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袁枚《小仓山房诗集》选篇(上)

雪中桦小记:袁枚《小仓山房诗集》网上久寻不遂,得枚诗三十一卷,寒夜诵读。因重整格式,订正讹字,稍加新篇,以广播儒风。

冬日作  吹律清商变  高歌白云交  新霜初试瓦  朽树欲危巢  日短明灯补  窗寒苦竹敲  冬心终未负  吞《易》注三爻    满背飞黄叶  扶筇踏白云  九州同落木  一雁感离群  树秃长江近  松青百草分  夫容好颜色  迟暮怨湘君    目中鸿爪去  意外雨声来  小雪如春暖  黄花夹杏开  山深无宿客  月好有空台  隐几昏昏坐  残书理几回    落日上高楼  江山面面收  红墙萧寺小  黄瓦孝陵浮  暝色千村静  长年一叶愁

流黄中妇语

好整鹿皮裘

甘露寺感旧呈梦楼主人  有序  己未冬,予乞假归娶,路过京口,值商宝意前辈为郡中司马,命公子某陪游甘露寺。今四十年矣。中秋前一日,王梦楼侍讲,招饮此间,追忆前游,凄然有作    记得当年此地经  雪花寒重锦袍轻  酒边绿鬓初垂影  山上苍松半未生  卅载韶光春易过  一条狭磴老难行  凭阑暗转衷肠事  江水无情浪有声    木本署里老诗翁  曾绾仙符碧海东  要把江山付词客  特教公子伴花骢  西州宾从人重到  北海琴尊事已空  难得多情王太守  开筵重与醉西风    舟过平望,访张看云居士,不知其已亡也,留诗哭之四首  满拟故人在  停舟问起居  谁知双目瞑  已是一年馀  繐帐风前卷  残花雨后疏

