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小伙创业养殖“白腹美”,一年赚取5000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养的小龙虾不仅个头大口感好,还因为具有特色被人称做“白腹美”。他养的小龙虾,即使一斤卖到50元,来找他的经销商还是络绎不绝。他靠着卖小龙虾,一年狂赚5000万。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宋艳辉创业初期,他先选择靠种树赚钱,然而在树快要成熟的时候,连日的阴雨席卷而来,所有的树木都被淹了,他赔的血本无归。第二年他毫不气馁,又种起了大豆,结果又被大雨给淹了,导致他颗粒无收。

但宋艳辉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接连的打击没有让他放弃创业的理想,反而是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业思路,既然水资源那么丰富,为何不做与水相关的事业呢?

经过数日的勘探,他发现池塘边上有许多巢穴,因为从小就下河摸虾,所以他对这些巢穴很是熟悉。

当地很少有人养殖小龙虾,但小龙虾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商机后,宋艳辉着手承包了300亩池塘用来养虾,他还专门请了养虾的技术人员协助养虾。

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小龙虾很快就到了成熟季,每亩产出了200多斤小龙虾,他第一次创业就成功赚了100多万元,而且他养的小龙虾在丰收大会上获得了“虾王”的美誉。然而就在大会结束后,范县的领导却一直跟着宋艳辉,领导他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原来范县的小龙虾产量一直很低,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所以他们想要邀请一个养殖技术成熟的人,前去范县指导他们,宋艳辉听到县长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接着他就开始在范县进行走访考察,经过走访他发现范县都是黄河水,水质好,很适合养殖小龙虾,于是宋艳辉就往每个池子里下放了20斤的种虾,他信心满满地等待虾苗成熟。

然而没想到放虾的笼子一捞出,就让宋艳辉傻眼了,有的虾笼甚至都没有虾,为了找出答案,他天天在虾塘附近转悠,忽然他发现虾池附近的洞穴里有很多死虾。

由于范县的泥土含沙量较高,所以小龙虾挖好的“婚房”会坍塌,导致小龙虾被活活憋死在里面,那么该如何避免“婚房”坍塌呢?

就在宋艳辉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邀请他帮忙解决虾塘的水草问题,在清理水草的过程中,他发现水草中间有很多的小虾仔,这说明种虾在水草上也可以繁育。接着他就在虾塘里种满了水草,这次小龙虾的产量果然提高了。

又因范县养虾用的是黄河水,河底都是淤沙,不像淤泥一样会粘在小龙虾身上,所以小龙虾个个都长得白白净净,然后就被养殖户们戏称为“白腹美”。

山东省鱼台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宋艳辉不想浪费这么好的先天优势,于是就在虾池附近种上了水稻,开启了“稻虾共作”模式,种养面积达到了6000多亩。他接着又是怎样把自己的养虾产业做大做强的呢?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小龙虾就要上市了,在水稻和水草的双管下,小龙虾长得那是又大又肥,就是这样优质的小龙虾,一天就能捞出2万斤左右,经销商们都排队来装。但宋艳辉并没有把小龙虾全部卖给经销商,那是为什么呢?

原来2020年的时候疫情来袭,小龙虾滞销,别说15元一斤,4块钱一斤都卖不出去,每天都要丢掉上万只虾。宋艳辉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开始寻找新的销路。

这时他发现通过网络渠道卖虾,一斤能卖到50多元,最便宜的也要30多元一斤,宋艳辉眼前一亮,他想要创办一个小龙虾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但他却没有那么多资金。

好巧不巧,刚好有一个小龙虾品牌想要找宋艳辉谈合作,品牌方从加工到销售都能承包,只需要一个能提供技术和原料的人,两方一拍即合,各投资了3000万建小龙虾加工厂。

收获的小龙虾运送到加工厂,会进行清洗、油炸、装袋等一系列操作,一天的加工量就能达到50吨,一斤就能赚50多元。

宋艳辉从此不愁小龙虾的销路,赚的是盆满钵满,一年的销售额就能达到5000多万元,即使小龙虾产量那么多,但还是供不应求,他下一步决定将小龙虾养殖扩展到几万亩,满足市场的供求。

商机只是一瞬间,宋艳辉抓住商机,并做大做强,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你从宋艳辉的创业中学到了什么?说出你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