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61 赚钱的底层逻辑是满足需求,更赚钱的底层逻辑呢?

大家好,我是奇叔,一制造业俗人。

两个月以来的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奇叔都会准时出现在台式电脑面前,显示屏背后墙上,是奇叔搞的粘贴板。

工字钉钉上了很多纸条,有些是平时一闪而过的小想法,有些是复盘。都是平时积累的一些素材与资料。

写累了站起来看看,感觉很不错。一般这个时候,奇叔都会在旁边放上轻音乐,用的是网易云。

网易云在加载网络的过程中,八个字,让奇叔觉得很有意思。

听得越多,推荐越准。

真是让人感动,说的像是知心大哥一样,很了解你,很懂你。

以下内容纯属奇叔个人观点,不一定对,感兴趣的随便看看。

01

但是,奇叔想想不是这么回事,人家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出来溜达,都是要赚钱的。

到哪儿,都带个网,就算不网点儿鱼回去,也得网点儿小虾米揣着。

话说出来,字写出来,动作做出来,都有最底层的想法。音乐软件,最底层的想法,是获取更多的听众。

获得一批死忠粉,能够支撑住APP的运营、发展、迭代。人一多,怎么都能赚钱。

在等加载的过程中,听的越多,推荐越准。在奇叔看来,有两层逻辑。

第一层,心理暗示。看到听得多这几个字,直接就会默认跟着听得多。

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是,在很多公司团建或者接亲游戏过程中,都会玩一个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说往左看,必须往右看,说摸鼻子,就必须摸嘴巴。

慢慢来还好,速度一快起来,听到啥,就做啥。

同样,当对文字形成本能的反应时,看到什么文字,就会本能性做出什么样的动作。看到哭,伤心等负面消极情绪的字眼,人会本能性有消极情绪出现。

看到听得多,自然会有心理暗示,自己会听得多。

听得多,正是软件想要的。

02

第二个,推荐越准。这个在奇叔看来,有点儿门道,甚至有点儿让人直呼内行。

奇叔先说一个例子。网易云每年都会发布当年听的最多的十首歌,然后形成一个歌单。

前年奇叔的歌单中,有一首国民老歌,是李宗盛写的一首。奇叔很爱听,上了前年的榜单。

去年网易云在形成年度歌单时,还专门留了一页,数一数哪些你曾经听过,但是现在不听了的歌。

李宗盛的那首歌,就这样被写在那一页当中,旁边还有网易云经典评论文风的一句话:这首歌是你曾经最喜欢的歌,你似乎把它遗忘了。

奇叔觉得很搞笑,就截图发了朋友圈。评论如下:不是俺忘了,而是网易你把它设置付费才能听了。

评论中也是吐槽类似的情况,经常听的歌,后来付费才能听。

这套路,熟不熟悉,京东的杀熟是不是也是这套路。

可能同一首歌,在你的账号里,是VIP甚至黑金才能听,但是在别人的账号里,随便听,想怎么听怎么听。

推荐越准,一方面是真的想跟你花前月下共话良宵,让你享受一下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找到自己内心中喜欢的东西。

但是,总不能让人家白吆喝白忙活。

推荐的越准,就是找到听众的刚需,然后把刚需给加一点点儿障碍。

可能不是推荐的准,而是找钱袋子找的准。无可厚非,人都是出来赚钱养家的,白吆喝不赚钱,西北风也不顶饿,更何况还有雾霾沙尘暴。

03

奇叔认为做生意从低到高,大致是这几个境界。

以现成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的自然需求,只要劳动,就行。

以人类科技的发展来满足人的自然需求,劳动基础上,要动脑。

第三个,奇叔觉得是最牛的。在满足需求之前,先创造需求。然后自己手里正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可能你都没发现自己之前有这个需求,但是让商家一提醒,还真发现,自己有这个需求。

