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聊一张验方,疏肝理气、健脾升阳,让这个冬天没有耳鸣与失眠

方药如下:

柴胡、黄岑、半夏、党参、白术、茯苓、川芎、蝉衣、薄荷、羌活、细辛、当归、陈皮、木香、泽泻、炙甘草

关于这张方,主要有两个原则:疏肝理气、健脾升阳。

简单来说,它对于脾肾亏虚、肝阳上扰所致的耳鸣十分有效。

怎么理解呢?给大家说一则医案。

王大姐,44岁,耳鸣有三个月之久。素来工作忙碌,压力较大,加之情绪急躁,出现耳鸣不停的情况,仿佛蝉声。晚上的时候耳鸣最甚,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白日总是疲乏无力,腰酸背痛。

怎么回事呢?

中年女性,人过四十而阴气自半。工作压力大以及思虑过度,使脾肾亏虚、清阳不升。又因情绪起早导致肝气不舒,郁而化热,循经上扰致使耳鸣发作。

那么,想要跟耳鸣说再见,就必须疏肝理气、健脾升阳。

方中柴胡、黄岑可以畅达肝经气机;其中柴胡味苦,性平,归肝胆二经。人体脏腑的功能取决于胆,柴胡苦能降泄,祛除邪火,所以可以升达胆气,疏肝解郁。黄岑味苦,性平,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所以可以泄实火、除热解毒。

半夏解郁结,郁开则火降;半夏味辛,性平,归脾胃二经。味辛则有散寒通气温燥的作用,如胃能顺气和胃,入脾可湿健脾。

党参、白术、茯苓、川芎、羌活、柴胡健脾升阳除湿;其中白术可以健脾利湿,逐湿利水,止呕除渴,补血益津;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泽泻味甘,性寒。因为甘淡,所以可以渗泄。又归肾与膀胱经,所以可以利水。泽泻不仅能祛除下焦湿热,还能祛除中焦湿热,避免湿热上升到上焦。

细辛温肾寒,肾开窍于耳,肾温则耳鸣自止。细辛归肺、肾经,可以祛风止痛,散寒解表,温肺化饮。

木香、陈皮可以调理一身之气,气顺则痰消。其中木香味辛能散,味苦能降,性温能通,是最常用的行气药,能升降人体各种气机。

至此,全方结束。此方重在调理肝脾,脾健则生化有源,上荣头面使耳目得养;疏肝则郁散火降。

搜索建议:
热评

 婚检和领证是同一天吗

不一定。一般情况下新人去领结婚证时,可以先向工作人员要一份婚前检查的体检单,之后到相关医院进行体检,在体检结束后拿好体检结果单回到民政局继续办理结婚登记。如果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