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双11先涨后降,专家称应赔偿3倍

作者 | 李新

来源 | 新行情

从“光棍节”到全民参与的消费狂欢日,从最初的27个商家到现在来自全球各地的29万个品牌,互联网电商一路高歌猛进,其规模与影响力不断扩大,连续创造了13年“神话”。

然而,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平台补贴活动走向日常化,低价早已不再是 “双十一”的特殊优势,个别商品假借“降价”之名暗行“涨价”之实的现象让消费者生厌。

近期,有多位网友反馈,天猫的猫享自营上华为、OPPO等多款手机出现先涨价、再降价的现象。

一位网友打算在天猫的猫享自营上购买 OPPO Reno 8,他表示,自己早早就将商品放入购物车,没想到看了一出“好戏”。

10月16日的价格为2099元,10月18号的价格为2069元,降价了30元。该网友还暗自庆幸,准备再等几天。

结果10月19日一看价格竟然涨到了2469元,等到10月24日双十一预售开启这天,价格降到了2299元,虽然比前几天的价格要便宜一点,但比10月18日的价格仍然是贵了230块钱。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另一位网友打算购买的华为Mate 50 Pro上。从网友截图的情况来看,华为Mate 50 Pro这款手机在10月18日的折后价为6999元,而10月21日的价格为7099元,已经涨价100元;10月24日,价格则为7299元,再次涨价200元。

对比之下,这款手机在一周之内涨价300元。

从 2009年开始,双11至今已经来到第14年。但在这些年里,类似先涨价再降价的促销套路层出不穷。

201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当年双11网购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该调查涉及16家网络购物平台,共选取了668款商品,涉及服装鞋帽、手机数码等9大品类。

从10月21日到11月21日,体验人员通过截屏等取证方式对每款商品详细记录了价格变化情况。

从价格记录统计结果来看,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539款非预售商品中,在整个体验周期内,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双11”价格或更低价格(不考虑联动活动情况)购买到促销商品的比例达到78.1%。

也就是,近8成非预售商品根本没有便宜。其中一些平台和商家的商品存在先涨价后降价、“双11”价格不降反升等问题。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商家先涨价后降价,以制造降价假象,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构成欺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去年“双十一”前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以下简称《提示》),旨在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双十一”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提示》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 “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提示,“双十一”期间,广大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同时提高维权意识,遇到侵权行为应当及时向平台企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出现问题,可拒收快递,及时与商家沟通进行退换货处理。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醒消费者们,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对于所谓的“拼单凑单”等花式算法也应该提高警惕,巧妙搭配避免落入价格圈套。消费者要结合实际选购商品,尽量选择口碑好、平台大、性价比高的商家。

“双十一”促销周期长、活动多,消费者要提前规划、看清规则,购物后注意保留凭证,以备不时之需。

点击 关注, 跟主编交个朋友

商务合作请联系QQ/微信 :2881339630

点击 在看 ,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

搜索建议:
热评

 怎么样才能维持好一段感情

你认为你怎样才能维持一段完美的关系?首先,两个人必须彼此诚实,然后要诚实,不要欺骗对方。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告诉对方第二个是信任。双方都应该信任对方的行为,因为...(展开)

热评

 海康威视怎么样?

海康的北京技术研发中心,真的很烂。原来叫邦诺,后来被海康收购了,行政管理和薪酬上和海康基本一致,但管理上十分混乱,管理层水平很差。公司存在很多情况,随便列举几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