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百病皆由痰作祟,4味中药,从头到脚祛痰湿

又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对付痰湿,相信很多朋友已经非常有经验了。今天要分享的这张方子可以说是化痰界的鼻祖,它在每一位中医人的心中就好比是张仲景、孙思邈般的存在,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拿出来与大家说上一说。

它是什么方?久负盛名的二陈汤。

宋代的时候二陈汤就已经在用了,当时有本医书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就出自这本书。

说起来二陈汤这张方子并不复杂,主要由四味中药组成:

第一味药是半夏。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身经百战,应对起痰湿来游刃有余,历代医家都喜欢用,有了半夏,化痰这件事就是板上钉钉子,妥了,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每一个化痰的方子里基本上都有半夏的身影。

半夏生长的地方比较湿润,土壤里的水分很足,我们知道,水是阴性的,痰湿作为病理产物,也是一种阴邪,半夏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说明什么,说明它不惧怕阴邪,能直面它,并且战胜它。

半夏一去,先是把一些很浓很浓的痰饮化掉,化掉以后呢,半夏还有一个技能叫降逆,痰湿是粘在脏腑经络里的,像口香糖一样会粘在那里,半夏要彻底给它清理出去,它是刷子,半夏所过之处,痰湿就纷纷往下掉。

第二味药是陈皮。陈皮化痰的同时还能行气,陈皮在后面推动气机运行,气机走快一点又能推动痰湿,这叫气行湿化。

第三味药是茯苓。茯苓的作用是利湿,其实就是利小便,小便经膀胱排出,膀胱就像一条排水管,每一个城市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排水的意义就是让污水浊水去到该去的地方,湿气就是浊水,湿和痰的区别就在于湿没有痰那么黏稠,体内有痰的人往往都是因为有湿,有了湿没有及时地给它赶出去,等到湿邪的力量壮大了,它就变成了痰,所以祛湿和化痰并不矛盾。

第四味药是甘草。甘草调和诸药,还能补脾胃。

为什么要加甘草呢?如果把甘草换成其他化痰的药物,比如瓜蒌,比如白芥子,岂不是更好?

首先说啊中医大夫在开方子的时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说需要补脾就把所有补脾的药物放到一起,需要化痰就把所有化痰的药物放到一起,越多越好,这样的方子开出来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能说是药物堆砌,方不成方啊。

另外,我们总是说治病就像上阵杀敌一样,不能一上来就把所有人都派出去啊,是不是得有人坐镇指挥,得有人运送粮草?甘草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它是和事佬,中药里的和事佬,中药与中药之间起了冲突,甘草可以帮着调和,帮大家消除嫌隙。补脾胃就是在运送粮草。

下面把方子写一下。

二陈汤: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4.5克,水煎服。

现在也有中成药二陈丸。

二陈汤是专门化痰的方子,痰湿体质有哪些特征呢?有几个关键点,供大家参考。

1、爱出油。比方说早上起来洗完脸,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但是这种状态并不能保持太久,很快啊脸上就会出现一层油腻腻的东西,这是痰湿在往外泛。还有头发,明明昨天才刚洗过,睡一觉,第二天又黏在一起了。所谓爱出油,表现出来基本上就是这么两种状态。

2、嗓子眼里容易有痰,有时候能咳出来,有时候又咳不出来。

3、晚上睡觉会打呼噜,很少有人把打呼噜和痰湿联系在一起,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亲戚朋友,体型比较胖的人基本上都爱打呼噜,因为胖人多痰湿。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瘦人体内就没有痰湿呢?当然不是,只是相对来讲,事实上,也有很多瘦人是痰湿体质。

4、会长一些突出皮肤表面的肉疙瘩,西医叫脂肪瘤,其实就是痰湿聚在一起,久久不散,脂肪瘤并不难治,用化痰的方法很容易消除。

5、大便黏腻,排便的时候排不干净,冲水的时候又冲不干净。

6、容易胸闷,胸部刚好是心脏所处的位置,心脏在胸腔的左侧,因为阳气特别足,常常被中医比作人体的太阳,痰湿呢是一种阴邪,像天空中的乌云一样,太阳自然是不喜欢乌云的,因为它会把阳光遮挡住,没有了阳光普照,取而代之的是乌云密布,人就会感到胸部憋闷闷的,很不舒服。

7、舌苔厚腻,正常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假如舌苔开始变厚变腻了,这就要引起重视了。如果舌苔偏白,可以喝点二陈汤或者吃点二陈丸,如果舌苔偏黄,可以用二陈丸配上二妙丸,二妙丸也是中成药。

搜索建议:
热评

 轻微刮蹭逃逸对方敲诈几万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造成车辆刮擦后逃逸的,如果被对方讹几万的,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但要承担事故逃逸的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展开)

热评

 好文:厨房祛湿气的小妙招

1、为什么厨房湿气重?厨房是一个美味佳肴的空间,所以在洗菜、做饭的时候很难避免一些水滴洒落的情况,时间长了就会带给我们一些厨房潮湿的现象,特别是炎热的夏季。2、...(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