九原知我到

悲喜定何如

弱冠长安遇  鸡坛第七人  各弹游子泪  同惜客中身  脱手一钱赠  分甘半盏春

至今四回忆

风义感雷陈

莺脰湖边屋  高楼见水光  卅年三领略  万事几沧桑  棋罢柯虽烂  舟移壑未藏

请看邺侯架

堆积尚琳琅

桑榆收晚景  作客古扬州  画重连城璧  诗轻万户侯  看花醉金谷  筑舍老菟裘  华表魂应在  年年化鹤游    松下作  小住仓山畔  悠悠三十春  苍松都已老  何况种松人    梅  正月东风柳未芽  一庭梅影雪横斜  重他身分缘何事  只为能开冷处花    读淮阴侯传  灭楚身提百万师  知公含笑了无奇  英雄第一关心事  撒乎千金报德时    老来  老来不肯落言诠  一月诗才一两篇  我不觅诗诗觅我  始知天籁本天然    帆  一叶帆高挂  千舡水作声  静闻舟子唱  猛见浪花迎  张处休教满  收时自觉轻  从来人失足  转在顺风行    雨中志感  彻夜淋浪屋瓦鸣  雨如相约赴清明  山中易放惟花柳  世上难收是姓名  月挂根高终不落  沙鸥船过也虚惊  放翁自有安身法  一个斋颜心太平      六月菊  寒菊公然冒暑黄  苍蝇侧翅远相望  东篱共讶西风早  秋偏士贪夏日长  试把一灯来照影  焉知六月不飞霜  数枝冷艳当阶立  愁杀红莲不敢香    哭程荆南明府  望见金焦眼便红  哭君两世半年中(尊人春间先去世)  诗才一代清无敌  德政三湘感未终  宦海波涛天外落  骚坛旗帜眼前空  去时略说西归意  五百袈裟侯下风(殁时见五百僧相迎)    屈指交情十七年  同吟同醉更同眠  风窗折竹疑听雪  月夜乘槎欲上天  无尽灯常明绮席  有情花亦乞吟笺  如何小别横塘雨  一隔音尘便杳然    七月廿三日阿迟生  六十儿生太觉迟  郎将迟字唤吾儿  高谋久祀心都倦  燕姞初来梦恰奇  悔卖琴书还想赎  怕看汤饼转生悲  萱堂握手弥留际  犹问悬弧是几时(四句注钟姬入门前一日梦人以桂子与之)    海内争传伯道名  今朝湔雪赋添丁  长成未必衰翁见  有后姑教薄俗听  老树著花秋色好  馀霞返照暮山青  豆卢宁传分明在  合授双雏各一经    尹三公子璞斋观察芜湖相晤白门喜而有赠  折花使者递名笺  知道通家见有缘  廿载青溪成契阔  一朝丹诏许旬宣  渡江历历前生梦  到眼依依故国天  听得耆民私地说  当时公子最翩翩(二句注莳花人李姓者兄三日传到名低)    观察晨趋帅府忙  军人一半唤三郎  朅来门外听官鼓  恍忆儿时上学堂  洗砚池应留墨渍  题墙字可剩偏旁  西园旧是君家物  早晚还君望正长      相公门下老袁丝  也算甘棠树一枝  沿路先教探安否  升堂各自认须眉  照来悲喜灯俱笑  说到沧桑酒不辞  重入桃源莫相讶  仙山楼阁倍参差    此去牙旗镇上游  天门山色捲帘收  拟招荆树来千里  更奉慈云拥八驺  访我定摇双桨月  开关先放一轮秋  何时得遂诗人意(志)  把笔同登太白楼(四句注君奏请六弟似村奉太夫人就养)    观察和韵  名园粉壁旧题笺  宦迹重寻信夙缘  载酒居然同杜牧  趋庭犹记认彭宣  灯明水榭三更夜  桂放秦淮八月天  策马来朝还过访  蔚蓝深处影联翩    买得青山日日忙  江南游客旧清郎  英雄晚计成芳墅  岩壑遗身恋草堂  解组半生花遶座  校书他日子随旁  我来正值悬弧候  莫叹如丝鬓发长    遥从山馆写乌丝  似折梅花赠远枝  千里纵如同握手  一樽那得共开眉  官麤翻见身多累  亲老难言禄易辞  极目吴头与楚尾  岚光隐隐水差差    石头城畔溯前游  到处风光入眼收  画舫西园慙倒屐  油幢北府怅鸣驺  重来顿觉河山异  高宴空惊草木秋  幸有故人袁淑在  朗吟同上谢公楼    即事  盆梅三株开满房  主人坐对心相忘  偶然入内女儿怪  问爷何故衣裳香    寄江橙  主人借西碛山庄    当年曾被梅花引  得到蓬莱最上巅  今日将身栖下界  不禁清梦绕诸天    幸喜刘卢仙籍通  旧相知是主人翁  数行代勒嫏缳记  也算磨崖第一功(主人命作西碛山庄记)    三年闻说无人住  绿满空庭草未除  我与闲鸥谋拜赐  水边林下各分居    平生纵迹等搏沙  料理云烟颇自夸  豫办青溪苕叶帚  为君石上扫残花    腾啸台高万岭低  独眠人往怕孤凄  未知紫府清严地  可许刘纲挈小妻    伯通庑下暂栖迟  敢学鷦鹩占一枝  几朵云生几枫落  定书花叶报君知    不借荆州借太湖  买山有券借山无  遥知三万六千顷  一笑公然付老夫    哭陈省斋太守  八旬解组住鸳湖  书屋云溪有画图  忽报神仙归碧落  应教故吏服衰纑  文孙才大功名晚(谓梅岑) 太守官清老兴孤  白发参军倍凄绝  同僚海内一人无    题亡友梅式庵画册二首  数尽天难问  才高艺自精  斯人虽萎谢  遗墨尚纵横  气得山川秀  神舍水木清

休言小游戏

即此见平生

识面长安日  题襟白下时  卅年如昨耳  一别竟何之  绝好佳公子  居然老画师  相如惭未尽  头白泣袁丝    德定圃先生卸漕帅事巡抚闽中与夫人双寿索诗  萧何转漕卸双旌  常衮颁春到越城  半壁东南恩已偏  六旬花甲岁初更  文章自得中和气  瀟洒兼辞干济名

此日军门牙纛静

花苗螺女尽懽声

忆昔追随步木天  一番春梦尚依然

后生许我称名士

前辈惊公果少年(在翰林时枚年二十四公年二十一)

阊阖门多鸾振翼(公历内务府国子监吏兵工各衙门)

