肾”。

此图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难经校注》

此图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难经校注》:“浮脉依然支持,心肺”。

“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此图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难经校注》

经言心荣肺卫,依然提示病在心;桂枝汤调和荣卫(荣卫即营卫,荣通营,《中医大辞典》李经纬,邓铁涛。)依然可以考虑,水克火为病机的荣卫失和。《伤寒论》第一方之称,明白了桂枝汤,其它汤剂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对于桂枝汤可以多思考拓展几个问题:

1、又云:荣为血,卫为气,卫气发于肾阳。荣气:即血气,《伤寒论》太阳病,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卫主气,营主血,卫属阳而营用阴,阳主外而阴主内,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出于肾,养于脾胃,宣于肺。营属血,心主之,卫属气,气之根为肾。营养,防卫。血供应能量,能量增加,气防卫耗散能量,能量减少。一对矛盾,卫克营,营血属心火,太阳病属寒水耗散卫气,本质是水克火,太阳病之营卫失和,即水克火。

2、桂枝汤:桂枝3两 芍药3两 甘草2两 生姜3两 大枣12枚 ;桂枝木中木,芍药金中土,甘草土中木,生姜木中土,大枣土中火;木:桂枝 生姜 金:芍药 土:甘草 大枣;桂枝汤,为木局:亥卯未,五行为:金、木、土。药为金木土药,并无水药。以木泻水之寒,以木升火之阳,以土克水之过,以金养水之正气。

3、手三阳,治足三阳。手三阳,足三阳本属同名之经,正化对化而成,而且太阳病症,头痛、项强等病变部位本属手三阳经络所主,且符合经之所过,主治所及。所以正化对化所治是六气主病治疗方法,且足之三阳成水局,手之三阳成木局,水生木,泻水邪,木生火,提升阳气,祛寒。

4、洛书,上下有病治中间,水可成局,火可成局,且火局手之三阳,水局足之三阳,属于以木局来调水局克火局,力量对等。

5、南北水火图,南方热,属火,为心,为夏季。桂枝是南方木王,桂枝树下寸树不生。麻黄,长于北方,为寒。桂枝汤治水克火,且病位在火,与桂枝同气。属于地道药材。麻黄汤治水寒,且病位在水,与寒水同气。属于地道药材。

6、奔豚证属于水火交战,与桂枝汤调和水克火同理,只是发病诱发因素不同。奔豚证属于,丙丁日火旺,火不受克,出现水火交战,以桂枝加桂汤,调和水火。

有了前面的知识,我们再进一步分析:桂枝汤证。中风的前提条件是伤寒太阳病(古人的字写在竹简、帛书上,一字千金,字能少写则少写,故中风是伤寒条件下的中风),我们要明白中风是伤寒的寒邪从水传到了火。我们看下图:北方,寒冷,冬天,坎卦,为履,老阴之地,为肾和膀胱,属太阳寒水。当人体受寒时,寒与同频,同气的太阳寒水高度亲和,表现为太阳病。即水局之申、子、辰(太阳膀胱,少阳胆,阳明胃),足三阳水局为正位,手三阳同名经为对位,同时受累。所以病症主要表现部位是足三阳手三阳共有区域,头颈部位明显。大家再看看火在哪儿?火在头部,南方,离卦,夏天。火局为手臂内侧,掌管手臂的屈的动作,而木局在手臂的外侧,掌管手臂的伸的动作,木局与火局又属于表里经络,而头颈部也就是火部,因此太阳病出现水火交战几乎无法避免。这里木局与水局同名经络,又与火局相表里,经方以加强木局为药,恰当合理。

图片来源于网图

据前面经络内容可知,人体经络阴升阳降,为逆,与太阳节律阳升阴降正好相反。天为阳人体为阴,阴阳逆顺合而为一,恰好符合“天左旋,地右动”的自然之理,这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形式。经络相对于五脏六腑则为表,那么在里的五脏六腑的运行方式则为阳顺。阴阳一体,方向相反(前面有讲述,可以参阅前面内容)。五脏六腑运行方向为顺,与太阳节律一致,故在人体为主,外部经络为从(数学上也有负负得正说法)。

人体经络是脏腑功能的延伸,因此肾与膀胱主太阳寒水。如太阳与地球,太阳从未到过地球,阳光是太阳功能的延伸,阳光的根本为太阳。若能理解一个太阳,何须丈量万道阳光。学习中医也可以化繁就简。以阴阳五行为本,能更好理解临床。

《黄帝内经·灵枢》:“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在这里给出两个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临床执业资质的大夫可以检验祖先智慧的伟大。第一个验证:脏主腑从,胆囊炎患者,参阅上图,一寸以下毫针,震位捻转进针,只需一针,胆囊炎即愈。震为肝木,胆为巽木,震位治疗巽、胆囊炎症。针后症状消失,以创可贴固定针柄,可以留针12小时。第2个验证:天人合一,输尿管结石患者,以风雨雷电四针,为患者体内模拟自然界下一场大暴雨,把卡在水系的石头冲下来。参阅上图,用毫针脐壁进针。第1针为雷,第2针为水,成雷水解卦。第3针为风,地4针为火(电为火),家人卦木生火。针毕痛止,以创可贴固定针柄12小时,一般12小时内石头自然脱落。无痛苦。前面的马车图说明,人在马车上和在马车下,阴阳五行是不一样的。戴九履一,对于水系,我更喜欢把492换成816来扎,效果更好。

搜索建议:人事以明方药篇  人事以明方药篇词条  
热传

 11月,来做美好名词拥有者

十一月里还会有晴朗的日子,有温暖明媚的阳光;树叶是枯黄色的,在有风的是时候飘飘摇摇地被吹落散开。十一月,浅冬渐至,跟着时光的轨迹来到岁月深处,我们一起寻找爱与光...(展开)

热传

 办理无房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问:办理无房证明需要什么材料?律师解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为了享受首套住房的契税优惠,需要开具无房证明的,那么办理无房证明需要什么材料?这也是购房者面临的一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