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脉沉迟代表了什么?

脉诊是张仲景看病的一个最重要依据。从伤寒论条文中到处充斥关于脉象的判断就可窥一斑。

中医的脉学在明代李时珍写好《濒湖脉学》之后,脉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变得复杂而让人难以把握,《七言诀》论及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的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往往使人无所适从。

伤寒论中的脉诊简洁而直中要害。无不围绕六经辩证而把。

那么什么脉沉迟?简单而言之,就是又沉又迟。如条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意思是发汗后,太阳病应该是好了,但不巧,病人还有问题,而且脉要用力按下去才感觉到跳动的力量(沉),而且还来得姗姗来迟,正常人是一息四至,它是一息三至(迟)。

沉,意味着阳气不在表,阳气不在表也意味着病不在表。沉也意味着阳气不够强大,因为阳气按理说是往外往上往表跑的,现在却躲在里头了,显然阳气的量不足,里头都不够用,更不要说往外跑了。从这一点说,身体赢溺但从来不发烧的人不一定是好事。这就说明病在里了,发阳之力有了问题。

迟,味着阳气还是有点的,只是走起路来慢吞吞的,慢半拍,也就意味着阳气的力量不足,也就是虚,表现起来就是软软的,细声软气的那种。

那么脉沉迟了怎么办?显然,就是要想办法生发阳气,而且足量生产。这既需要原材料,也需要火力。中药里有火力的太多,能产生“阴”的物质的也太多,用什么药?还得要看病的部位具体在哪,因为药有喜好偏性,只能各就其位。

以“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为例,要解决发阳气与去身疼痛的问题,桂枝与芍药是不二之选,桂枝强心解肌,芍药则补阴去痛,两者配合十分完美。而药力的吸收又要靠胃来助力,加上发汗后,人会变得虚,所以生姜和人参则是最合适的选择,生姜振胃,人参补虚益气,辅助桂枝与芍药大建奇功。如果没有人参和生姜加量,新加汤发挥不了“治脉沉迟”的作用。

搜索建议:脉沉迟代表了什么?  
热议

 好文:无常读后感

无常,世事无常,人鬼无常。鬼而人,理而情,无常也,乃勾魂使者。勾魂之事,行于暗道,毫不虚伪。无常是一个有人情味的鬼,一次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在死去的儿子旁哭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