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被曝拖欠工资!三次辟谣“破产清算”,苏宁易购成“苏宁勿购”?

近日,苏宁易购被两家供应商向法院申请启动破产清算程序。

一时间,“破产清算”传言甚嚣尘上。受此影响,苏宁易购股价跳水,多次触及跌停。

见此,苏宁易购赶紧出来辟谣,声称“经营一切正常,业务企稳向好。”

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两家供应商已撤诉,但供应商的代表律师则表示还未收到撤回指令。

苏宁易购实在是被妥妥的打脸!

其实,这也不是苏宁易购首次辟谣“破产清算”了,早在去年,苏宁易购就曾两次辟谣破产传言。

而同一时间,社会上频繁爆出苏宁易购拖欠工资的情况,苏宁易购对这些传言却异常沉默不语。

被曝拖欠工资,球员集体讨薪

根据天眼查显示,苏宁易购司法风险高达4947条,近期开庭公告达1179件,早已标注为高风险预警。

而在各地政府网站投诉平台上,苏宁易购员工讨薪求助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被曝拖欠工资的员工除了涉及家电配送、家电维修、家电安装员外,还包括江苏苏宁易购队的足球运动员。

苏宁易购于2015年接手江苏舜天,江苏足球进入苏宁时代,有了资金的注入,俱乐部发展也一路高歌猛进。

在2020赛季中超联赛中,江苏苏宁易购队更以2:1战胜广州恒大,夺得队史上首个中超冠军。

当纸片飞舞全场,呐喊声响彻体育场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危机早已经在背后酝酿。

夺冠后,教练组和球员仅仅收到一封贺信,连庆功宴都没有办。而2000万元的夺冠奖金,俱乐部更是只字未提,这让不仅球员产生困惑。

随后球员讨薪消息就席卷而来,不少球员开始公开质问俱乐部何时才能发钱。

而苏宁对于球员的讨薪起初还积极回应,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变得力不从心。

2021年2月,江苏足球俱乐部停止运营;而距离球队中超夺冠才短短几个月,夺冠即解散,一时间沦为了足坛上的笑柄。

球队虽然解散了,但是球员讨薪还在上演。

今年4月,前江苏队球员杨家威就透过网络声讨苏宁“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他坦言自己对俱乐部由开始满满的敬畏,到现在无可奈何。

而面对业绩的不断下滑苏宁易购,似乎同样也无可奈何。

从“双王争霸”到跌落神坛

1990年,张近东在南京创办“苏宁交电”空调店,即苏宁电器的前身。

在南京当地经历了几场“空调大战”后,逐渐占领了市场份额,在行业中站稳了脚跟,完成了原始积累。

而苏宁电器的扩张,也引起了国美电器的注意。

既生瑜,何生亮。

2004年随着国美、苏宁的相继上市,两大零售巨头在资本场上开启了龙争虎斗。

随后,国美和苏宁大举扩张线下门店,截止2005年国美拥有线下259家门店,营收达179.59亿,而苏宁也紧随其后,线下门店达224家,营收151.96亿。

国美率先占据行业龙头,而如日中天的黄光裕也有意收购苏宁。

而张近东则直接拒绝道“我做不过你就直接送给你!”,一时间火药味十足。

而随着2008年黄光裕入狱,而“双王争霸”局面戛然而止。

张近东开始趁国美的病,要拿国美的命。

苏宁开始奋力反攻,在2008年实现净利润近21.7亿元,几乎为国美的一倍。

这期间,苏宁在零售行业独霸一方,也让张近东一时间风光无限。

但不过几年,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传统零售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2年“815”电商价格大战,众多销售平台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家电价格厮杀战。

京东率先挑起战争。刘强东发布微博称“京东未来三年内大家电产品零利润,有一块钱毛利都将立刻辞退采销人员”。

更直接挑衅竞争对手苏宁、国美,鼓励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比价,如果商品价格差不足10%,京东马上降价或发消费券。

而苏宁听闻后也迅速应战,定下一条死线,所有商品价格必须低于京东。

线上销售首次对线下零售发起进攻,一时间,家电零售行业腥风血雨。

这一战,也让京东也打响了名堂,也把苏宁打得落花流水。

同年,苏宁易购在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奠基仪式,张近东加快入场电商渠道。

但是面对早已被京东、淘宝占据的电子销售市场,苏宁易购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苏宁易购也没有在电商上泛起一丝水花。

在电商模式受挫后,张近东把目标转向了投资行业。

先后收购PPTV、智能手机努比亚、满座网、国际米兰俱乐部,但最终都亏本收场。

2017年,当好兄弟许家印陷入危机时,张近东更豪掷200亿替兄弟解围。

但谁也没有想到,恒大随后爆发债务危机,这也让张近东的投资打了水漂。

2021年7月,张近东辞去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时代正式终结。

而苏宁易购在三年间,巨亏近571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营收更是大幅下滑64.13%至193.74亿元。

谁也没有想到,在传统零售时代,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超市,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境地。

而早已掉队的苏宁易购,也被网友们调侃成“苏宁勿购”。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