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职场人副业报告(上):副业,职场人的标配


本文转载自@51HR

51HR派旨在传播和交流人力资源管理前沿和实践,发现和探讨人才管理新技术与应用,传达人才市场动态变化,彰显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价值和影响力,致力于打造一个为中国HR专业人士乐于分享和社交的平台。

如果一个世界容不下我的梦想,那就两个。

这是李玲的微信签名,她是一名广告策划,空闲时间,她还是一名专栏作家。

疫情下,身边的很多人都在改变,白天一起摸鱼的同事,晚上也许是某个酒吧的老板;平时的技术宅,可能经营者数百万粉丝的媒体大号……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目前一边工作,一边做副业的年轻人已经超过8000万,而与此而产生的“副业刚需”,也成为了职场人都在议论的话题。

“斜杠青年”一词,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一个人/双重职业》一书,指代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

与传统跳槽不同,“斜杠青年”总是同时在做两到三份工作。

2016年起,国内媒体开始关注这一现象;2018年,随着电视剧《恋爱先生》热播,“摆脱生活压力,做个斜杠青年”成为潮流。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职场人副业调查》显示,63%的人表示自己在过去两年拥有副业。

其中,60%的人称副业与主业密切相关,在格子间里“搬完一天的砖”,其他时间里,他们可能是美妆博主、网文作家、代运营......

近些年来,随着工作地点、工作方式的灵活性,企业用人的弹性需求已经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这给职场人开展副业提供了便利。

孙淼是某知识付费平台从业七年的HR,对于企业这两年的用人变化,她深有感触:“以前,所有的员工都是自己的,而现在公司很乐于将有的工作分包给供应商,有时是一家公司,有时是一个人,我们不用负担这些人的成本,还能拿到比较不错的结果。”

随着拥有副业的门槛降低,它逐渐变成了职场人的“刚需”。

刘明身处IT行业,看着身边一些同行被优化,他为即将到来的35岁愈加焦虑。“为此,我想发展一下副业,这样能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加一道保险,也能多一点收入。”

最近,他在朋友的推荐下,帮几家小公司处理一些IT相关的事务,虽然累了点,但心里似乎更踏实了。

《2022职场人副业调查》显示,65%的人做副业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兴趣。

王新是一名互联网运营,每天晚上8点多下班后,她就是一名视频博主,需要接着工作到凌晨1点多。

如王新所说,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当各行业都呈现出“内卷化态势”的时候,任何“斜杠”都无法避免。

“能斜杠的职业其实很少,竞争比单一职业还激烈。虽然如此,但疫情下市场波动,正式工作提供的薪酬增长正在变得微弱,面对物价上涨和多样的生活开支,从事副业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发奖金”,她说。

今年24岁的阿峰在一家知名网络游戏公司做策划,收入不错,闲暇时间并不多,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创作剧本杀。

对他来说,虽然他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仍然希望“创作只属于自己的作品”,而不只是为别人的产品制作“订件”。

与上几代人不一样的是,这一代年轻人在收获一份体面的工作之外,希望收获更多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不只是充当“工具人”。

随着现代社会一部分结构化组织和稳定性规范被打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结构性失业出现,消解了青年就业人群的工作安全感。

青年人也面临自我实现的困境,包括职业中产生的无力感、迷失的价值感和缺失的自我认同,这迫使他们重新寻找工作的意义。

“我身边有很多人经常跳槽,他们也不是吃不了苦,而是执着于寻找一份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小兜在谈到“斜杠”时表示,“副业不只是赚钱,更是给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