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姓氏怎么读li还是su(粟作为姓氏怎么读拼音)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我们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具有非常多的历史典故,其中很多历史典故演变成成语故事流传下来,从而让我们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髓得以较好的保存。

板栗树

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里面很多成语和文字,如果不仔细推敲和认真研读有时候真的会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

其中就有我们平时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经常用到的不寒而栗,火中取栗,沧海一粟三个成语。

今天之所以拿出这三个成语来解析,主要是三个成语里面的栗和粟看起来很像,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汉字,意思也截然不同。另外同样一个汉字放在不同语境当中意思也千差万别。

糖炒板栗

我们首先来说不寒而栗和火中取栗两个成语。

不寒而栗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不寒而栗意思是不冷而瑟瑟发抖,常用来形容极度害怕和恐惧的精神状态,栗在里面是指发抖的意思。

成语火中取栗是指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用来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结果却一无所获。栗在里面指的是一种类似板栗一类的坚果。

所以同样一个栗字,在成语不寒而栗中表示发抖和恐惧,在成语火中取栗中则表示树木果实栗子。

我们接着说说沧海一粟,沧海一粟成语的出处来自宋代诗人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字面上意思是指大海中的一粒谷子。用来比喻食物非常渺小或者微不足道。其中的粟是一种谷物。

板栗

说完了三个成语来源出处和各自不同意思,我们再说说栗和粟的读音,这两个字如果不仔细看,真的很容易混淆,不仅仅容易写错,更容易读错。

先说说栗字,汉语拼音念:li,念第四声。

木字上面一个西字,就构成了栗。栗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古人在树木末梢画上三个带刺的栗子,就成了最原始的象形字。三个带刺的栗子后来用三个点代替,三个点后面逐渐演变成西字代替,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栗字。

栗子是坚果的一种,现代人通常称之为板栗,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爱吃的糖炒板栗就是这种栗子。栗子果实外面包裹着一层密密麻麻的刺,吃的时候必须把刺去掉,才能暴露里面果肉。洪荒时代的先民们也经常采摘各种果子试图填饱肚子,忽然有一天发现栗子是可以食用,然后又摸索出把栗子放在火堆烧烤的食用方法,既可以去刺,又可以增加口感,先人们真是太聪明了,因此有了火中取栗的成语。

小米

在那些蛮荒的岁月里,先民们在采摘栗子时都是赤手空拳徒手摘,可能经常被带刺的栗子扎伤,疼痛和血肉模糊的场景使得不停抖动被扎伤的手指或者身体,甚至大喊大哭以缓解疼痛。久而久之,栗这个字便延生出了发抖、哆嗦、害怕、恐惧的意思。

粟,汉语拼音念:su,念第四声。

粟字的构成是下面一个米字加上上面的三个点,既然下面是一个米字,那肯定是农作物有关,上面加上三个小点点,那就说明这种谷物很小。所以古人造字时候,先是画一粒米,在米上面画上三个小点点,这就成了最原始的关于粟的象形字。

小米粥

说起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谷物,可能大家并不是很了解,如果我说小米大家可能就耳熟能详,小米粥是北方人家家户户都必备熬粥神器,用小米熬出来的粥想必大家都喝过。

粟北方称谷子,谷子脱壳为小米,其粒小,直径1mm左右。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等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黏性小米。据说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今天和大家说了三个成语分别的来源出处,诠释了各自的含义,后面又着重介绍了栗和粟在字形和读音上的区别,估计以后大家不会在搞混了吧。

搜索建议:粟姓氏怎么读li还是su  
热评

 以感恩为话题的初中作文500字

关于以感恩为话题的初中作文500字汇编六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