溪山秋老鹤归田  蓬莱久别还相认  邂逅扬州又拍肩(丁丑公扈跸扬州见于行宫门外)    侬家仲氏学吹篪  也领春风侍绛帷  玉鉴冰衡无遁物  珊瑚铁网有高枝  生徒负笈来千里  兄弟焚香礼一师  常共子由听两坐  欧阳门下说恩知(家弟树癸末春闱出公门下)    徵诗笺到士林闻  争写瑶池琬琰文  共仰金仙飘绿发  更看王母拥红云  花开并蒂春难老  洒进双卮饮易醺  惭愧袁丝相隔远  吹箫输与武夷君      谢胡诚斋观察送瓜  绿沉瓜向草芦投  捧得雕盘暑渐收  碧玉几团随手削  红霞一嚼满庭秋  分明西域来佳种  惭愧东陵作故侯  愿著荷衣捧仙果  南皮池上奉清游    再谢赐荔枝  投瓜惭未报琼瑶  仙荔重教擘绛绡  香色品来真一绝  海风吹未过三朝  形同玉李肤尤嫩  味借甘棠露不消  欲假公恩咏嘉树  试将仙核种山椒    养马图  养马真同养士情  香萁供奉要分明  一挑刍草三升豆  莫想神龙轻死生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  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  月照一天雪    永福庵赠餐蓴上人  山髻当窗满  松钗落袖轻  老僧虽寂寞  归有一花迎      元旦  晖晖晴日表元辰  渐渐柴门草色新  闰岁梅花犹蓓蕾  通宵烛影尚横陈  公然白发三朝客  又领东风一日春  未贺宾朋先贺我  堂前九十四龄亲    喜鱼门主事改官编修  一行丹诏下兰台  海内风人笑口开  争说圣朝能得士  此官终见此人来    明中官降暗中迁  天眼迟开四十年  可似修真老张果  白头才许作云仙    笑问花砖影若何  当年老子亦婆娑  忝为先辈无多日  只隔迢迢十六科    答大廷尉王兰泉先生见寄诗扇  有序  先生名旭,以吏部郎从阿将军桂征金川,同行者赵文哲等俱殁于阵,而先生独凯旋,论功擢廷尉    谁佐平西第一功  汉家廷尉重于公  心怜旧雨贻纨扇  身出重围感塞翁  皓首军机双鬓雪  高冠孔翠一翎风  遥知清瘦书生貌  画上凌烟便不同(公以军功赐孔雀翎图形内府)    杀贼金川当壮游  宝刀光里万貔貅  云山看到中华外  鼓角听残白帝秋  半夜天星摧上将  一军风鹤起深愁  斯时代作孤臣想  可有生还两字不    且喜谋参李药师  七擒颉利返牙旗  手书露布三边读  甲洗银河万马知  草檄已完孙楚事  从军应赋仲宣诗  何当洗耳华堂上  听说蛮溪苦斗时    故人纵迹久离群  记否萧斋酒半醺  打桨舟忘桃叶迎  磨崖字许小山分  思量鸿爪痕常在  传说莺迁信屡闻  此后袁丝休惜别  举头天上见卿云(公镌澄碧泉三学在随园假山)    读道古堂集弔杭堇浦先生  平子才华赋两京  礼堂经义属康成  殿前放胆陈封事  渔内甘心奉盛名  一代官多徵辟少  百年人重甲科轻  等身著作分明在  可学欧个畏后生    归隐湖山笑眼开  谁知方朔岁星哉  横冲一世谈天口  生就千秋数典才  万卷堆中棋局响  三貂座上縕袍来  伤心此日风流尽  江左灵光半夜台    新正十日,闻陶衡川孝廉之讣,因思去年秦学士磵泉、梅式庵公子皆先后委化,曹子桓云“既伤逝者,行自念也”,感赋一诗  一度秋风一逝波  故人零落渐无多  苍天留我忙何事  日日桓伊唱挽歌      偶成  白发对花落  悄然心不安  未知来岁发  可有老夫看  欲扫且停帚  将归更绕栏  多情蜂与蝶  伴我忍春寒    竹林寺  晚过竹林寺  斜阳屋角沉  风灯不红定  烟柳绿弥深  僧少磬常寂  树多晴亦阴  耳根疑佛语  铃铎有清音    觉衰  甚矣吾衰百不如  齿牙零落鬓毛疏  花间爱曳随身杖  灯下愁看小字书  偏把事忘应记处  惯教气损剧谈馀  须知逝者如斯耳  老说聪强总是虚    挽梅式庵  读史研经四十春  终嫌竹素少传真  九原此去无他乐  看见古来无限人    题画  村落晚晴天  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  