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日本房价崩盘30年,当年没买房的过得如何?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日本楼市是1991年底崩盘的,一年多时间下跌6成以上,有的跌幅甚至超过70%。之后就是一路横盘,也没什么可说的,除了东京在近十年内实现了连续上涨,其他城市的房价都跟狗似的趴着呢。

那些小城市和乡村的房价甚至还不如鹤岗,鹤岗甭管多低都好歹有个价格,日本的不少房子都是白送了。只要承诺定居,房子随便住。即便是东京,所谓连涨十年也不过是80%左右,跟北京的动辄翻番差太远了。

那这就问题来了,当年买房的可以说都亏了,那没买房的呢,是不是会很幸福?

这其实也不太好一概而论,而是必须分阶段分人群。毕竟人和人的差距太大,环境状态和圈层不同,心态结局也自然不同。

假定你是个有钱人,很有钱但一直不买房的那种,比如唐俊金星和高晓松等人,就是不想被房子束缚,就是喜欢四海为家的追求诗和远方。那其实房价涨跌和你没关系,顶多就是谈资,而且跌得越狠越能显示出你的睿智和牛叉。

不过很有钱的人里面极少有不买房的吧?很多人是没达到富人的程度,有点儿钱想买房却觉得还差点儿,总之就是没遇到心仪的房子呢。那一旦见到房价暴跌,第一反应应该是高兴,庆幸自己省钱了。然后会有部分人会冲进楼市抄底,在自己认为合适的价位买房子。

那这种人其实跟之前买房的就差不多了,五十步笑百步。因为房价是逐步涨上去的,也是一个价位一个价位跌下来的,只要你没买在最底部,那就和之前买房的没区别。

比如北京房价,20年前普遍3/4000,现在6/7万。假定现在开始暴跌,跌到5万你觉得应该到底了,就买了。那这和2016年买房的有什么区别吗?有点儿,就是少住了几年而已。但如果房价继续跌,跌去70%到2/3万,那5万的就也等于高位接盘了。这和股市一个道理,中途冲进去抄底的基本都是陪着站岗。

那假定你没有接盘,一直在冷静的看着市场,那会是什么心态?会从开始的狂喜,到之后的迷茫,最后是纠结,买还是不买?

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深入人心,那如果跌跌不休,对所有人的价值观都是一种冲击和重建的过程。刚开始的狂喜会很快过去,见到还在下跌,自然会思考“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还有完没完了?”

股市不就是这种情况吗?刚下跌的时候,只要手里有钱关注股市的都狂喜,之后有人接盘了,有人迷茫了,还能不能买?眼见着明明已经跌到所有所谓专家的“价值线”了,但仍然没有趋势逆转的迹象,那到底买还是不买?

最终有人妥协了,买吧,毕竟居住是刚需,管他以后是涨是跌呢,先满足住自己房子的需求再说。而另一部分呢,买涨不买跌,就在旁边看着,整整看了三十年。这两种人到底算不算赢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吧。

假定你当年在日本是个“东漂儿”,漂在东京,想买房但就是买不起。跟现在的北漂儿似的,眼看着一套房动辄500万,自己却顶多拿出几十万,甚至这都没有,连租房都费劲的。

那这种人当年在东京,见到房价暴跌后自然也是狂喜,幸灾乐祸般的痛快,要是我的话能天天吃红烧牛肉庆祝,老坛酸菜都不解恨。但之后呢,房价跌起来没完,你会怎么想?同样也是价值观被重建呗。房子还有投资价值吗,还有保值功能吗,我还有必要为了买房而奋斗吗?

谁也不知道答案,谁也回答不了,但市场上一定会有很多“专家”在互相打架,说什么的都有,更让人无法判断。那好假定房价终于跌到底部了,比如北京房价跌到2/3万一平了,一套房200来万,买得起吗,敢买吗?

500多万时对你来说是天文数字,只可意淫但实际上没关系。可如果到了200多万,就变成努努劲就能买得起了,那就和你有关系了,敢不敢买?此时仍然是无人能判断后市到底是涨还是跌,如果涨了你就赚了,如果跌了,那自己这几十万都要受损失,怎么办?

纠结吧,很纠结,钱越少的人在暴跌之后越会纠结,为什么?因为人性的最底层情绪,贪婪和恐惧会在基层人群中得到无限的放大。因为你见过楼市的疯狂,确实曾经高不可攀,但现在这玩意儿却触手可及,会不会产生不真实感,幻灭感?你会贪婪如果买房就会暴富的再一次神话,也会恐惧如果下跌自己将陪着玉石俱焚。怎么办?

