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论语》是如何编著而成的?

《论语》一书共20篇,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语行事,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材料。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由此可知,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后来,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们经过几度汇集而成。有人认为,其最后成书是由曾子的学生编定。

实际上,先秦时期有若干种不同的《论语》存在,只不过是后来大部分已经散佚罢了。到了汉初,广开献书之路,遂有大量的史书出现,其中也有《论语》的不同版本。

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坏孔子旧宅时也得到了一批古书,其中就有《论语》。

后人根据各种《论语》所传之地和文字书写的不同而分别命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齐论》《鲁论》和《古论》三种。

《古论》系刘余从孔子旧宅墙壁中所得,计有21篇,其文字都是秦代以前的古文。

三国时何晏的《论语集解序》说:“《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古论》中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它把《尧曰》篇中的《子张》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其编次也与《齐论》和《鲁论》不同。

《齐论》和《鲁论》可能出现在汉宣帝年间,略晚于《古论》而出现。《鲁论》20篇,《齐论》22篇,而《齐论》中22篇的章句很多是和《鲁论》相重复的,但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把三种《论语》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古论》与《鲁论》虽然篇章不同,但这只是分合的不同,并没有什么实质差别,好像《鲁论》是《古论》的翻版,这可以证明二者是同源的。但它们和《齐论》的差别就比较明显。再者,《古论》《鲁论》都出现于鲁地,而《齐论》则出于齐地,可以证明三《论》乃出于两源。

据《汉书·艺文志》,在汉朝时期,传授《齐论》《鲁论》的均有名师。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鲁论》,后又讲习《齐论》,于是,他把两种本子合而为一,以《鲁论》为根据进行编次,“采获所安”,号为《张侯论》。到了东汉末年,经学家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而做了《论语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论语》。

《论语》一书称名为《论语》,有人认为是从孔安国开始的,因为王充曾说“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始曰《论语》”。大概孔安国在给《古论》各篇命名的同时,也给此书确定了《论语》的名字。但也有人提出怀疑,如杨伯峻认为不会晚于汉武帝时期,因为《礼记·坊记》中有引用《论语》的情况。只是《礼记》的具体成书时间尚无一致意见,一些问题还有待继续探讨。

至于此书为何称名为《论语》,是因为该书中记录的是孔子解说个人主张及其与弟子或他人的“论难”之语。毛亨在《诗·大雅·公刘》传中说:“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许慎《说文解字》说解“言”字亦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解“语”字曰“论也”。段注曰:“此即毛郑说也。语者,御也。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

从《论语》的流传方式或成书过程看,它经过了多次的整理,主要是进行增益与混合,这也是《论语》撰者为谁等问题争议较大的根本原因。不仅如此,就是今本20篇《论语》本身也有不少问题,所以应该核实其中材料的真伪。对此,清代学者如崔述、袁枚、赵翼等都下过功夫,其中以崔述下的功夫最大,成绩也最突出。如他认为《论语》的最后5篇问题最多,最为可疑,很可能有“后人之所续入”,另有个别篇中的某些章句与其他文体有异。周予同也认为《论语》的前后10篇文体不一致,尤其是末尾5篇可疑处最多。有的学者还专门撰文考证,举出由其他学派和其他书籍中混入的内容。孔子以后,《论语》一书的成书、流传经过了2000多年,其中自然难免掺杂有后人的不同传说,因此,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利用《论语》的资料时,应当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搜索建议:《论语》是如何编著而成的?  
热议

 “东方劳力士”也有“糖果盘”

精工素有“东方劳力士”之称,虽然现在这一称号已经被更多的人赋予已经从精工独立出来的冠蓝狮上。两年前,劳力士推出了“糖果盘”的蚝式恒动腕表,至今仍是热门款。现在,...(展开)

热议

 【歌词】二分之一的美好 / 歌手...

二分之一的美好演唱:江语晨作词:黄子珊作曲:张宴菁歌词同步专家:时间过了走了 虽然也有忐忑梦想更靠近了 这是我确定的雨后的彩虹出现了我就可以很快乐没有什么复杂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