牛背一鸥眠      寄陕西抚军毕秋帆先生兼呈令舅张少仪观察  九天鲈唱掣金鳌  三辅风云拥节旄  殿上策犹推贾董  关中功已重萧曹  军兴五载民如忘 章奏十回帝总褒  想见终南山色里  一轮卿月比前高    春满军门有所思  百花头上看花时  采风手纂长安志  感旧情深吉甫诗  已屈君平参幕府(冬友) 更招小戴作经师  知公偶折金河柳  也折人间第一枝(三四句注公修西安忘梓尹文端公诗)    下官衔本隶旌麾  卅载身因奉母归  一面未曾瞻华岳  八行先自赐珠玑  游仙梦记风前远 隔水琴弹海上稀  多感羔装千里赠  教侬暂脱芰荷衣    听说张敷住渭阳  故人棖触九回肠  自然杖履身还健  多少云龙事未忘  半世韶华同逝水 一门宅相好辉光  烦公代寄沧桑信  最小袁丝鬓已苍    偶阅《广舆记》,载盘古冢凡有三处,其附会可知,然题目自佳,戏题一绝  无人挟长居前辈  有力开天看混茫  底事一坏先作俑  神仙留着让轩皇    意有所得什书数绝句  一样三株木笔栽  两株萎谢一株开  分明草木尚如此  何况人间才不才    掷果当年事已休  闲来曳杖水边游  无端树有撩人意  红杏一丸打白头    睽六才将巽二飘  枝枝修竹劾芭蕉  阶前只有薇蘅草  偏在风中不动摇    自寻低竹补篱笆  雨后高云衬落霞  惊去鸳鸯真得意  双双同上合欢花    碧桐一树倚云端  五月离离雪蕊攒  压屋浓香高百尺  世人忘却当花看    老去年来目力微  回黄转绿认依稀  落花袅著游丝颺  错认空中蝴蝶飞    全家试水泛轻舟  小妹张蓬阿姐摇  喜极儿童双手战  钓竿丝上一虾跳    常自闲中玩物情  碧栏杆外作游行  香兰性爱风前种  争怪诗人不好名    莫说光阴去不还  少年情景在诗篇  灯痕酒影春宵梦  一度讴一宛吟然    赠朱子颖转运即以留别(枚十二岁受知于尊人粮储公今六十二矣)  曾骑竹马侍尊公  五十年华逝水同  敢以通家参末坐  偶因招隐接清风  平山影落双旌上 燕寝秋生一雁中  难得王濛齐抗手  开樽谈到漏声终(谓梦楼太守)    平生秋月比襟怀  小李丹青大谢才  爱向蜀江看峡险  赖从秦栈叱车回  九重语密恩仇忘 万里游多眼界开  莫怪使君风骨冷  泰山顶上抱云来    读罢秋原校猎篇  三唐音节八风宣  云中金翅身摩地  塞上霜笳响入天  惜我雄心听已老 借公如意舞犹颠  相传手射潢池贼  真个天狼早避弦(天狼早避弦公集中句)    白发征夫别画堂  主人情重费周章  佩贻屈子三湘草  心表南丰一辨香  出岫云仍归旧壑 入林鸟尚恋斜阳  从今地有莺花主  杜牧扬州梦正长      秋蚊  白鸟秋何急  营营若有寻  贪官衰世态  刺客暮年心  附煖还依帐  愁寒更苦吟  怜他小虫豸  也有去来今        自忏  仙人九障名居一  上士关防口最先  安得四禅天上住  一生风不到窗前    和沈观察游华山韵  仙人掌上驭风行  玉女头盆柱杖声  两角孤云天一握  千寻飞瀑月三更  近招白雁烟中语  远望黄河树顶生  拟把绿章奏阊阖  满腔心事沈初明    造假山  半倚青松半掩苔  一峰横竖一峰迴  高低曲折随人意  好处多从假字来    感往事有作  并序  予为凤龄事,至今悒悒。因忆己巳春,卜妾平湖,有良家子杨氏许赠不许见事,故中止。及买舟归,而其家追余,往见则痁作不能行矣。嗣后或交臂失,或来归后又遣去,舛午胶轕不一而足,大有悟于佛氏因缘之说。故作是诗    绮丽情怀阅历身  青天碧海漫寻春  每看遭际千般幻  始信因缘两字真  花到手时偏不折  璧从怀后转生嗔  暗中竟有牵丝者  笑我徒为傀儡人    山顶兰  一枝幽草植山阿  开既飘零落又多  不是无人采香色  其如生处太高何        阅历  阅历名场四十春  一言常自说津津  久居轩盖无佳士  不读诗书有俊人    昭君  妾弹琵琶非自伤  伤心还是为君王  千秋几个倾城色  一旦轻轻付远方  君王若果非知已  妾亦甘心绝域死  如何贱妾远行时  诏书正选良家子  良家子比妾姝    问旁人如不如    偶成三首  安身浮世外  行止自徐徐

