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东汉碑刻讲座 16 方劲高古隶书——鲜于璜碑

方劲高古隶书——鲜于璜碑

任启政

《鲜于璜碑》,全称《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立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1972年5月出土于天津市武清县,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碑为圭形,高242厘米,宽81至83厘米。

碑额阳刻篆书“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碑阳、碑阴均阴刻隶书铭文。碑阳16行,行35字;碑阴15行,行25字,共计827字,出土时仅7字泐损,通碑字迹清晰完好。此碑在历代文献和金石书籍中均无著录,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发现的字数最多,保存完整的一通汉碑,且此碑的书法艺术水平很高。

一,《鲜于璜碑》的艺术特点。

1. 字体古朴雄健。

这种古朴的意趣首先表现在书刻从大处着眼,在细微处不假修饰。一是刻工在刻并列的横画时,往往是先把横画全部刻出,然后再刻连接的竖画,这与书写时的笔顺不同,因而转折处的刀意重于笔意,原来墨迹的微妙处无法表现出来,小竖画也刻得简直率意,如“讳、璜、伯、谦”等字;

二是刊刻用双刀,即沿着笔画的上下边沿行刀,在起笔处往往再垂直切一刀,造成所谓方笔;三是转折的笔画做两个笔画刻,其衔接处多呈硬棱;四是对一个字的主笔,如长撇、大捺,则认真模拟笔迹,即细微处逼真传神。

2. 用笔浑厚凝重。

《鲜于璜碑》用笔粗重有力,锋芒含蓄,笔厚气厚,不失灵动。与《张迁碑》、《衡方碑》的粗重用笔相似。由于该碑泐损较轻,字形与笔画保存完好,较之上述两碑更显端庄,方正,雄强。如“讳”字的“言”字旁,六个横画方起方收,如同现代黑体字写法,皆粗壮宽厚。

3. 结字稚朴古拙。

虽然这一特点与《张迁碑》相同,但不如《张迁碑》字体变化大,长短不一,大小不一。《鲜于璜碑》结字以扁形为主,笔画多的字靠调节笔画的粗细来压缩字形,如“璜、谦、曜、礼”的右半部,“嗣、执、懿”的左半部。

只有个别字加长,如“事、屡、属、应、匮”等字。有的字在方整中求险奇,但险而不危,奇而不怪。如“祖、殷、胶、招”等字右部压缩变小,使字形左右对比强烈;“辉、闻、所、示”等字的竖画加长;“辽、慰、边、惠”等字的心底捺画加长加重;“友”字横画的倾斜,均使结字发生变化,时出意外而又不越法度,给人一种稚朴古拙的感觉。

与《张迁碑》、《西狭颂》、《衡方碑》相比较,能熔雄强、端庄、朴茂、稚拙于一炉,自成面貌,堪称书兼众美。

4. 每个字都靠界格上沿书写。

《鲜于璜碑》的章法与其它汉碑一样——竖成行,横成列,排列整齐。不同点是:其碑刻有界格,每个字都靠界格的上沿,上齐下不齐。虽然每字都不越格,但字的大小,长短不求一律,各尽其势自由发挥,因而显得既严谨又不板滞,犹如列队严整的武士,雄强彪悍而又有礼法。这种在隶书作品中,易于形成云鹤游天,飞动飘举的意境。

二,《鲜于璜碑》笔法特点。

1. 横画的写法。

如碑中的“讳、于、子“等字的横画,两端方齐,方笔突出,笔画粗重浑厚,有万钧不屈之力。写这种笔画入笔时逆锋向左上端一定要行到、填实,然后迅速下蹲挫锋向右行笔,行笔中锋要正,铺毫做到万毫齐力,至右端后骤然止笔,回锋上提收笔。线条的粗壮饱满与平直是用笔成败的关键。

2. 折笔的写法。

横画在行至右端时,略提笔调锋,即改向下折,如“字、伯、苗、裔“等字。折处要斩截,方齐,行笔时提笔调锋是关键。笔锋调不正,改向后下行必然是偏锋,如此则下行竖画不能浑厚有力。此碑方折较多,但也用圆折,如“郡、部”的双耳旁及“司、马”等字,在行笔时转笔挫锋,圆浑而遒劲。

3. 撇画的写法。

如“应、辟、大、府、属”等字的撇画,撇在左弯环行笔时,有的圆转中兼方折,似克服巨大阻力,力量强劲,如“应、大、尉”等字;有的圆转遒健,笔力畅达,如“辟、府、属”等字。有的收笔回锋浑圆;有的收笔方截;有的落锋、收笔粗细匀称;有的收笔处重按反粗;或蓄其势或尽其势皆恰到好处。

4捺画的写法。

捺画是《鲜于璜碑》极力突出的笔画,尤其是平捺、斜捺,因其多是一个字的主笔,所以写得不仅厚重,而且雄健,既有特色,又有变化。如同为斜捺的“族、友、故”三字,“族”字写得浑圆飞动,下笔后顺势边行边按,当行至捺端处尽力按下,然后又顺其势向右上婉转而出,笔画给人一种笨拙但不刻板的感觉;“友”字的捺可谓“蚕头雁尾”,逆锋入笔,然后折锋并略向上逆行回笔,逐渐用力按笔铺毫向右下行笔,至捺端处提锋向右上轻轻而出,至出锋处又迅疾抢锋回收。

此画妙在捺脚处似方似圆,亦方亦圆,出锋处似出未出,既上扬又含蓄;“故”字捺笔方入方出,入笔处如写方笔横画,逆锋向上再向下重按,挫锋渐提而行,然后渐次向右下方边行边按,至捺脚处重顿而出,出锋处笔锋留驻后回收。此笔画力感最强,分量最足,刚健雄强,颇有几分霸气。在斜捺中“迁、辽、边”等字的走之又各有姿态,或直或曲,或一拖直下,或一波三折,各尽其妙。

三,《鲜于璜碑》的结字特点。

1. 整体特点。

在整体上,字呈扁方,上下紧密,中宫紧收,强化主笔,以尽其势,特别是强调夸张捺画的两端,紧缩余笔以呈厚重茂密之态,同时对字内结构笔画给以自由灵活处理,达到既重心稳定,又动势强烈,舒展飞扬。

2. 上下结构。

凡上下结构之字,皆笔画重叠紧密,使其密不透风。为了不使字形过长,必要时还减省笔画,如“业、灵、旧、誉、属”等字。

3.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之字,不强调左右两部分相等,而是紧缩左右间的空白,使其不等分,其横势是用强化伸展横画来实现的。如“嗣、礼、服、辟、尉”等字。

4. 险绝之字。

有些字在平正稳定中还善于造险化险,如“戴”字右戈似若不经意地向右斜出,又用腰间一小弯环短竖向左下方把它拦住,使这个字十分安稳别致。“温”字的左边三点水与右边的“日”、“皿”交相错落咬合,可谓匠心独运,使整个字既紧密稳定又险夷互见。

“闺、闻、门”等字是典型的四方平正稳定型的字,可是门框的右竖却写成了向左伸展的撇画,使整个字势在稳定的基础上变得异乎寻常。同为心字底的“惠”与“应”;同为走之的“迁”与“延”、“道”等字,或险或正各不相同,就连各部分都对称的“鼎”字,也被改造成不对称状,别有意趣。在字势平正中写出不平正,在端庄中写出稚拙,一字一奇,《鲜于璜碑》可谓典范。

END

墨客艺术◎每日分享

发现艺术的美好

搜索建议:
热议

 小学生亲情的作文500字

精选小学生亲情的作文500字集锦10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