奇叔用的是提醒,而不是用忽悠。因为,人不会承认自己被忽悠。

这样看来,不能光闷头解决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的需求;思考一下,有没有哪些地方,可以创造出来一个需求。最好是,70亿人都需要的那种。

赚钱的底层逻辑是满足需求,更赚钱的底层逻辑呢?创造需求,满足需求。

比如,世界警察引爆局部战争,然后卖点儿军火?奇叔胡扯的,不知道存不存在。

挺得越多,推荐越准。

先固定用户群体,保住基本盘,保证更多的广告收入。

后镰刀死忠粉,情怀、对酒当歌、青春、回不来、葬爱等等,这些词,是能让感情丰富的死忠粉热泪盈眶、甘愿掏钱的。

更进一步,听得越多,用户行为信息数据越多,信息这东西,能卖钱的,而且在未来,信息是最值钱的东西。

04

几点听歌,一般听多久不听,听什么类型的歌,什么手机听歌,耳机听歌还是外放听歌,都是非常有用的数据。

就拿一个什么手机听歌来说,识别听歌的手机型号,大致能够识别用户消费习惯,然后又定制化的推荐战略。

就跟普通人想法一样,大家看到一个人用苹果,就觉得他有钱。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很可笑,但是这就是很多人的想法,奇叔还问过。

耳机听歌,还是外放听歌,也都是门道。耳机这个东西,有专门的发烧友。

高端的耳机,是需要在买来以后养一段时间的,所谓低音要沉得下来但不闷,高音要亮但不刺耳,中音要浑厚而且有可辨识性。

后台识别到你经常用耳机听歌,就会针对性给你推荐一些音域更广的音源。再往后,给你推荐点儿耳机也是可以的。

做生意嘛,总得厚着脸皮推荐推荐点儿东西。就跟奇叔每天把个人微信号放在最下方一样。

信息很重要的另一个有趣的佐证是,奇叔从某短视频大佬朋友处听到的,觉得挺有趣。

短视频大佬会从运营商处购买一些数据,其中一个数据,是用户的手机信号强度。

奇叔一开始很纳闷,这个数据管啥用,实在想不出来。

视频说:你说信号差的时候,我给你推荐一个三分钟的高清晰视频,卡住了,你还看吗?

奇叔说:不看,划拉走,卡住了浪费时间。

视频说:下一个还是这样的视频呢?

奇叔说:不看,直接退了就,体验不好。

视频说:对啊,所有人都是这样。信号好的手机,给你推任何视频都是OK的,但是如果信号差,就会打包更短的甚至几秒钟的视频,还有就是画质不是那么好的。

就是想要在短时间内,让你流畅浏览视频内容,就需要用到信号强度这个信息。

奇叔大拇指早就竖了起来,钱还是比人聪明。

然后奇叔说:俺要是供应商,黑心一点,这一次给的数据是真实的,但是过段时间重新分配一下各个基站的网速。

是不是然后,短视频公司,又得跟俺买信号强度的数据了。

视频说:理论上是这样,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这么不要脸。

05

科技快速发展,但是不管如何,人都永远是所有科技的中心点。

起初,人研究科技;后来,科技研究人。

后面,总有一双眼,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别相信什么这个那个不研究你的隐私。千万别信,现代社会,其实每个人都在裸奔。

长个心眼,尽量留条内裤。

另外,信息、数据这么多,被收集起来,也是拿去精选然后才会被使用的。

殴大说,未来,信息精选,一定是一门生意,熵减是必然走向。

现在就有一位大佬做信息精选,精选太累,累到腰不好。往下划拉,看看老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期待奇叔通过日拱一卒,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家伙。

奇叔任职智能制造行业生产运营管理,在或短或长的日子以后,期待潜在的合作机会。

关注奇叔,变富路上有个伴儿。

搜索建议:
热传

 骨刺,骨质增生外用:

外用一:川芎120g、山奈60g、红花20g、白芷25g、汉三七15g、当归20g、肉桂8g。方法是将各味药一起研为细末调白醋外敷8~12小时。外用方用: 骨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