白鹭替迎客

春风为卷书

吟罢自书竹  茶烟吹入窗

轻云含雨重

孤蝶得花双

一月关门住  忘书记复清  诗情似池水  都向静中生    悼花  梅花盛开时  杏花若相觊  杏花正红酣  海棠有争意  一花复一花  循环作交替  容华非不佳  过者便憔悴  春风非无情  不能将花繋  开落曾几时  在花如一世  旁有看花人  凄然自陨涕    玩月  无月夜可憎  有月夜可爱  忍把烂银盘  挥之出门外  恰思人未来  满地月横陈  如何人一来  月光飞上身  思之不可得  掬之若可取  忽然疏影摇  梅花如欲语        听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远眺  秋江远眺碧云空  一笑哑然对晚风  鹈鸟觅鱼终日立  不曾肥过信天翁    留别苏州主人唐静涵  君家久住竟忘家  儿女同声唤阿爷  借惯旧书多脱线  代栽新树暂停花  商量小食先呈谱  历乱飞棋更斗瓜  如此主宾能有几  戏将琐事记些些    谢渤海相公赐老母人参  一杂慈云下碧空  萱堂顷刻起春风  扶衰正想寻灵药  造命由来属相公  价比兼金千镒贵  形如瑞麦两岐同  殷勤手付家僮意  小草无言有寸衷(公虑材官赉来有费牢赏故唤家僮赴衙亲封赐家)    哭唐静涵十二首  吴下霜飞九月天  唐衢竟赋小游仙  伤心三十年中事  历历扪胸尚宛然    初饮华堂酒一卮  青年意气两相知  屏风窥客金钗满  正是君家全盛时    夺得鸾篦返石城  三郎懊恼不胜情  是谁巧作莺花主  不负黄衫侠士名(事载聪娘墓志)    从此云龙角逐忙  裁红晕碧两相将  棣华书舍三间屋  便是侬家选佛场    寒山听雪倚斜曛  邓尉探梅踏白云  一辆篮舆两枝桨  嬉游何处不同君    护世城中美膳难  多君亲手制盘餐  晨凫北雁商量处  忙杀何曾旧食单    庞公妻子都无避  稽吕相思便驾车  笑我身如春燕子  一年一度宿君家    为唱枭卢六子红  惊心风浪太匆匆  忝为北海孙宾石  曾匿台卿复壁中    渐渐清霜满鬓来  欣欣且喜老怀开  衣衫质尽长生库  犹入花丛醉几回    朱弦两度断琵琶  聘得云仙蔡少霞  一夜长眠人不醒  绕床娇女尚呼爷    今春置酒舞曹婆  蹇姐弹筝阿子歌  岂料人生真局促  黄公垆下即山河    早知此会成长别  悔不勾留再一宵  量取长江成老泪  君魂舍我更谁招        野庙  白石神君庙  黄车使者临  客窗鸡语惯  僧顶鹊巢深  锦雨通宵暗  金苔满地阴  上和香一柱  留赠古檀林    折花  看书时是看花时  两事商量刈爱迟  只好折花书案供  也闻香气也吟诗    悔轩一稔之中骤迁观察再迁方伯索诗为贺  两度恩伦下玉京  三迁官不出江城  风高太觉云行速  惹得闲鸥听也惊    更喜新衙接旧衙  半条街近好移家  官迁真个莺迁似  只隔一墙红杏花    中山王府旧楼台  迎过銮舆花尚开  此日遭逢胜元九  迁官兼得往蓬莱    东南民力近何如  儒者经纶定有馀  好惜分阴怀祖德  青灯还撷几行书    北海樽开酒不辞  匡衡翼奉本同师  自怜三十年前客  合有瞻园老树知(与公同出孙女定公门下)    曾赋园中景十篇  曾交碑碣记先贤  而今得遇文章伯  合浦珠还岂偶然(托尚书瞻园碑现寄随园公将归之)

搜索建议:袁枚《小仓山房诗集》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