这种情绪其实在一次次的楼市回调中都会大量出现,2008、2014、2017,每次都是如此,每次暴跌之后都是迷茫、纠结。毕竟自己不是有钱人,也不是高收入者,人家或许买完涨了是锦上添花,跌了也不会伤筋动骨。但自己不同,涨了是咸鱼翻身跨越阶层,跌了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那也会是两种可能,一种是跳河一闭眼,不管了,先买了再说,好歹不用租房了。另一种是观望、观望、三十年,从青年到老年。

这两种情况在日本都大量的存在,但我告诉你,第二种是大多数。也就是说,不买房而观望三十年的是大多数,否则他们的房价也不会低迷三十年。商品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就因为买房的人少了,所以价格才上不去。

但是,房租在这30年间却是不断上涨的,这和房价完全是两个市场,有关联但独立走势。而且,不买房的人越多,房租就越会上涨。就算是有一部分人买房,大城市的房租依然上涨,除了大城市能吸引人群,另外就是因为租房是消费,而消费的价格取决于货币投放量,取决于通胀。

日本有大量没买房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是从三十年前过来的。他们面对持续躺平的房价和不断上涨的房租很纠结,自己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观望和坚守对不对?划算吗?放弃坚守吗?现在买了房将来会怎样?还有希望吗?不知道,谁都不知道,只能自己判断。

以上说的都是较好的结果,都是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收入不降低,工作没变化,实际阶层也没有下坠。但是在现实中,未必能有这么好的结果。

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吧,那时的日本品牌都是什么?东芝、三菱、本田、任天堂、索尼、丰田,再看看今天的日本大公司大品牌都是什么?还是这些,几乎没有变化,在日本的大品牌排行榜上,最年轻的是优衣库,成立于1984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经济低迷,市场被大公司所垄断,一切的资源都在他们手中,所谓的竞争成了寡头之间的零和博弈,小公司不再有出头的机会。而在任何一个经济体中,寡头们垄断的是市场、资源和利润,人力岗位数是不会垄断的。也就是说,在哪个国家都是中小企业的用工量最大,大多数人都是在中小企业工作。

那如果你是个小公司员工,面对的就是市场与工作的不确定性,是收入的不稳定。那面对躺平的房价,上涨的房租,你会怎么办?是纠结呢,还是更加纠结?

日本有平成废宅,有啃老族和躺平族,但这些都是有资本的,基本都是有父辈的积蓄,有房子有收入有存款,那才能躺平。可如果你没有呢,是从小城市来的最底层,面对房价、房租和工作收入,面对不增长的经济形势,怎么判断,怎么选择道路?

假定北京的房价下跌了70%,从动辄500万跌到不到200万,你买房吗?别忘了,北京跌70%,小城市有可能跌得更多。就算不多,卖掉小城市的房子,能换到北京抄底吗?

中国不是日本,没有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中国的企业是可以裁员的,每隔几年就有一波裁员潮。大公司都如此,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公司就甭说了。口罩期间就是经济下行,看看有多少公司裁员,看看有多少小店倒闭,看看有多少人苦求一份工作而不可得?这还没到经济崩盘的时候呢,房价没有大跌,那如果呢?真的到了那种如果,你怎么办,怎么选,怎么做?

我不是鼓吹房价永远上涨,只是提醒自己做好准备。其实做了准备也没用,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

时代的一粒灰很轻,落在个人头上或许还是一粒灰,但也有可能是压垮个人的一粒灰,宛如一座山。

美股日债中国房子,全世界的三大泡沫市场,都有可能崩盘,就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崩,反正至今还没有真正崩。或许是因为不到时候,或许是没人想真的看到崩盘,毕竟对谁都没好处。尤其是对中产和底层,中产失去财富滑落底层,底层则竞争加剧更加内卷,谁能活下来,听天由命吧。

有空儿去日本看看吧,未必如你想象中美好。人们或许将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别人,或许是你只愿意见到和相信美好的片面。真实的世界永远是残酷的,比你想象中更残酷。

仅供参考。

有房产相关问题,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搜索建议:
热评

 为什么不严惩方方?

中国是一个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中国是一个善于通过民众力量辩别事非,以达到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目的...(展开)